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淺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伴隨著信息科技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代數學已被廣泛運用到其他領域中,并成為一門與自然、社會并駕齊驅的學科。自古以來,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數學的創新與運用,當然,現代數學更需要創新。數學應用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已成了數學素養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數學教師需要掌握更多的數學專業知識,運用數學技術、數學思維去探索、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將數學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進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
高中數學;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興盛、國家繁榮的關鍵,是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主要因素。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也愈發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并將其作為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養。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尤其是在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上都有著極大變化,相應地對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與挑戰。如函數值域的計算、封閉區間上二次函數的求值問題、三角函數的簡化與運用以及排列組合的實際運用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唯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相關數學問題,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從而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激活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求同存異的思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1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影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師傳統的教學觀念是影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培養與發展的首要障礙。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設計出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教育教學理念下,教師只注重數學知識體系的傳授,空間想象能力、運算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數學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如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注重訓練學生數學應用題解決能力,則只會使局限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只有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徹底貫徹好以創新與應用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了,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索與思考,充分展現其才干與智能,從而實現其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創設和諧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揮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心理環境,它是由教師與學生間的人際關系而形成。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和諧、民主、平等、寬松教學氛圍的創設有助于拉近師生與生生之間的距離,加強他們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長此以往有助于提升與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此外,高中數學有別于初中數學只是對數學知識簡單的計算與運用,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形式多樣、解題思路靈活多變,需要學生具備變通與思辨能力,而這正是目前高中學生所缺乏的,因此,在提升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鼓勵學生進行質疑與問難,讓學生時刻保持著一個積極探索與思考的心,讓學生從思想與見識上綜合地提高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向著更好地未來發展。例如,在執教“函數的值域與定義域”一節時,大部分學生容易將二者混淆,也很難將二者有效地區分開來,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函數圖像上進行思考、質疑與問難,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思考過程中,了解與掌握函數的值域與定義域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更好地解決函數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
3設計再創造過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教材中大部分公式概念以及定理對學生而言都是全新的,而這些巧好也都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在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下,教師只是一味地強調教學知識內容的傳授,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但是,如果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與經驗,去發現與獲得新知識,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再創造過程,能夠更好、更快地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完拋物線這一節時,我們會在習題中看到這樣一道理:過拋物線y2=2px的檢點的一條直線與這條拋物線相交,設這兩個交點的中坐標分別為y1,y2,求證:y1y2=-P2。(設線段AB為過焦點的一條弦)這一道題的證明并沒有什么難度,但其結論卻十分有效,關鍵是運用其結論。在布置此題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演變,如變成以下兩種證明:
(1)證明:拋物線焦點弦的中點與端點切線的交點的連線,平新與拋物線對稱軸;
(2)證明:過拋物線的焦點弦兩端點的切線和拋物線的準線,三點共線。高中生思維能力以及變通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再經過教師的指引與引導,學生已能靈活地將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運用到這道題的求證過程中,并且學生在不斷地探索與發現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激發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愛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從而也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反復、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需要經過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和諧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設計再創造過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廣聚.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高中數理化,2013.
[2]于歡利.淺談高中數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5.
[3]李娜娜.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培養[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4.
[4]王勇.抓住主體特性,實施有效教學———新課程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2010.
作者:張新佳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興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