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考察范文

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考察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考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考察

摘要:

高校上市公司作為“校企”結合的高級形式,一直以來是“產學研”的代表,但是從多年的市場表現來看,高校上市公司并沒有業界所預期那樣高成長、高利潤,甚至有的高校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低于普通的上市公司。文章通過從其背靠的高校的科研實力來研究上市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提出了影響高校上市公司研發能力的三假設,并通過實證構建“泊松面板回歸”模式予以證明。結果表明,第一,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與高校的科研實力具有U型關系,即只有高校的科研實力到達一定的數量之后,才會真正促進上市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第二,高校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與其自主研發創新能力負相關,即股權分散化經營有益于公司創新研發成果的產出。

關鍵詞:

高校上市公司;“泊松”回歸;產學研合作

近十多年來,高校上市公司(LCCU)漸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自1993年復旦大學控股的復旦復華掛牌上市以來,國內各大高校競相掀起高校背景公司上市的潮流,或直接使用校辦企業、其他經營資產直接發行上市,或使用資本市場上慣用的借殼上市的方法進行間接上市。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先后在我國涌現了以北大、清華系等為代表高校與上市公司相結合的“中國大學新現象”。LCCU的技術創新依托于母體高校的科技實力,理應具備天然的技術優勢和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但是,現實中我國高校上市公司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探究與求解。令人遺憾的是,學術界目前對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上市公司績效和合作效率的研究,極少探討導致高校上市公司缺乏技術優勢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雖然已有學者指出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母校技術實力的顯著影響(江劍等,2010),但是這些研究卻忽視了包括公司治理在內的其他重要變量的作用。事實上,LCCU的自主創新能力還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僅從背景高校的科技實力來研究LCCU的自主創新能力是片面的。為彌補這一缺陷,本文研究的問題是:在產學研協作的背景下,高校上市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受到哪些因素影響?高校的科技實力是如何影響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的?公司治理、公司規模、經營業績等其他因素是如何影響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本文擬對截至2014年底在深滬兩地上市的高校上市公司(不包括通過資產置換、參股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在香港創業板市場上市以及沒有取得控股權的高校上市公司)的概況進行闡述,基于中國高校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面板數據,利用實證分析的方法對產學研協作背景下我國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展開研究,試圖拓展和加深對中國高校上市公司發展的內在規律的學術理解,這對破解時下中國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挑戰將有所幫助。

1研究設計

1.1研究假設綜合國內外研究文獻,本文認為,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發創新能力會受到多類因素的綜合影響,最為顯著的則是以下三種:第一,上市公司所背靠大學的科研實力對于其自主研發創新的能力是會具有正向關系的;第二,高校上市公司自身的治理模式也影響其技術創新研發的能力,具體的治理指標有董事會的規模、公司股權的集中程度和大股東控股比例等因素;第三,公司的資產規模、各期的經營業績也會影響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發進程,從而對研發表現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使以上三個觀點能夠得到實證數據支持,本文還將其繼續細化成以下研究假設:H1:高校上市公司的研發能力與其背靠的高校的科研實力正相關。根據教育部對于大學的定義,即大學承擔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科研和產業化。Spencer(2001)就認為大學的科研活動對企業的研發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LCCU作為我國產學研合作的一個特殊平臺:即,公司不僅僅是高校科研成果的主要受益者,作為獨立的經營和創新主體,它的價值還在于是否能有效利用高校的科研資源促進其自主創新能力,增加其自主創新的成果,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利用產業優勢反哺高校的科研創新活動。因此,本文就假設通過研發合作和各種形式的技術交流,大學的創新活動是能夠促進相關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即LCCU的自主創新成果與相關大學的技術實力正相關。H2: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與股權集中度負相關。股權集中度一直以來是公司治理理論中的熱點問題,大股東控股比例的高低對于公司業績、高管成員的經營動力、科研的持續投入是否具有正向影響一直爭論不休。根據目前我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主要有:股權高度分散、股權高度集中和股權相對集中三種類型(孫永祥等,1999),目前的LCCU屬于股權高度分散。根據理論,在股權高度分散的情況下,高校所持LCCU股份比例很小,監督收益不能有效地彌補監督成本,這在科研創新研究上更為顯著。然而我國高校上市公司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由于一般也都是高校的人員,所以其本身更具有持續進行研發創新的內在動力,使得高校上市公司往往能夠在股權結構較低的情況下,研發投入卻能較為穩定的發展。所以,本文假設對于高校上市公司,其自主創新研發能力與股權的集中程度負相關。H3: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公司規模正相關。Sclmmpeter(1942)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一書中提出:“大規模企業是技術進步最有力的發動機,是經濟發展的引擎,是現代重要技術的創造者”,所以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會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而獲益,即企業自主創新研發能力規模正效應顯著。實踐上,企業規模較大,企業擁有較高素質的科技人員的概率就會越高,研發承受意外風險的能力就會越強,企業研發的自主創新持續能力就會越高。此外,規模較大的企業,規章建制較為完整,能夠充分的保護企業的創新成果,企業創新能力的經濟效益化表現也會越好,企業內在研發的動力則會越強。這兩者因素就會慢慢的相互促進,進而發展形成企業的規模效應。

