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管文類實驗室資源整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實驗室資源整合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通過近兩年對同類院校的考察并結合鄭州航院(以下簡稱我校)的實際情況,筆者發現經管文類實驗室建設中大多以“計算機+應用軟件”形式建設,模式雷同現象突出。例如,我校7個經管文類院系的實驗室,部分甚至全部以“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形式存在,各院系申請的實驗室設備計劃也主要是“計算機+應用軟件”。原因在于:一方面,經管文類院系的課程性質決定了其實驗形式大多是采取軟件模擬仿真的方式[4]。另一方面,二級管理模式下,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導致經管文類院系根據自己專業的發展和需要投入設備、用房、人員及財力資源,進行“全面化”實驗室建設,以滿足自身的發展需求。這種“計算機+應用軟件”相互雷同的實驗室建設模式,造成人、財、物資源的重復投入。開展實驗室資源整合,即在學校整體框架下調整實驗室布局,對現有實驗室資源進行整合和重組,優化配置資源,是十分必要的。它能改變學校多頭投入,避免一個學科(專業)專門設立一個實驗室的現象,解決資源需要與投入之間的矛盾,降低辦學成本。
2.實驗室資源整合是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共享度的需要實驗室資源利用率低,共享不足是目前經管文類實驗室管理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實驗室建設時各院系都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較少考慮設備的利用率。購買軟件時往往由于信息不暢通而導致不同實驗室重復購置與其他院系實驗室相同的設備和軟件。例如,我校近年來經管文類院系申請的實驗室建設項目中,就出現過不同院系重復申請SPSS軟件、Eviews軟件、保險模擬軟件,沙盤等設備軟件的情況。另外,實驗室設備利用率不平衡,設備閑置和設備緊缺現象并存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方面,實驗教學過程中一些院系實驗課集中在幾周內完成,導致一學期大部分時間實驗室處于閑置狀態,年平均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實驗集中進行,單批次實驗學生人數較多,導致設備加速老化且屢屢出現不夠用的現象。實驗室資源整合可以將閑置的設備資產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和設備共享程度,使實驗室綜合效益最大化。
3.實驗室資源整合是提升實驗室內涵建設的需要隨著高校實驗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經管文類實驗室內涵建設顯得越來越重要。實驗室內涵建設滯后,會影響到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開展。一方面,實驗室隊伍建設滯后。實驗室管理不到位、人員缺乏,且人員積極性不高。實驗室配備專職實驗技術人員,因工作量考核、職稱評定受限等問題,實驗人員待遇低,在學校處于弱勢,地位和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又得不到有效的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因此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實驗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實驗教學改革滯后,實踐教學類項目申報成功率低。各實驗室投資規模小,缺乏特色和整體優勢,從而影響到高級別實驗室項目和實踐教學類項目的申報結果。實驗室資源整合可以將現有實驗室隊伍整合起來,緩解學校實驗室管理人員不足的壓力,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同時,資源整合也有利于深化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資源整合可以打破院系專業界限,把各專業不同的實驗課程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經管文類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資源整合可以促進教學與科研的融合,形成整體優勢,提高實驗教學與整體科研規模和水平,也能為申報經管文類高級別項目提供支撐。因此,高校必須對分散的同類實驗室資源進行整合,使現有的資源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中充分發揮作用。
二、經管文類實驗室資源整合的策略
在實驗室資源整合過程中,為了實現整合目標,實驗教學改革與實驗室資源整合需要同時推進,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整合。
1.構建三層次實驗平臺體系一是創建校級基礎實驗平臺。根據我校經管文類學科中計算機模擬仿真類實驗室相對較多的特點,以及實驗室布局調整需要,以學科為背景,將各院系功能相近的計算機模擬仿真類實驗室,如經管文類院系“計算機+軟件”模式突出的實驗室、其他院系計算機模擬仿真類實驗室、原有的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平臺進行整合,建立校級實驗中心———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為全校提供經濟管理類、文科類、理工科類等涉及虛擬仿真性質的實驗課程。該中心采取主任負責制,下設實驗室的硬件資源管理維護,各類應用軟件及數據庫系統的維護更新由中心統一規劃建設、統一管理、統一使用,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共享,全天候運行。該平臺的創建可以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率,更好地為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形成實驗教學的整體優勢。二是完善專業綜合實驗平臺。校級基礎實驗平臺成立后,各院系仍保留“非計算機+軟件”類專業實驗室,由各院系建設和管理。對于專業性特征鮮明、資源不易共享的專業實驗室按學科專業整合調整,實驗室布局以學科、設備、場地相近為原則,與學科建設融合,建設專業綜合實驗平臺,體現特色、突出亮點,力爭建成省級以上示范性實驗室和特色實驗室。三是提升科研實驗平臺。各院系為滿足教師科研和研究生培養而建設的科研實驗平臺,由院系規劃建設,可少量配備高性能計算機,提升平臺檔次;場地可考慮院系辦公地點,既方便研究生培養、教師科研等,也可以兼顧本科生專業實驗教學,提高資源利用率。科研平臺、校級平臺與專業平臺進行融合共享,為航空經濟研究等相關領域科研項目的成果產出提供支撐。三層次實驗平臺體系如圖1所示。
2.完善實驗教學體系加強實驗教學改革,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圍繞經管文類專業發展和學生培養目標,利用平臺優勢,改革實驗教學模式。整合實驗教學素材和實驗教學指導文件,開設綜合性的實驗課程,實現全面的實驗開放計劃。建設包括基礎理論實驗、綜合設計實驗、模擬實驗和創新研究實驗的實驗課程體系。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探索以沙盤類訓練課程、軟件模擬類訓練課程、操作類訓練課程、現場仿真類訓練課程等實驗課程為代表的實驗課程模式。實現開放式管理,拼盤式、菜單式實驗教學,開展互動式、跨專業、跨學科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活動。
3.加強實驗室隊伍建設加強人力資源的整合,調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實驗室隊伍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一方面,校級平臺建成后,要以工作的性質來設崗,對實驗人員進行重組,做到人員的合理配置。制定詳細的崗位細則和要求,明確崗位職責,并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另一方面,不斷完善實驗室人員的學歷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除了引進高學歷高素質人才充實實驗室隊伍外,還應建立相應的培訓制度,為實驗技術人員提供必要的進修條件和一定的培訓機會,包括提高其教學質量、管理水平與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的技能培訓和實驗技術人員學歷提高方面的培訓等,從而提高實驗室整體運行效益。
4.推進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建立統一的實驗綜合管理系統和實驗教學網站,實現數據集中處理和軟件資源共享,以實現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的信息化水平。實現學生預約實驗、實驗課程安排、實驗過程監控、實驗課程評教等實驗教學活動網絡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管理,提高實驗資源的使用效率。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高校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管文類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要不斷改革與創新,要改革實驗室管理體制,加快實驗室建設步伐,整合實驗資源,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和綜合效益,以滿足辦學需要和人才培養需要。
作者:劉繼倫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