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科院校大學生環保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環保教育在高校教育的薄弱要求學校加強環保教育
人們往往認為環保是社會事業,與學校教育無關;除了環境專業和與環境專業相關的專業外,當前高校也很少有意識地把環保教育納入到學校的教學體系中去的。很多高校的環保教育都是通過一些社團組織主辦的一些公益講座或行動倡議來進行的,而這些活動往往流于形式走個過場,就算對得起教育的社會責任和良知了。殊不知,環境保護,教育為先,學校教育是環保教育主陣地,而大學是學生在校系統教育的最后一站,這一階段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明顯增強,抓住這段時間的教育對整個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有著深遠意義。高校大學生環保教育應該成為我們今后思想教育緊抓的一個大方向,因為環保教育也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校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總體水平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之間的距離很大。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食堂方便飯盒白色污染,大學生亂扔垃圾、浪費水電、隨地吐痰、不愛護植物等行為隨處可見,大學生基本環保知識的缺乏和環保行為的無意識狀態讓我們深感環保教育勢在必行。要通過教育,讓學生明確環保就存在于我們生活的點滴行為中。
大學生環保教育也越來越引起有識之士的關注和重視,不少研究者認為應該將環保教育列入高校整體教育體系中,并且要加大對環保教育的人、財、物的支持,建立相應的教育機制。但是就現狀而言,從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相應的大政方針的出臺到各個高校進行貫徹落實,從而形成系統完善的環保教育模式,尚待時日。從西方國家以破壞環境為提前的工業文明的大發展,而后又遭受環境問題困擾與報復的情況來看,緊迫的形勢不容我們再重蹈覆轍,不容我們再袖手旁觀了。高校的管理者們應該充分認識到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大對環保教育的投入,利用目前的教育資源加強和完善環保教育。下面就筆者所在的工科院校為例,談幾點開展環保教育的實現途徑:
2.1將環保教育納入到工科院校的政治理論課和形勢政策課相關章節中政治理論課和形勢政策課是教育體系內規定必須要修習的課程,特別是政治理論課,覆蓋面廣,課時有保障,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養成教育的主渠道,對培養學生的“三觀”形成起到積極的作用。各高校也在不斷深入探索這兩門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在這兩門思想政治課程中將環保教育設立為獨立章節完全有可能。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容,又與實際相結合,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課堂形式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如參觀考察,現場辯論,知識競答等,讓環保教育不斷深入人心。
2.2將環保教育納入到工科院校選修課的必需開設的課類中高校的選修課制度就是為豐富和完善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而開設的,對于廣大非環境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增加環境保護類或相關的選修課程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工科院校是以機械、電工、電子信息、水利、土建、化工、管理等專業為支撐的高等學校,這就為環保教育課程的開設提供了專業和師資方面的支持。工科院校可以通過提高課酬和學分鼓勵等方式來激勵師生開設和選修環保課程,還可以通過改革選修課考核方式來提高師生們對環保類選修課的重視程度。相對于其他途徑來說,通過這種系統教學的選修課的方式更利于加強對大學生的環保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環保責任意識。
2.3將環保教育納入到工科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價值觀念、校園精神、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及傳統習慣的總和,主要包括有形的物質文化環境和無形的精神文化環境兩個部分。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校園文化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內在的教育作用,教育滲透性很強。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會將全校的師生員工帶入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的環境中。那么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將環保教育納入其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到科學健康地對待資源、珍惜環境的環保思想,從而起到其他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以通過學報、廣播、網站、宣傳欄等媒介進行環保的宣傳與倡議,利用世界環保日、世界糧食日、世界地球日等紀念日來進行主題班會、座談會、專題講座,也可以開展以環保為主題的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比如:環保時裝秀、環保知識競賽、環保攝影賽、環保征文演講比賽、環保科技創意展等,調動學生投入到環保知識的宣傳和傳播中去,并對努力在生活中踐行環保的先進個人、先進事例進行表揚和激勵。
2.4將環保教育與工科院校的實驗實踐課相結合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更直觀明了地普及環保科學,在開設理論課的同時,工科院校可以利用環保專業實驗室或相近專業的實驗設備,鼓勵大學生觀察或動手進行實驗。比如為了讓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廢舊材料的不合理扔棄對環境的危害,我們可以在材料專業實驗室里開展廢舊材料無害化處理,通過實驗的方式來客觀檢測到底廢舊材料有多大的危害,并且怎么才能進行無害化處理;如何才能將重金屬和高分子材料進行回收再生利用;還有大學生非常感興趣的電子產品的回收和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都可以在實驗課的開設進行教育。另外,現在高校里已經成立的環保志愿者、環保志愿聯盟等學生社團組織,走進社區,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環保公益活動,廣泛地將環保知識宣傳和傳播到社區的居民中,讓更多的群眾了解環保知識,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讓更多的人投入到人人有責的環保事業中去。除此之外,筆者考慮能不能嘗試將大學生的環保行為與在校大學生的評獎評優、保研等方面相掛鉤,以及如何把握其中的衡量考核標準。這些都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在實際教育工作中可以探討和實踐的問題。
總之,為了保持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我們必須積極行動起來,為了子子孫孫的長遠幸福,為建設生態文明的國家作出應有的貢獻。為了實現這樣的遠大目標,高校大學生環保教育意義任重而道遠,要群策群力,利用自身的優勢,真正為社會培養各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者:夏雪芹單位:淮陰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