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材料的檢測與控制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施工的完成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建筑工程的實際質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對建筑材料的質量進行有效控制,保證建筑中關系的各種材料都達到建筑施工的要求,這對保護整體的建筑施工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建筑材料的檢測方法,對影響建筑材料的質量因素和材料的檢驗以及取樣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隨后對建筑材料質量的控制措施進行闡述。我國的建筑施工質量的控制形式比較嚴峻,針對建筑施工材料質量的檢測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建筑材料的不合格會直接導致建筑工程結構的耐久性、穩定性和剛度等,甚至會導致建筑坍塌的危險。因此在建筑過程中要對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其可以滿足施工要求。
1.常見建筑材料需要使用的檢測方法
(1)水泥。
水泥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量最大,因此水泥在進入施工場地是要對不同批次和等的水泥實施嚴格檢查。主要對水泥的強度、穩定性等基本功能進行檢查。保證水泥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在發現水泥進場后的生產日期較長后,檢測人員要對其進行反復檢驗,并在多次檢驗的結果上選擇是否要使用,特別是對鋼筋混凝土中需要使用的水泥,避免使用含有氯化物成分的水泥。在水泥采購中要盡量選擇信譽較好的廠家,同時要求廠家出示產品的合格證和權威部門的產品檢測報告,在進場前對水泥的質量進行復驗,根據廠家出示的檢測報告同檢測人員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要求每一個批次至少進行一次抽樣檢查。水泥取樣的主要方法是在同一批號的不同部位進行燈亮采集,取樣點在20點以上,利用防潮器進行包裝后,取樣總質量不低于12㎏。
(2)鋼筋。
建筑工程中的鋼筋在進場時,要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中的規定進行抽樣檢測,對鋼筋的力學性能進行檢測,其質量需要和國家規定相符。關于鋼筋的驗收需要對產品的合格證和出場檢驗報告以及進場前的復驗報告等進行驗收。鋼筋的取樣方式為:按照同批次、同規格、同出廠時間、同爐號、同交貨狀態的鋼筋每批重量低于60噸為一個檢驗批次進行檢驗;實行現場見證取樣,對不足60噸的檢驗批也要進行現場取證檢樣,檢樣方式為選擇兩根鋼筋進行抗拉時間,兩根進行冷彎檢驗,每一批次的鋼筋至少選擇兩根分別進行拉伸和彎曲試驗。冷拉條件下試件的長度在500~600mm,冷彎試件長度一般在250~350mm;需要說明的是在取樣中選擇任意一根鋼筋,截取500~1000mm長度的鋼筋,進行取樣。冷拉鋼筋應進行分批次驗收,一個檢驗批次鋼筋的重量在20噸以內且直徑相同。取樣數量規定為拉伸試件兩根;彎曲試件兩根。
(3)墻體材料。
根據磚以及磚塊的外形、生產方式、使用原料,主要分為蒸壓灰砂磚和燒結多孔磚塊;蒸壓灰砂磚以10萬塊為一批,不足10萬塊也為一批,但不能低于兩萬塊,強度檢驗的樣品,在尺寸沒有偏差外觀合格的樣品中隨機抽取,共抽取三組每組不低于15塊,一組作為備用,另外兩組一組進行抗壓強度檢驗,一組進行抗折強度檢驗。燒結多孔磚塊一批數量為5萬,數量不足也可作為一批,抽樣方法同蒸壓灰磚相同,但是抽樣數量一共為15塊,5塊備用,其余實行抗壓強度和抗折負荷檢驗各5塊。
2.造成建筑材料質量缺陷的主要原因
缺乏對建筑材料供應的計劃制定,沒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存放和保管,在存放中沒有做好防潮以及防水措施,導致材料在存放中發生受潮和生銹的情況。在檢驗環節沒有嚴格把控,出現漏檢狀況,導致不合格建筑材料進入建筑施工場地,進而在施工中對不合格材料進行使用,為工程質量埋下安全隱患。有一些施工人員的焊接水平較低,焊接后沒有進行及時的處理和檢測控制就直接進行使用,造成了鋼筋原料力學性能的降低,導致工程質量不合格。建筑材料的半成品,例如預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磚還未達到強度齡期,沒有進過檢測就直接使用,導致不必要的建筑事故發生。
3.關于建筑材料質量的控制措施
(1)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監測
建筑施工的時間跨度往往較長,原材料的質量不能避免出現一些波動,對施工工藝和施工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例如水泥強度的改變,對混凝土的強度造成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為了對施工質量進行保證,就一定要嚴格檢測并控制建筑材料的質量。實現所有的建筑材料滿足建筑技術和建筑性能各個方面的標準,隨后才能在建筑施工中進行應用。在施工過程中關于原材料質量的控制,要使用經常性檢測的手段,同時檢驗人員要隨時了解建筑材料質量的變化,相應的提出解決的措施。例如在檢測到砂石的含泥量達不到相關要求時,要將檢測結果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施工進度的正常。此外還要運用干炒法測定砂子的含水量,根據其中的含水量調整混凝土配比中的集料用量和用水量。對相同類別的水泥活性變化的檢測,主要可以迅速的使用膠砂強度來進行測定,更具測定結果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對石子、砂、水泥等各種原料進行把關。
(2)建筑施工中必須實施的檢測
為了保證結構的安全,對質量通病進行治理,避免偽劣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要結合設計要求或者是規范要求,以及主管部門的規定,對項目進行檢測。當前很多地區的質量檢測站常規的檢測分為主體結構和鋼筋數量檢測、建成后房屋空氣質量檢驗、鋼筋抽樣檢驗、水泥質量檢驗、混凝土試塊檢驗等,這些都是建筑施工中必須要實施檢驗的項目。
(3)嚴格管理檢驗數據
在檢驗中嚴格實行責任制度,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個人,防止出現問題后相互推諉的情況發生,對檢測出的數據結果進行嚴格的檔案存放,建立實驗結果和檢測報告的文檔,這些檔案必須要有相關負責人的簽字確認,這樣才能在問題出現后將責任落實到個人。這樣在提高建筑施工和檢測效率的同時,提升了相關責任人和當事人的責任意識。
(4)嚴格制定國家建筑材料檢測部門的標準
國家和相關部門要針對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制定法律,對建筑材料檢測的方法、對象、程序、范圍、對象、檢測部門、檢測結果的分析等進行系統的規定。加強在建筑材料質量方面的立法,應用法律手段來約束建筑材料檢測的標準,對違法亂紀和不遵守建筑材料檢測的施工單位進行處罰。在法律制定過程中,有關部門要分清自己的責任和角色,實行監管分離和權責分離,進一步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建筑施工質量的行為以及相關人員的工作失誤進行問責,加大對各個部門沒有任何作為的一把手的處理力度。小結建筑材料在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成本中所占比例為60%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因此建筑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十分重要,它和建筑施工質量的好壞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實施建筑材料管理中需要對建筑材料的質量和控制管理進行嚴格監督。從材料的選擇、進場和存放及使用的多個方面均保持嚴格的監管。在建筑材料的采購中,要保證建筑材料從正規、合法的渠道購入,在購買中對建筑材料的價格進行多家對比,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基礎上選擇性價比較高的建筑材料,提高企業的效益,保證建筑質量的安全可靠。
作者: 單位:長春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