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工業發展及生態保護淺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汕頭市鄉鎮工業發展現狀
發展鄉鎮企業是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據統計,1995年到1999年,汕頭市的鄉鎮工業企業從12318家發展到14117家,工業總產值從195.6億元增加到490億元(均按1990年不變價計);從業人員從347698人增加到463635人。1999年全市鄉鎮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66.3%,在我市工業中具有三分天下占其二的基本地位,已成為全市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毋庸諱言,在鄉鎮工業迅猛發展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到了令人堪優的地步,大批缺乏有效環保措施的高污染產業在廣大農村輔展開來。
二、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現狀
據統計,1999年汕頭市鄉鎮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679.16萬噸,占全市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40.39%;廢水污染物排放量為3351.2噸,占全市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33.71%;工業廢水處理率為57.3%。工業廢氣排放量16.884。億標立方米,占全市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8.31%;廢氣污染物排放量為2577噸,占全市工業廢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的10.72%;工業廢氣治理率僅為37.47%。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1.5萬噸,占全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總量的3.40%,其中危險廢棄物產生量所占比例為1.44%,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67%。由此可見,鄉鎮工業污染對汕頭市的環境污染具有較高的貢獻率。鄉鎮工業的發展雖然帶來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鄉鎮工業點多面廣,管理水平低、設備陳舊、技術落后,也給區域的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使原本脆弱的農村生態環境日趨惡化。調查表明,鄉鎮工業的廢水,尤其是電鍍、印染、造紙廢水,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排人河溝和近岸海域,導致流經城鎮的部分河溝水體發黑發臭。如練江潮陽段承納了潮陽市鄉鎮企業廢水排放總量的40%左右,造成水質惡化不能飲用,成為制約潮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鄉鎮工業廢水污染海域,危及養殖業的事件也時有發生。鄉鎮工業的廢氣未經處理排放,污染大氣環境,尤其是貝灰、磚瓦生產排放的廢氣含有氟化物和煙塵等污染物,既影響農作物生長和人體健康,也影響公路景觀。鄉鎮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較低,部分危險廢物、粉煤灰、鍋爐渣等尚未得到綜合利用。以上事實表明,鄉鎮工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十分嚴峻,忽視、放任鄉鎮工業發展中的環境污染,必將給鄉鎮企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制約。當務之急,必須十分重視,妥善處理好鄉鎮工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切實解決鄉鎮工業發展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市鄉鎮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的主要原因
造成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發展鄉鎮工業與保護生態環境問題上的認識偏差是環境污染加劇的主要原因。在我國廣大農村,計劃生育已成為一項非要完成不可的硬指標,同樣作為基本國策之一的環境保護其意義卻遠未被人們所認識,在相當一部分領導人中包括縣、鄉政府及鄉鎮企業負責人環境意識十分淡薄,缺乏對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特別反映在鄉鎮工業的發展上,決策時往往從各項經濟指標來考慮可行性,而很少考慮到環境保護問題,有的甚至根本沒意識到還有環境問題必須綜合考慮。
2.環境管理網絡不全,基層環境管理力量不足難以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我市各鎮雖然均已設立環保機構,但多與鎮村建辦合署辦公,普遍存在專職環保人員缺乏、經費不足、管理力量薄弱、隊伍不穩定。基層環保的力量不足,使許多正常的環保工作難以開展,出現顧此失彼現象,使環保職能的發揮受到限制。
3.鄉鎮工業點多面廣,布局分散,大量占用耕地。鄉鎮農民長期以來存在著“離土不離鄉”的觀念,由于土地政策的缺陷,管理區(村)一級都希望在本土辦企業,特別是污染型企業更有可能在相對較偏僻的地區興建,使得鄉鎮企業布局分散。由于城市以外的鄉鎮土地相對便宜,人員素質差,一哄而上的現象還較明顯,嚴重影響了土地的利用效率。目前,鄉鎮工業用地的不斷增加已成為耕地減少的主要因素。
4.鄉鎮工業平均規模小,起點低,資源浪費嚴重。大多數鄉鎮工業技術水平低下,工藝落后,設備簡陋,科技管理人才缺乏,造成企業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環境管理起點較低,資源、能源利用率也較低,這必然造成高投人、低產出、排污量大,使土地資源、水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和污染。
5.鄉鎮企業環保投人嚴重不足。一些鄉鎮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競爭力,增加利潤,有意識地回避環境管理,以犧牲環境效益及社會效益為代價來換取經濟效益。另外,政府有關部門對鄉鎮企業環保投人沒資金保證。由于環保投人不足,一些企業的環保設施未能與主體工程同時投產或未能如期完成限期治理任務;一些環保設施即使完成了,也經常擅自閑置不運行,造成污染物超標排放而污染環境。
四、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防治主要對策
加強對鄉鎮工業的污染治理,是汕頭市鄉鎮企業乃至汕頭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根據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污染防治對策:
1.加強環保宣傳,提高全民環境意識。環境和發展是全民族乃至人類共同的問題,理應受到全民的廣泛了解和重視。各級政府要通過各種輿論宣傳手段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增強各級干部、鄉鎮企業經營者和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提高千部群眾對治理鄉鎮工業污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徹底清除重經濟輕生態、重發展輕環保、重近期輕長遠的錯誤觀念,形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
2.建立健全鄉鎮企業環境管理機構,解決鄉鎮環境管理體制問題。在鄉鎮一級政府的機構應有相應的環保辦事機構和辦事人員,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同時還要制定監督管理工作制度,對鄉鎮企業執行“積極引導,支持發展,治理整頓,控制污染”的方針,依法加強鄉鎮企業的環境監督管理。
3.加強宏觀調控,搞好城鎮環境保護規劃,防止環境污染。第一要調整鄉鎮工業發展方向,優先鼓勵發展無污染或少污染的鄉鎮企業和產品,對那些重污染的企業和產品要嚴加控制。第二要合理布局,相對集中,制訂鄉村工業小區發展規劃,引導鄉鎮企業走向專業化、社會化協作生產,提高鄉鎮企業的經濟效益、資源利用率,為更經濟更合理地處理“三廢”、利用“三廢”提供條件。第三要全面推行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新污染源,對新開辦的鄉鎮企業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
4.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工業污染防治。技術的落后和資源的浪費是造成汕頭市鄉鎮工業污染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積極創造條件,開發和引進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技術新項目,通過改進技術和改造設備、替換原材料品種、“三廢”的綜合利用等途徑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落實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及正常運轉,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5.拓寬投資領域,加大鄉鎮企業的環保投人。環保資金的缺乏,不僅制約了城鎮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也導致一些污染源得不到應有的治理,使環境污染擴大。因此要積極采取措施,完善環保經濟政策,吸收更多民間資本進行投資,使污染物走上社會化集中處理的道路,以求有效控制鄉鎮工業的污染,最終實現鄉鎮企業的生態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