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企政物業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校企政合作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清晰的校企政合作作理念
首先是學校不能清楚的認識到校企政合作,學校的觀點是進行校企政合作,主要的目的是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學校基于評估的要求,合作項目主要是基于頂崗實習的目的,學校未從企業的角度考慮,沒有結合到企業利益,學校對合作抱有很大的熱情,但是企業對合作抱有冷淡的態度。其次,多數企業合作的意識比較淡薄,認為合作可以進行選人,選出學生卻不進行培養,對人才培養不重視,育人的作用沒有和企業的價值鏈融入到一起,企業的觀點是學校的任務是培養人才,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支持。
(二)合作的形式流于表面
校企政合作在簽訂合作內容時,實質性內容不強,合作的內容主要局限在讓學生實習方面,對于合作過程中和操作相關的條款沒有重視,企業在合作方面缺乏積極性,企業通常認為在協議簽訂后,已經完成支持,合作的形式流于表面。學校讓學生去企業實習,學校只是考慮到學生實習,在選擇企業時,沒有好好地考慮企業的水平,實習的效果并不好,沒有讓教師到企業中去,幫助解決和生產、管理相關的問題,企業積極性被打擊,合作的形式更加表面化。現階段,校企政合作并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合作的形式比較多,但是合作缺少實質性內容,學校未結合企業的實際要求,企業不能很好的參與,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要求,不符合實際工作的需要。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校不能向企業提供服務,企業在培養的過程中沒有完全的參與。
(三)校企政合作不具有完善的合作機制
不完善主要是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學校在派人去鍛煉的過程中,基本屬于無償性,不能保證企業利益;第二,高校在科研以及實踐方面,缺乏實力,在向企業輸送技術服務方面,能力具有局限性。學校沒有向企業支付相應的費用,學校采取的補償是實行技術服務,并提供培訓;第三,學生在頂崗學習的過程中,企業缺少社會責任感,未結合學校的資源,實行訂單教育,也沒有培養優秀員工。所以,在合作方面,沒有以共贏為基礎,更達不到共贏的目的。
(四)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物流管理專業還處在發展中,在物流管理專業教課的老師多數是從高校畢業,直接到高校教學,主要是負責基礎課以及專業課。教師缺少實踐經驗,不熟悉實踐環節,部分教師是轉自別的單位,不具有實踐經驗,不符合企業實際需求。
二、校企政合作發展
(一)合作發展的原則
首先是為行業的發展服務。對于行業發展,高校有責任為其提供支持,在制定校企政合作的方案時,需要為地方行業的發展服務,物業合作人員的水平得以提高,物業服務的質量得以提高,物業管理行業的法律制度得以完善,業主和物業企業之間的關系得以改善,有助于社區的和諧發展。其次是為企業的需求服務。校企合作前提是服務于企業,它對合作效率以及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在當前情況下,物業管理素質比較低,管理的水平相對較差,糾紛發生率比較高。學校應當進入企業進行調研,根據企業實際的需求,結合技術的支持情況,考慮到培訓的需要,向企業輸送人才,培養技術。再次是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在人才培養方面,校企政合作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許學生可以實地接觸到工作,自身的職業能力以及素質得以提升,教學實踐能力得以增強。企業到課堂中,人才培養針對性更強,實用性明顯。以企業資源為依托,理論教學的效果更加明顯,理論、實踐可以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二)校企政合作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主要是氛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踐教學的課程得以完善。物業管理專業在教學主體方面主要是實踐教學,在培養人才方面比較重要。在實踐教學方面,設置課程的合理性對實踐教學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并影響到校企合作的效果。學校應該根據物業管理專業的特點,結合服務、工作的任務等,注重培養專業技能,實踐教學的課程需要合理的設置,有助于校企合作順利進行。第二,聯辦的企業需要合理的選擇。在人才培養的模式方面,聯辦企業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管理方式、運營的力量以及服務的理念對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影響。我校在選擇企業時,選擇的標準是管理比較規范,具有較高的誠信,實力比較強,在校企合作方面,建立實訓的基地,改變學校原有物業管理公司,使其作為實訓的基地,合理的利用學校的資源,有助于校企合作進行。第三,建立相適應的管理以及教學的方式。校企合作辦學的方式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包括實現學校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要考慮到落實生產經營目標。校企合作要想長期的發展,需要將企業的實際經營和教育教學目標相結合。通過多年實際經驗,學校在教學方式、管理方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三)制定合作的形式
首先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政府需要將行業政策出臺,并搭建相應的平臺,引導企業進入學校,學校進入企業,建設合作的平臺。政府參與到合作中,利益主要體現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就業情況,學生就業困難,就業不是對口專業,浪費教育資源;校企政合作可以使得專業設置、崗位需要相結合;這種模式有助于經濟的發展。其次,建立人才培養的方案。在建立培養方案時,需要三方參與。根據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人才培養的方案。在制定培養方案時,教學的內容需要符合教學的實際要求,適應企業的發展,有助于指導行業的發展。第三,校企融入到主管部門的工作。物業管理專業處于發展之中,行業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存在困難,問題比較多,糾紛發生率高,法律體系并不規范。學校、企業在理論、技術等方面存在優勢,需要融入到部門管理,向部門提供幫助,進行畢業指導,將行業的難題解決,有助于物業管理行業的穩步發展。
(四)實際的保障方法
第一,建立指導委員會。委員會分別是三方組成,根據級別管理,分部負責,并實行監控,三方權利、義務得以保證,有助于合作順利進行。第二,提供制度支持。當三方在合作意向方面形成共識后,就可以將協議簽訂,職責、義務得以明確,三方行為形成規范。學校要對人才培養制定嚴格的計劃,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滿足企政在理論以及技術方面的要求。政府在政策方面需要給予支持,企業為其提供物質條件,能夠安排教學任務。相關部門職責相互明確,實行保障制度。第三,更新觀念。觀念需要得到轉變,服務的意識增強,注重行業的發展,考慮到企業的實際需求。三方在發展以后,需要考慮到雙方的合作利益,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發展,互相促進三方的發展。利用社會觀念進行指導,這就需要社會的支持。第四,形成專業特色。根據區域的環境,校企政合作注意融洽性,專業建設具有創新意識,根據學校的專業水平,強化師資建設,形成專業品牌。培養高素質人才,提升人才的技能水平,結合人才市場的需要,注重實用性。此外,還要注重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企業的專家作為骨干,注重理論和實踐的雙向發展。借助行業的資源,建立合作機制。
三、結語
校企政合作是長期性的,三方在合作的過程中,需要滿足自身的需求,能夠實現自己的利益,有助于維持合作的關系。校企政在展開合作時,對于專業教師而言,有助于提升實踐能力,開展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可以增強實踐能力,更好的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對于管理部門而言,有助于為物流管理專業建言獻策。總之,校政企強化合作,切實有助于行業的發展。
作者:李思瀅單位:四川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