1.2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樣本的設定中,本文選取的高校上市公司是基于2014年底,滬深兩市具有高校背景的上市公司(包括控股、參股或間接持股)。同時為了數據收集方面的方便,剔除了一些借殼、退市的高校上市公司,最終選取了35家北京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相關數據,具體的樣本情況如表1所示。

1.3變量選擇(1)高校上市自主創新能力的變量選取對于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測定,最為流行的是使用企業申請的專利數作為變量。嚴格而言,企業的專利申請數只是高校上市公司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方面,但是這無疑是測度和觀察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角度,直接體現著企業的產出和與背景高校的研發合作程度。一般而言,我國的專利主要分為發明、使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本文由于是研究企業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所以主要選取的是企業的發明和實用新型這兩種指標,主要是考慮到這兩個指標能夠真正反映企業的創新研發能力。具體的數據則是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上的數據庫。(2)解釋變量的選取本文主要是用從上市公司背靠高校的科研實力的角度來探索高校上市公司的自主研發實力,所以解釋變量選用的首先是高校的專利申請數,這也是國內外通用測度高校科研實力的指標,本文仍然延續這一測度指標。(3)控制變量對于控制變量中的股權集中度指標,本文選擇的是第一大股東高校的持股比例來反應高校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企業經營規模則是指報告期企業披露的資產總額,這一指標可以從資源的占用和生產要素的利用上來反映企業的發展規模。企業經營業績可以從企業的資本結構、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營運能力四個方面來度量,選取的指標分別為資產負債率、資產報酬率、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另外,本文選擇企業上市年限、企業經營現金流量、行業效應為本文的控制的其他變量。目前LCCU主要集中于計算機應用服務業、醫藥制造業、綜合類,本文以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為參照組設置了兩個行業分類虛擬變量(ind2、ind3)。高校上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影響因素指標體系見表2所示。

2實證結果與分析

2.1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檢驗本文利用Stata12.0統計軟件對主要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分析。表3為2009~2014年中國高校上市企業專利數及相關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企業專利數和高校專利申請量的差異較大,其中企業專利數最小為0,最大為106,中位數為1,意味著有半數企業的專利數不大于1,LC-CU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技術優勢和很強的自主創新能力。股權集中度數據均值為0.24,中位數為0.21,可見大部分高校并非在LCCU中取得絕對控股地位,LC-CU股權結構屬于股權高度分散型。LCCU資產總額和現金流量標準差很大,數據很分散,因此在實證分析中可通過取對數來減少數據波動。從企業經營業績類指標來看,均值和中位數相差不大,數據分布趨于正態,平均而言,LCCU經營業績表現良好。表4為LCCU專利數與相關解釋變量的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高校專利申請數量、股權集中度、企業規模、高校持股比例、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周轉率與LCCU發明專利數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解釋變量中,企業規模、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與高校專利申請數量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股權集中度與公司上市年限存在顯著負相關關系,經營業績類指標之間相關關系明顯。當然,嚴格結論還有待于下文的多元回歸分析。

2.2回歸結果與分析因為本文因變量為LCCU發明專利數量是離散的計數變量,只能去非負整數,即0,1,2,…,并且零值較多。對于這一類的計數數據,不適宜普通的線性回歸,應使用“泊松回歸”。本文用Stata12.0統計軟件建立面板數據,分別用混合泊松回歸、隨機效應面板泊松回歸和固定效應面板泊松回歸三種模型來假設。表5為三種模型(模型1、模型2、模型3)回歸分析結果。本文選取的樣本是面板數據,所以在三個模型中,都需要使用聚類穩健標準誤。其中混合泊松回歸模型不考慮企業間存在的個體效應,隨機效應面板泊松模型假定存在個體效應,且個體效應與所有解釋變量不相關,固定效應面板泊松模型假定存在個體效應,且個體效應與某個解釋變量相關。是否存在個體異質性可以通過LR檢驗來判斷,選擇隨機效應還是固定效應可以通過豪斯曼檢驗來判斷。表6為兩種檢驗分析結果。從PanelA中可以看出,LR檢驗的P值為0,拒絕個體效應方差為0的原假設,認為存在個體效應,所以混合泊松回歸模型存在模型設定誤差。從PanelB中可以看出,豪斯曼檢驗的P值為0.630,不能拒絕原假設“個體效應與解釋變量不相關”,故認為應該使用隨機效應面板泊松回歸模型,而非固定效應。因此,模型2為最優解釋模型。如表5所示,模型2的解釋變量中,在控制其他變量的前提下,LCCU專利數與母校科技實力顯著正相關,母校專利申請數量每增加1個單位,LCCU專利數將增加0.0013%,假設H1成立。母校科技實力雖然能夠顯著影響到LCCU自主創新能力,但是影響效應微弱,表明大學與其控股公司的特殊合作關系未能有效的促進上市公司自主創新活動的開展。LCCU專利數與股權集中度呈高度正相關,股權集中度每提高1個百分點,LCCU專利數將提升7.69%,假設H2得到驗證。LCCU專利數與公司資產規模呈顯著正相關,公司資產總額每提升1%,LCCU專利數將提升0.37%,假設H3成立。企業資產負債率、凈利潤增長率與LCCU專利數呈弱負相關。但是,企業總資產周轉率與LCCU專利數呈顯著正相關,企業總資產周轉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LCCU專利數將增加1.77%。控制變量中,公司上市年限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無顯著關系,企業現金流量與LCCU專利數呈負相關。高校上市企業中,醫藥制造類行業和其他綜合類行業的企業專利數均顯著高于計算機應用服務業。

