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工作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當前護患關系日益緊張的大環境下,若護士真誠對待患者,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以謙虛謹慎的態度、端莊的舉止、正派的醫療作風服務于患者,這樣更易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
2.護理語言藝術的要求
2.1語言通俗易懂,內容準確無誤
在患者治療期間,會有大量的醫療數據、觀察癥狀與注意事項的記錄,需要護士從中整理傳遞信息。因此,要求護士在向主管醫生報告反映病情,尤其是向患者交待診治事宜及理解患者意圖時,用語一定要易懂準確。這就要求護士做到:第一,數據真實、條理清晰;第二,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簡潔準確;第三,科學規范使用醫學用語。
2.2針對性語言,禮貌用語
根據病人的職業、文化素質、性格情況及新老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不惡語傷人,損傷病人自尊。如對于新入院病人的第一次交流是最關鍵。護士首先要自我介紹;然后表示歡迎病人來本科診治;再依次介紹本院的規章制度,作息時間、餐廳、開水處、衛生問等環境信息情況。這樣就可以消除或減輕陌生和孤獨給病人帶來的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也可以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同時使用禮貌用語可以明顯的減少護患關系中不必要的爭吵與矛盾。
2.3注重安慰及鼓勵用語
安慰及鼓勵用語可以使情緒低落、精神心理壓力大的患者情緒高漲,減輕精神負擔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使其處于治療和護理的最佳心理狀態,有利于機體的康復。同時對不同患者使用不同的語言,談吐得當也至關重要。如當手術后患者出現高熱持續不退、刀口疼痛,病情有所好轉時,及時應用鼓勵性語言,如“精神不錯,幾天后就能拆線回家了!”讓患者和家屬對病愈充滿信心與希望。
3.語言藝術的方法
護理工作中,良好的語言藝術可以充分圓滿的表達工作的意圖。一位教授曾經說過,一位會說話的護士比一位會打針的護士更重要。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語言藝術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護患關系語言藝術的主要方法可有如下幾種。
3.1傾聽的藝術
能聽懂患者所說的含義,通過觀察患者說話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等象征符號準確理解患者的本意和實情。其是研究對方內心活動的藝術。同時,在當前護患關系日益緊張的大環境下,若護士真誠對待患者,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以謙虛謹慎的態度、端莊的舉止、正派的醫療作風服務于患者,這樣更易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
3.2說話和氣
患者入院后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護士,護士以熱情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對待患者,才能從心理上對患者產生良性刺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給患者恰當的稱呼。如:“老師”、“小朋友”、“大爺”等。切記不要態度生硬、三言兩語打發患者的問話,否則易造成護患矛盾。
3.3積極暗示
【關鍵詞】骨科護理人性化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8-0-01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轉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轉變的時候,護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也在改變,近年來,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護理的工作中,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正深深地滲入治療和護理工作者的心中。自從*****年以來,本院骨科病房根據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要求,結合本院骨科實際情況以及患者的特點,扎實深入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取得良好社會與經濟效益?,F將體會總結如下:
1 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推進與教育
要進行人性化護理服務,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護理及服務,才能在骨科的護理工作中正確地開展人性化護理。為此,我院特別開設了人文關懷以及人性化護理相關的課程培訓,讓每個護理人員充分了解先進的護理發展趨勢,了解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理念和要求,為在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還注重在實際工作的護理實效點品工作,加強人性化護理行為和語言培訓,制定詳細的行為規范標準。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實和推廣。
2 人性化護理在骨科病房的體現
2.1 入院時人性化護理
骨傷??漆t院收治的患者多數有骨折,嚴重時伴有生命危險。初入院時,患者常承受著劇烈疼痛的折磨,加之對治療工作的陌生,(家屬)患者時常擔心是否有生命危險以及后遺癥等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進行骨牽引或石膏、夾板外固定,嚴重時會直接進入手術室,這些治療行為會增加患者(家屬)的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和安慰患者(家屬),視患者如親人,做到換位思考,設身為患者利益著想,用親切、熱情的語言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主管護士等工作,做好住院期間的生活安排工作,并讓患者(家屬)了解到主管醫生有豐富臨床經驗,一定能幫助其解除病痛,減輕思想負擔,產生并增強他們對醫療服務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療。患者常主訴疼痛,護理人員要主動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質、部位及進展,患肢腫脹、末端血運、指(趾)活動、感覺情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規律性。讓他們心情放松、注意力轉移,增強戰勝疼痛的信心。
2.2 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
2.2.1 術前護理
