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如何做好企業環保管理工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源頭,依據法律和政策要求,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做好企業的環保管理工作,減輕和消除環境污染,不斷提升企業的環保工作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科學發展、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
關鍵詞:環保管理;環境污染;依法治企;綠色
1引言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早在12年前,習就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17年10月18日,習在黨的報告中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環保政策日趨嚴厲,環保督查范圍覆蓋全國各行各業、促使企業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加強治污的決心。探討和分析如何做好企業環保管理工作,對依法治企,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企業具有良好的引導作用。
2環保管理工作方式
2.1加強學習和宣傳、提高認識
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黨的十八大、會議提倡的環境保護精神,近年來全國范圍內的環保督查,說明國家高度重視環境污染問題,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企業領導及員工應該加強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法律法規、標準、制度、文件、會議精神的貫徹學習和宣傳,使廣大企業員工認識到,環境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環保法律是必須堅守的底線,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在法治軌道上切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依法治企。
2.2整章建制、規范管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應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建立環保節能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組織機構及職責、執行國家環保政策、制度方面的規定、環境污染防治方面的制度、預防和處理各類環境風險的制度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環境管理的獎罰與問責規定、以及企業內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考核管理辦法等。通過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規范企業內部環境保護管理機制,對企業基層組織的環保工作具有指導性和約束性,同時有效提升企業環保工作管理水平。
2.3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保手續
企業內部有建設項目規劃的,建設項目應做到合法依規。一是新建項目在建設前期,應嚴格落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制審批工作,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產建設項目,還應落實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審批工作。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水保方案經政府主管部門審批通過后,項目方可開工建設,杜絕“未批先建”現象發生。二是建設項目要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同時環保設施與環評文件批復的相關內容要求相符,杜絕“批建不符”現象發生;項目竣工后應申請政府主管部門對項目環保設施進行專項驗收或根據規定自行組織驗收,杜絕“久拖不驗”。
2.4落實排污許可制度
環境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沒有任何約束地向環境排放污染物,必將造成環境惡化、生態破壞、惡劣氣候頻繁出現,因此排污許可的出現是從法律意義上對排污主體排污情況進行行政干預和約束。企業存在排污現象的,應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制度規定,向環保部門申領排污許可證,并嚴格按照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污染物種類、濃度、數量等規定依法排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2.5加大環境保護投資
為了實現企業排放污染物達到規定的標準限值要求,企業領導應積極轉變觀念,加大環保節能方面的投資,建設質量可靠、技術先進、使用高效的污染防治設施,如建設工業污水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處理污水、購置安裝噪音、煙(粉)塵處理設備處理生產工藝中產生的噪音和煙(粉)塵等、妥善處理產生的固體廢物等。企業應積極研究變廢為寶、廢物綜合利用方面的技術和工藝,真正實現清潔生產,使企業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2.6提升環境應急能力
企業應抓好環境風險防控工作,強化突發環境事件預防,強化問責管理。環境管理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加強項目建設、重點基層單位、重點環節、重點部位、關鍵裝置、重要崗位環境管理和風險防范,對排查出來的環境隱患要及時整改和消除。進一步完善環境應急預案體系和應急聯動機制,推進應急預案的審核評估,強化應急培訓,定期組織環境應急演練,促進環境應急能力穩步提升。建立健全嚴格的環境保護問責和責任追究機制,實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單位和責任人雙罰的問責管理辦法,確保企業環境安全。
2.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體系
企業管理層應建立健全企業完整的環境保護考核體系,制定環境保護檢查考核管理辦法和細則,定期對基層單位或基層區隊、班組等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考核。重點檢查對環境保護政策、制度的執行情況、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實情況、排污指標的完成情況,以及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等。將檢查考核情況與獎罰制度緊密結合,對環保工作做得好的基層單位和員工進行表彰獎勵,對環保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基層單位和員工進行約談、處罰、問責。企業環保工作檢查考核工作的施行,能有效調動員工環境保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員工不斷提高環保工作的執行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企業環保工作不斷推進。
2.8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一些企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現象,因此企業應響應國家政策,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著力調整、優化轉變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選擇先進的生產工藝、使用性能好、環保節能特點突出的設施設備,生產“綠色產品”,發展節約、清潔、綠色、可持續性的生態環境友好型企業。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的優化,從企業生產的源頭上減少了污染排放,堅持了“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的原則,同時企業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9環境信息公開
國家環保部指定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已于2013年、2014年相繼出臺,企業應積極響應相關規定及時通過新聞媒體、網絡等方式主動公開污染物環境指標等相關環境信息,接受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公開環境信息,是企業回應社會公眾關心環境保護的一項自愿自覺行為,增強了企業環境管理的透明性和公開性,提高了企業的社會公信度。
結語
環境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環保法律是必須堅守的底線,企業要努力提高認識,強化法律意識、紅線意識,堅持以“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損害擔責”為原則,把環境保護工作放在與安全生產同等重要的位置來管理,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落實環保管理“一崗雙責”制度,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務實的作風,有效的措施,把環保工作抓緊抓好,做細做實,不斷提升企業的環保工作管理水平,推動企業科學發展、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樊丹.《如何做好企業的環保管理工作》,北京農業,2015年15期.
[2]程小勇.《新環保法下開展企業環保管理工作的方法》,財經界(學術版),2017年11期.
作者:曾彥 單位:華亭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