3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高校背景上市公司的自主研發能力與其背靠高校的科研能力之間的關系,來探尋上市公司與高校之間的“產、學、研”模式,是否能夠增加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對于高校的科研能力,本文選取的變量是高校的專利申請數,同時還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和業績因素。同時由于上市公司的專利申請數全部是整數,并且還有很多為零,所以本文選用目前較為前沿的泊松面板回歸模型,來研究高校科研實力與企業研發能力的內在關系。實證結果表明,高校的科研能力對于上市公司的自主創新能力存在最優點,即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呈現U型關系的。在高校與上市公司結合的初期,高校的科研實力并不能很快的被上市公司吸收轉化,所以此時高校的科研實力與上市公司的研發創新能力不呈現明顯的相關關系,只有當這種模式運行了一段時間,趨于成熟之后,高校的科研實力才會正向促進公司的研發能力,上市公司的專利申請數才會呈現較大幅度的增加。在政策建議上,本文認為:第一,高校上市公司作為高校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高級形式,是高校科技產業內的核心資產和高校科技企業自主創新的領頭羊,所以高校上市公司的業績和研發能力對于大學知識資產產業化、資本化至關重要。而實證分析的結果也表明,高校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協作互動需要時間進行純化、沉淀,所以對于這類上市公司,政府應當進行持續的支持,同時需要排除一些業績上較為短期的核算指標,使用較為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高校上市公司。第二,高校上市公司既要認識到其背靠高校這一創新資源的重要價值,又要設置合理的公司治理方案,更要關注和利用轉型時期特有的政府支持引導推動、市場需求拉動“二元并舉”的轉型情境來有效地提高大學衍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從而帶動我國國家創新競爭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AllenTJ,O’SheaRP,ChughH.DeterminantsandConsequencesofUniversitySpinoffActivity:AConceptualFramework[J].Social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08,33(6).

[2]EnsleyMD,HmieleskiKM.AComparativeStudyOfNewVentureTopManagementTeamComposition,DynamicsAndPerformanceBe⁃tweenUniversity-BasedAndIndependentStart-Ups[J].ResearchPol⁃icy,2005,34(7).

[3]MeyerM.AcademicEntrepreneursorEntrepreneurialAcdemics?Re⁃search-BasedVenturesandPublicSupportMechanisms[J].R&DMan⁃agement,2003,33(2).

[4]陳文涓.產學研協同背景下的我國高校上市公司發展現狀與對策[J].商業會計,2014,(17).

[5]黃順武,昌望,胡貴平.高校背景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IPO表現嗎[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4,(1).

[6]賈一偉.我國高校控股上市公司治理及績效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2,24(5).

[7]原長弘,李陽,田元強等.大學衍生企業公司治理對自主創新能力影響的實證分析——來自中國高校上市公司的證據[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3,(12).

[8]周煊,程立茹,王皓.技術創新水平越高企業財務績效越好嗎?——基于16年中國制藥上市公司專利申請數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2,(8).

[9]喻登科,王文璐,周榮等.我國高校上市公司知識競爭力測評[J].知識經濟,2015,(1).

[10]周榮,涂國平,喻登科.高校上市公司知識資本現狀及其對公司發展的作用關系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4,(1).

作者:藺漢杰 宋琪 單位:西北師范大學 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23|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caoporm在线|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99九九99九九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dvd|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aaa毛片| 韩国朋友夫妇:交换4|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538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avtt在线播放|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三级极精品电影|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亚洲制服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男女混合的群应该取什么名字| 全部免费a级毛片| 综合图区亚洲欧美另类小说|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 色老头成人免费视频天天综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台湾三级全部播放|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