在手術之前,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術前的恐懼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穩定情緒,可以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要求護士耐心、詳細地向他們介紹將要進行手術的情況,盡量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患者獲得信心和治療知識,同時可以根據醫囑適當運用鎮靜藥物來幫助他們渡過術前恐懼時期。主管護士向患者做好術前宣教安慰工作,解釋術前做好皮膚準備的重要性,術中如何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做術前準備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術前準備工作引起的不適導致患者情緒的波動,增加治療的難度。
2.2.2 術后護理
手術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護士要及時到床邊,跟麻醉師做好交班。主動跟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說明手術已做好了,讓患者及其家屬知道手術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緒變化,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始終保持微笑,以端莊的儀表,關懷性的語言,熱情、誠懇的態度,來緩解患者手術帶來的痛苦;通過關心、尊重患者來達到減輕痛楚和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細心的觀察,及時向醫生反映患者的情況,配合醫生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加減藥物,以達到治療和康復的最佳效果。
2.3 人性化護理與功能鍛煉
術后的功能鍛煉對骨科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日常護理課程的培訓,讓每位護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各種骨折后的功能正確的鍛煉方法。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必要性和時效性。護士要用激勵的語言來鼓勵患者克服疼痛,正確地運用功能鍛煉的方法,來配合醫生的指導,爭取早日康復。通過具體有效的護理,加快患者康復。
2.4 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語言藝術
護士的語言行為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必須注意到語言的雙向作用。溫柔、親切的笑容,鼓勵的語言能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減輕其思想負擔,起到配合治療的作用。反之,粗魯、生硬的語言則可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甚至導致醫源性疾病的發生。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使用禮貌性的語言;當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時,運用安慰性及鼓勵性的語言;克服患者的緊張情緒,使之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語調,以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5 人性化護理在患者家屬中的運用
當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時,家屬同樣有急切的心情,此時需要對他們進行人性化的疏導。除加強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同時,主管護士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年老的臥床患者,預防三大并發癥的重要性;術后患者的營養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醫飲食調護;并及時將治療的情況告訴家屬,讓其了解治療的目的。達到家屬支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目的,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 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所謂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動中把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作為指導思想,堅持一切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手段,達到提高治療效率和人的不斷發展的目的。
4 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斷深化人性化管理進程
5 護理人員承受較大的壓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與社會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
醫院在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過程中,可以聘請外地或者當地著名的專家學者給工作人員講解不同的護理知識。例如通過講解呼吸機急救或者心電監護等有關知識,讓工作人員獲得臨床救治方面的經驗,還要開展各種護理實驗實訓工作,充分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有效結合的培訓目的。
2利用新觀念和新思路來拓展護理服務工作理念
2.1推廣“感動服務”的護理理念
隨著護理意識的不斷深入和推廣,現代醫院在開展各種護理工作時,要盡可能地融入“感動護理”觀念,作為一種互動性較高、人性化較強的護理模式,感動服務能夠在具體的工作中體現醫院所具有的人文護理,從根本上提升醫院綜合實力以及核心競爭力,從而保證醫患雙方實現友好溝通和交流。
2.2利用護理營銷的觀念開展護理工作
護理工作人員在開展各種護理工作時,要融入現代營銷觀念,堅持市場發展的導向作用,盡可能滿足醫患的實際需求。在對營銷觀念進行利用過程中,醫院所開展的各種護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屬于營銷范疇,所以,在對本醫院的醫療技術以及產品進行推銷時,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營銷觀念,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2.3建立并完善學習型組織
護理工作中的學習型組織就是現代最合理、最科學的管理模式,作為一種全民參與、長期發展的組織,其主要特點就是實現工作朝著學習化的方向發展,學習朝著工作化的方向發展,醫院要充分利用學習型組織的管理模式,讓護理工作人員能夠深刻認識到學習以及工作之間所具有的密切關系,保證護理工作人員能夠將護理建設以及、本職工作、學習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將所學的各種知識轉換成操作實踐活動,通過護理工作人員的自我批評、自我反省來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整體能力。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