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環境工程與冶金環保教學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該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環境工程的基本內容,清漸的了解國內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保護的必需性以及治理環境的途徑,冶金企業主要污染物,治理的途徑,而且達到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冶金環保和冶金資源的綜合利用的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
一、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黑板課教學,雖然這種形式邏輯性強,但是教學手法單一,缺乏生動性,而且單純的理論講述效果欠佳,實踐課時較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另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表現在學生認為“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是環境工程專業人員的任務,對環境保護的概念理解不清晰。
二、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
針對《環境工程與冶金環保》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教學模式、強化教學效果的角度出發,個人認為下幾方面不斷改進。
(一)突出重點內容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鑒于學生對《環境工程與冶金環保》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課程內容講述前先拿出一到兩個課時的時間,講述冶金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具體內容的講述上,側重向學生介紹環境工程科學和冶金環境保護的基本理論和工藝,主要著重點在于冶金工業中三廢的處理和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合理的將學生分組,拿出兩到三課時,由老師擬出討論重點,然后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二)多媒體案例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通過生動的表象激發學生的認知興趣,結合冶金企業中環保的具體案例,例如央視新聞調查欄目有關鉻渣的警告這一期的視頻資料,以及匈牙利赤泥污染事件的視頻資料等,通過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污染危害情景,刺激學生對冶金過程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
(三)實踐教學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加深教學效果,所以結合學生的生產實習和認識實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冶金環保的理解和認識。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改變了學生一貫認為冶金企業環境惡劣的想法,參觀過程中,學生反映企業生產現場比想象中的要好,通過對生產工藝、設備的直觀認識,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熱情。
三、結論
傳統的《環境工程與冶金環保》教學較為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性認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理論聯系實際。
作者:李雨雷鷹韓召單位:安徽工業大學冶金與資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