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學社會實踐教育模式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探索護理專業社會實踐新形式
護理專業以其實踐性與社會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必須有足夠的社會與臨床經驗。為了鍛煉這樣的能力,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義顯得尤為重要。綜合近幾年來學生社會實踐的經驗,對于護理專業來說創新出一套適應專業發展同時有利于學生就業的社會實踐模式,才能真正填補護理高端人才欠缺這一弱勢。
1.1緊密聯系實際,在制度上逐步完善
護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應是立足于以學生為本,為學生謀發展的宗旨,以了解社會、提高素質、堅定理想信念為出發點,讓學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按照點面結合、就近就便的原則,將集中組隊與分散活動相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在制度建設、經費支持、師資培訓、基地建設、宣傳報道等方面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在打造具有護理專業文化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引導學生明確社會角色,體驗人生成長,提升就業競爭力,真正做到將學生實踐與健康人格培育相結合,與大學生就業實踐相結合,與農村服務相結合,與資助幫困相結合。在促進護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發展的過程中,各個院校必須依據自己學校、學院的不同特點,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要求開展工作,將學生立項、學院參評、學校支持融合到一起,做到個性化與人性化的結合,才能真正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1.2重視理論研究,實現社會實踐形式具體化
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除了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項目之外,學校、學院還應在理論研究中給予他們一定的支持。
1.2.1規范學生社會實踐形式護理專業屬于研究性與操作性共生的學科,在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時要根據不同年級實行不同的實踐形式,針對學生特點開展社會實踐,逐步形成“成長式、體驗式、提升式”的社會實踐形式,從臨床觀察、走進社區在醫院實習,分別給予他們不同的操作要求與鍛煉機遇。
1.2.2創新學生社會實踐模式護理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應該建立屬于自身特色的模式,堅持“多層次、重特色、梯隊式”的模式,將團隊活動與個人活動結合在一起。同時,我們所研究的實踐模式是服務于學生未來臨床操作的,多層次就是讓相關學科的學生一起進行社會實踐,他們在共同服務的過程中不僅是各自社會化的重要機會,同時,也是相互學習的機會“;重特色”就是要建立屬于護理專業學生的特色化社會實踐項目“;梯隊式”就是讓本科學生與研究生一起搞研究,做調查,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基礎上模仿學習,進而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形成這樣的社會實踐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余,將社會實踐作為第二課堂,形成“一名學生——一個實踐項目——一個接收單位——一個指導教師——一個調研課題——一場專題培訓——一個資助支持——一份實踐成果”的社會實踐新模式。
1.3加強技能鍛煉,打造護理專業特色品牌活動
護理專業的科學特點是“服務、關懷”與“愛心”,要緊緊抓住這個特點,在社會實踐中充分發揚這個優勢,做出有利于社會、有利于群眾的實踐服務。護理專業社會實踐更多的應該以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為基點,關注社會弱勢群體,讓他們發出更多的聲音,例如關注留守兒童、弱聽兒童、家庭婚姻危機等;服務社區居民,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如走進社區,走進農村等,這些活動不僅僅是在鍛煉學生們的各種能力,同時,也是將學生有限的知識轉化為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在關注弱勢群體的同時,可以將實踐與學科發展緊密相連,將立項——調研——實踐——總結——評估——反饋各個環節一脈相承,建立護理專業社會實踐的品牌特色。
2護理專業社會實踐的未來發展
在我國老齡化、社區化日益發展之際,社會對于護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斷提升,這對于護理專業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以社會實踐為平臺,學生在鍛煉服務技能的同時,也將更加具備更加完善交流與溝通能力。
2.1加強護理社會實踐進社區
現代居民以社區為單位居住,生活、娛樂等很多方面都離不開社區,而與之相應的社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也在不斷提升,社區護理是未來護理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作為在校大學生,從現在開始進入社區,從最簡單的服務工作開始,了解社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健康狀況以及社區醫療等相關信息,并且通過專題調研、宣傳調查等形式為護理科研收集數據資料,為高端護理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2.2深入開展老年人護理實踐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不得不面臨的現實問題,在計劃生育等政策的約束下,越來越多的家庭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贍養問題上需要更多的依靠護理專業人員進行,這給護理專業增加就業機會的同時,也考驗著學生專業技能。因此,從大學開始介入老年人護理的相關問題,在對老年人的健康問題進行干預的同時,也給他們進行心理健康的幫助,這也是為以后走上社會順利就業做好鋪墊。
2.3探索護理學專業科研實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護理人員的要求不再單純是照顧吃喝,更重要的是關注健康的生活,因此,對于高等護理的科學研究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大學生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探索健康生活的注意事項,同時結合專業特色,開展相關科研實踐,通過問卷調查、入戶采訪、社區走訪等形式獲得大量一線數據,為科研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整個護理科研的實踐性與科學性,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可養創新能力,也符合社會實踐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社會實踐是一項便于學生綜合發展,利于學校人才培養同時又可以創造企業財富,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活動,而將專業與實踐結合,創新實踐模式也是社會實踐長遠發展的必選之路。護理關系人類的健康與發展,讓護理專業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鍛煉真才實干,在實踐中踐行護理職責,在實踐中承擔責任,也符合護理學科發展的方向,最終能夠為護理學生找到真正適合并屬于自己的擇業選擇。
作者:潘玫杏初世紅單位:山東大學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