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式教學法工業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1913年最初創建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到各國蓬勃興起的設計院校,工業設計教育也整整走過了一百個年頭,如何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設計人才是高校設計教育一直探討的方向。在這樣一個信息瞬息萬變、知識爆炸的時代,以往填鴨式的授課方式,僅僅在有限的課堂里告訴學生有限的知識,教會他們有限的技能,已不能培養出一批合格的設計人才。探究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索實踐精神,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與工業設計人才需具備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相適應。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工業設計專業教學中,更加有利于有效全面地塑造改變企業甚至國家發展命運的設計人才。本文著重講述筆者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的探索創新。
1教學理念之角色轉變
探究式教學法的靈魂是創新。創新離不開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在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如圖1所示,教師按照自我規劃站在講臺上教授,學生坐在座位上被動地聽,教與學相對孤立缺乏互動;現在探究式教學法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激起學生的學習激情。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設計思路引導者和設計方案討論者、評價者。教師除了任課教師以外,還可以邀請設計公司、企業設計部門、優秀的學長中的相關專家到課堂中傳授經驗,從而豐富學生的視野,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與學生之間由傳統課堂中的孤立關系,轉變為團隊成員協調關系,如圖2。教室作為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技能傳授與學習的場所,也轉變為一個全新的舞臺,這個舞臺也從一個固定的教室延伸到企業的廠房車間、生產線、產品展廳、銷售柜臺等;教師成為主持人、評委,學生成為演員,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技藝和作品。
2教學內容轉變
“形式追隨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是芝加哥學派的現代主義建筑大師路易斯•沙利文(LouisSullivan)的一句名言,也是眾多工業設計師的座右銘。探究式教學法的創新不僅僅要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位,更要在教與學的內容上進行革新。在講授理論環節,在以往填鴨式教學模式中,教師將課本上的設計理論知識宣讀給學生,很多學生都停留在機械記憶的階段,無法將經典的設計理論有效地應用到具體的設計中;現在的探究式教學法中,將設計理論與具體設計案例捆綁講授,理論也從陳舊的課本知識延伸到設計的前沿動態,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加深了他們對設計理論的理解也應用。在實踐環節,探究式教學法一改以往紙上談兵的實踐模式,將設計實踐的內容從課本上的虛擬題目轉換為特定主題的設計研究、當前國內外重要設計賽事以及企業的實際設計課題,如圖3。學生緊隨專業發展新動態,所學所感也從課本課堂延伸到企業相關產品的網站、生產線和展廳,極大地豐富了學習的廣度、深度和新鮮度,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以致用,設計創新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3教學模式轉變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這個民間俗語道出了團隊協作的巨大潛力和功效。筆者在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探究式教學法中,也嘗試了團隊協作的模式,即將班級里幾十名同學進行分組,按照寢室、專業特長、課題等以三到五人為一組,如圖4,這樣班級就被分為若干個具有各自特色的小組。教師團隊也從任課教師一人擴建為一個團隊,由任課教師、企業設計部工程師、設計公司設計師和該專業畢業的優秀學長組成。這樣的團隊組織,一方面豐富了師資隊伍的實力和知識面,另一方面將眾多學生組合成一個個小團隊,團隊內部進行有目標有組織的通力合作,達成共識,再將共同完成的設計成果與教師團隊進行交流與討論,大大簡化了師生交流的程序,縮短了交流所需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團隊有著共同的設計任務和設計目標(企業設計課題、國內外設計賽事),他們的組員就是戰友,他們的競爭對手是班級里的其他團隊、其他高校的工業設計專業的同學以及社會上廣大的設計從業者,學生的視野和胸懷就從小小的一個班級擴大為更廣闊的舞臺,這樣的格局有利于團隊成員之間的有效合作、優勢互補,學生能夠有更大的壓力和動力去創造更好的設計作品。在這樣的團隊模式中,教師團隊跟蹤和滲透到每一個團隊的具體課題的每一個階段,并適時進行點評和建議。學生團隊根據教師團隊提出的修改建議進行分工、細化和完善,經過一次次的不斷更新和完善,課程結束時的設計成果是一個從企業設計課題———設計調研———設計定位———設計構思、調整、優化到整體匯報的完整作品集。為今后的畢業設計和就業工作都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
4評價激勵機制轉變
有效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他們的潛能,通過團隊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完成優秀的設計作品。過去以課程結束后的考試成績為依據來評價學生某門課程學習情況的優劣。探究式教學法對此進行了以下改變:最終成績由過程表現成績和團隊答辯成績共同構成。過程表現成績由每位同學每次課的出勤、回答問題、討論等情況來確定,這需要教師對每一位同學都十分關注,并及時進行記錄,學生也更為重視學習過程而非只看重結果;團隊答辯成績是通過課程結束時的報告會來評定,每一個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將這門課程里所研究課題的設計調研、分析歸納、設計定位、設計構思草圖、方案演化、最終優化匯總等內容整理為一個PPT演示文稿在講臺上向全班同學和老師進行匯報,語言表述能力、設計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整合能力等都將是考核的要點。教師根據過程表現和最終設計課題匯報情況進行點評,并挑選有突出進步、優秀設計的團隊進行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激發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系統完成作業的綜合能力。
5結語
工業設計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富有團隊協作能力的高素質整合型人才,探究式教學法在工業設計人才培養上,具有啟發性和探索性作用,教師結合工業設計專業特色和探究式教學法的精神,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著教與學的探索創新,并在本課程、后續的專業課程、設計競賽以及畢業設計中誕生了眾多優秀設計作品。探究式教學法是一種不斷創新的教學方法,它為我們培養具有探究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的設計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模式。
作者:楊麗麗宮勇單位: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工業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