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交通改建工程水穩基層的施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公路交通改建工程建設中對質量影響的因素,水穩結構配合比是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一旦在基層產生裂縫問題,便會直接降低工程建設質量,因此,一定要對水穩結構的各種影響要素進行嚴格控制,以此確保公路工程建設的質量。文章主要對抗裂型水穩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與施工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公路;改建工程;水穩基層;路面結構;施工研究
隨著現代社會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我國高等級公路工程修建規模和數量逐年擴增,由此也拉近了工程建設與人們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公路工程建設質量成為了社會以及公眾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必須對相關工程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嚴格控制,水穩基層結構便是其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只有完善的落實好水穩基層結構配合比設計以及施工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建設質量。
1.公路路面裂紋的形成
在對公路路面水穩基層裂縫進行分析與研究的過程中,需從理論層面上入手,找到相關的參考依據,唯有如此,才可為高等級公路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提供保障。在水穩基層結構裂縫中,荷載性裂縫問題較為常見,其次是非荷載型裂縫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1路面基層荷載性裂縫
車輛的荷載力是產生荷載性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此情況下極易使基層內部產生問題,難以保持相對平衡,并形成一定的剪切應力和彎拉應力,進而直接對基層的強度和性能產生影響并降低路基質量,同時也會破壞基層內部力學結構,使其難以抵御外部壓力,結構整體的作用力失衡,最終便會引發路面嚴重的裂縫問題,對內部系統產生直接影響。正常情況下裂縫問題均是產生于基層表面,并呈現出縱向裂紋或龜形裂紋的形態,在車輛外力的壓迫和作用之下,裂紋的數量也會不斷增加,寬度變大,進而直接破壞和影響路面工程,同時還會對路面工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使得高等級公路工程整體性能大幅度下降,難以充分發揮其實際價值。
1.2路面基層非荷載性裂縫
自然因素是引發非荷載性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外部環境的作用和影響之下,經常會產生溫縮裂縫和干縮裂縫等問題,一旦這些問題長期存在在基層結構當中,則基層結構將會在內部應力的影響作用之下產生裂縫問題。溫縮裂縫在溫度的作用之下,基層結構產生熱脹冷縮現象,進而直接出現裂縫問題。對以往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可發現,溫縮是引發水穩裂縫問題的主要原因。干縮裂縫是水含量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使得水穩基層結構產生波動現象,在水化反應之下,路面基層建材中的含水量逐漸減少,進而引發分子間隔作用和毛細管作用,也包括碳化和吸附作用。在高溫地區干縮裂縫問題發生概率較高,這一類地區水含量變化幅度較大,由此也加大了該問題的發生概率。在橫斷方向也常見干縮裂縫問題,但差異性較大,長度、間距以及形狀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干縮裂縫問題通常不會對工程造成嚴重影響。在處理過程中只需覆蓋瀝青材料便可輕松解決。
2.公路抗裂性水穩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
2.1公路路面基層設計依據
根據交通部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結合[蘇高技(2006)219號]《江蘇省高速公路抗裂型水泥穩定碎石路面基層施工指導意見》及本地區材料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配合比設計。參照抗裂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結構特性,通過選擇采用的連續級配粗集料形成嵌擠結構的骨架,在骨架空隙中有效填充密實的水泥和細料,從而形成一種骨架密實型的無機結合料。
2.2配合比設計
為減少基層裂縫要做到三個限制,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基礎上限制水泥用量,在減少含泥量的同時限制細集料、粉料用量,根據施工時氣候條件限制含水量。具體要求水泥劑量£5.5%,0.075mm以下顆粒含量£5%,含水量不超過最佳含水量的1.0%。初次配合比設計:結合相應標準,并借助以往實踐案例,在調試配合比過程中可通過干法的方式進行材料加工,但其中粉塵含量會相對較高。除此之外,混合料級配整體通過率也很難達到設計標準,必須要選用水洗的方式進行彌補,才可確保相應指標達到規定標準。二次配合比優化在此過程中,應以初次配作為基礎和前提,對其中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明確,同時還應全面掌握混合料中的粉塵含量,通過相應措施對級配進行微調。施工作業中建議配合比設計時水泥計量控制在3.5%~4.5%之間,含水量的增加需要根據天氣的實際情況而定,增加值需要控制在0.5%~1.0%之間,集料級配盡量取下表范圍的中值:[6]
3.公路改建施工工藝控制分析
3.1拌和工藝
在此環節中,需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在安裝好攪拌站之后,應對系統數量進行標準化設計,如此可確保在后續計量工作中,能夠獲得達標的精度。在對冷料斗進行分隔的過程中,需對料斗平衡進行精準控制,還應保證料位的穩定性不可超出料斗邊緣,如此可有效避免“竄倉”問題的發生。
3.2運輸工藝
在此過程中,應妥善的落實好混合料保護工作,以免產生水分流失的問題,控制好入場記錄和驗收工作,提升運輸車輛質量,為混合料運輸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7]。
3.3攤鋪工藝
該環節中,應妥善的落實好攤鋪前、中、后各階段實際工作,并確保下承層濕度達標,以此為攤鋪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對攤鋪深度進行合理控制,以免產生混合料離析問題。
3.4碾壓工藝
在此應首選大功率壓路機械,通過全液壓振動的方式,對設備激振力進行強化,對混合料進行有效碾壓,確保了碾壓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時性,才能為混合料水含量提供保障。
3.5路面養生工藝
抗裂型水穩級配的實際特點,決定了相關養生工作的特殊性。由于抗裂型水穩級配具有透水性強、粉塵含量小、粗骨料多、基層保水性差等特征,因此若不能及時的落實養生工作,便極易導致基層表面不成形,松散等問題。可見養生工作的開展與抗裂型水穩質量息息相關。在養生過程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試驗檢查達標后第一時間開展養生工作,通土工布灑水的方式進行保濕,優先選擇防滲土工布;第二,在養生期間對交通進行封閉,禁止灑水車之外的任何車輛通行;第三,派遣專業人員對養生工作進行監管,并對養生記錄進行完善填寫,具體內容包括養生狀況、灑水次數、養生時間等等,養生時間通常在7天左右,在此期間保證表面濕潤;第四,結束養生工作之后,要進行驗收與檢查,一周之后便可獲得完整的芯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穩基層結構質量與整體的工程建設質量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公路交通改建工程開展過程中的基礎性環節,唯有確保水穩基層結構質量,才能從根本上降低裂縫問題的發生概率,最大限度的提升工程建設質量。若想實現上述目標,需對配合比設計及實際施工進行嚴格控制,這些問題需引起相關單位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紅梅.關于抗裂型水穩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及施工研究[J].城市地理,2015(10):221-222.
[2]馬強,王金財,張登峰.S101線抗裂型水穩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與施工技術[J].建材世界,2017,38(2):394-43.
[3]韓楓.抗裂型水穩碎石基層混合料設計及施工質量控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9):00234-00234.
作者:盧仁祥 單位:宜興市路通交通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