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管理平臺在自我管理的應用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健康管理平臺在慢性腎臟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已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100例,通過出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提供常規健康管理模式;研究組建立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平臺,并提供相應的平臺使用方法指導。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及疾病認知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及疾病認知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立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平臺,并提供相應的平臺使用方法指導工作,可將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以及疾病認知度優化至最佳狀態。
關鍵詞:健康管理平臺;慢性腎臟病;自我管理;管理效果
慢性腎臟病主要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下而導致腎臟出現慢性功能性障礙。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以及致殘率均極高,該疾病會對人體腎功能造成損傷直至徹底喪失。由于很多患者的自我管控覺悟較低,所以存在隨意停藥、遭受感染或者水電解質紊亂等問題,從而導致此類患者反復住院,不但加劇了腎臟功能的喪失速度,還會增加許多額外經濟支出。為此,本文特以本院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已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100例,通過出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各50例。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31~72歲,平均(51.52±2.33)歲。研究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74歲,平均(55.09±2.6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對照組提供常規健康管理模式:患者在出院時發放CKD健康自我健康管理宣傳手冊,其中內容主要包括有基礎的健康知識教育、疾病相關并發癥風險和疾病隱患、預防感染的作用、具體防控途徑、膳食搭配指導、運動鍛煉計劃方案、心理自我調節策略、藥物治療指南以及其他注意事項等內容。建立完善的患者疾病檔案,醫院開通慢性腎臟病的專線咨詢熱線以及公共郵箱,并派專人接聽電話以及管理郵箱,對撥打咨詢電話的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耐心服務以及解答[1]。此外,每周需要對患者展開1次電話訪問活動,詳細詢問患者病情狀況、自我管理效果以及是否存在不良反應等,對其存在的顧慮以及不足之處及時指出并正確指導。以月度為單位,每月定時召開CKD健康知識講座活動,邀請業內權威專家講述疾病有關健康知識教育[2]。座談會共分為3項內容:①專家科普以及灌輸CKD健康知識,使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全面化了解的同時,最大化的強化自我管控能力;②患者提問專家解答環節,應對患者所提問題給予詳細回答的同時,還要將患者真正掌握問題解決方法設定為主要目標;③自我管理優秀案例講述以及心得交流,先讓一些有良好自我管理能力并獲得良好成效的患者分享自身經驗以及方法,而后再讓患者之間就自我管理心得體會進行互相交流和溝通,從而使所有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個質的提升[3]。⑵研究組建立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平臺,并提供相應的平臺使用方法指導:患者在出院后與對照組獲得同樣的健康管理工作,在此基礎上,醫院建立一個CKD健康管理平臺,平臺分為手機端以及電腦端,其中手機端供患者應用,電腦端供醫護人員應用。患者不僅可通過手機將生理信息數據傳輸至平臺中以便醫護人員具體分析,還可通過平臺中的學習板塊以及咨詢功能隨時隨地學習健康知識或咨詢醫護人員相關問題。對于醫護人員而言,平臺具有患者資料導入、復診一鍵提醒、醫囑任務以及相關知識推送等功能,從而使患者能夠準時準確地接收到有關信息并時刻謹記自我管理[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以及疾病認知度。①生活質量評分:選用SF-36量表中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以及軀體功能四個維度,以電話調查形式開展患者自我測評打分活動,每項總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②遵醫行為評分:針對患者開展遵醫行為的調查,其中分為規律用藥、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健康行為以及定期復查5項評價內容,通過Likert4級進行計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遵醫行為越佳。③自我管理效果:分為優、良以及差三項判定標準,以電話調查形式開展患者自我評價活動,自我管理優良率=(優+差)/總例數×100%。④疾病認知度:分為優、良以及差三項判定標準,以微信答題形式開展患者答題活動,一共10道問題,每道問題10分,總分為100分,≥80分為優,60~79分為良,≤59分為差,疾病認知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SPSS26.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研究組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生理職能及軀體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遵醫行為評分比較:研究組規律用藥、合理飲食、規律運動、健康行為及定期復查評分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比較:研究組自我管理優良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兩組患者疾病認知優良率比較:研究組疾病認知優良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討論
慢性腎臟病屬于一種終身疾病,藥物治療并不是控制病情的關鍵。據國外專家指出,科學的膳食搭配、積極的運動鍛煉以及健康的生活觀念是預防該疾病的核心內容。而針對患有此類疾病的患者而言,攝入適宜的蛋白質以及開展合理的運動對于延緩自身疾病發展具有積極的正面意義。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以及疾病認知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當前社會背景下,建立完善且人性化的CKD健康管理平臺,是一項尤為重要且十分迫切的工作。平臺能夠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時刻保持較高的自我管理覺悟意識,及時改正生活以及飲食中存在的各類不足,還便于醫護人員對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實行院外的延伸健康管理,為醫患提供了極為有效的幫助以及支持。綜上所述,針對出院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立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平臺并提供相應的平臺使用方法指導工作,可將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遵醫行為評分、自我管理效果以及疾病認知度均優化至最佳狀態,值得大力推廣及應用。
作者:陶承慧 單位:重慶市豐都縣人民醫院腎病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