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安全文化對煤礦安全管理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全文化屬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具有反作用,是能動的反作用。我國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上層建筑也必須與之相適應、變化和發展。用安全文化發展來引領安全生產、安全管理。文化的核心是對人的塑造。文化與安全文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安全文化具有導向功能;二是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安全文化具有激勵功能;三是推動文明進步與社會發展,安全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四是推動人類之間的交流交往,安全文化具有傳播功能;五是促進文化經濟發展,安全文化促進社會財富的積累。
二、先進文化對歷史的推動作用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最突出的是19世紀誕生的馬克思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產生了列寧主義、思想,推動俄國社會變革和社會主義建立以及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展,大大縮短了餓中社會歷史發展和進程。二十世紀后二十年、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實踐中又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發展安全文化是新時期安全生產的客觀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的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從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式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向科學發展轉變,向安全發展轉變。近幾年,我國安全生產出現了持續穩定好轉的態勢,以2011年煤礦為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從最高每年死亡七八千人降到2000人以下;百萬噸死亡率從最高4.97降到了0.56;產量卻達到了35.2億噸。但是目前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重特大事故沒有有效控制,職業病危害相當嚴重。我們還是從事故的原因入手,找出事故致因的短板,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建立這樣一個模型來分析其邏輯關系。
事故致因不外乎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兩大類:物的因素有兩種,一是生產過程中能量失控導致事故,二是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導致事故;人的因素按由淺入深分析,首先是操作失誤(違章)導致事故,背后是管理缺陷,再深入則是制度問題,更進一步則是機制問題,背后則是社會因素決定的,即當時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文化層面的問題。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煤礦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提出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作為安全工作的指導思想,近期提出要堅持煤礦安全生產系統、裝備、管理、培訓“四并重”原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基本確立。但是安全生產的問題,即事故致因的短板,仍然是吳邦國同志講的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不下去,嚴格不起來,即沒有落實到安全責任的主體上。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倡導和發展安全文化,把安全變成習慣,變成一種價值觀,才能實現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四、準確把握安全文化的功能,加快發展安全文化,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文化的社會功能,說到底是宣傳真理,以贏得人心;傳播知識、提高人們素質;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推進社會進步;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和人類精神家園。文化的功能大的方面可分為四種功能:文化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文藝功能和傳播功能,深刻理解文化功能,按照文化規律辦事。
安全文化功能,我們可以細分如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安全文化具有導向功能,它可以屬于文化的政治功能。如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煤礦安全生產方針,就是它的具體體現。二是豐富人的精神生活,安全文化具有激勵功能,它屬于文化的藝術功能。如電視劇《平安是?!罚靼诧w機制造公司的“規章制度血寫成,不能再用血驗證”,就是激勵功能的體現。三是推動文明進步與社會發展,安全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它可以屬于文化的政治和藝術功能的結合。如“號”機車組的安全文化是“責任制加責任心加基本功就是安全”,霍煤集團的“個人無違章,班組無隱患,車間無事故,企業就安全”。就是凝聚功能的體現。四是推動人類之間的交流、交往,安全文化具有傳播功能。五是促進文化經濟發展,安全文化促進社會財富的積累。事故不但會造成人的生命的消失、精神的痛苦,還會造成財富的消失。它屬于文化的經濟功能。要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要用法制手段、科技手段、裝備和安全投入的手段,這些都是安全生產的外因,必須通過安全責任、安全文化這個內因起作用。安全文化這一內因,能使人知行合一,起到價值示范作用,再通過系統的安全保障,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的根本好轉。
五、當前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和在煤礦安全管理
實踐中如何推進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決定》在總結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文化改革發展的重要方針,就是“五個堅持”:一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二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性質。三是堅持以人為本,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四是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五是堅持改革開放,這強調的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
(一)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安全文化的建設同樣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為出發點,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是安全文化的主題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安全文化必然要求,也符合當代中國求發展、求安定、求和諧、求幸福的根本要求。如有的企業提出“愛子女、愛妻子、愛家庭、沒有安全都是零”。
2、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中國當代的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堅實基礎上,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真切的人文關懷,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構建起屬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信仰,是和諧文化也是安全文化的要求。如霍煤集團的企業文化是兩個最大化:“企業效益增長和對社會貢獻最大化,個人能力發揮和對企業效益增長最大化”,如果加上“個人財富增長和對企業貢獻最大化”就更全面了。
3、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樣為安全文化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是追求人類的徹底解放,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增長,人的安全、健康、幸福地全面發展當然是安全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4、以發展創新同樣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動力。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六中全會的《決定》,如“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的機制”,都為安全文化發展創新提供了動力。如多數企業都提出:安全是所有人的責任。其實,安全是全社會的責任。在安全生產領域,我國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逐漸明確了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監管主體、服務主體,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機制正在形成。總之,安全文化的發展,必須站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立場上來建立和發展。
(二)安全文化引領煤礦安全管理的途徑眾多安全工作搞得好的企業表明,安全文化的形成有如下幾個途徑:
1、安全文化必須是單位主要領導倡導,單位職工認可,宣傳概括簡潔明了具體,便于職工接受,如“安全是每個人的責任”、“責任制加責任心加基本功就是安全”等。
2、使用那些贊同安全價值觀的人,作為企業用人的一個標準,并與獎勵掛鉤。
3、企業安全文化與企業的短期效益不一致時,要放棄企業的效益,維護企業的安全文化。遇有職工采取了違反企業安全文化的行為卻對企業的效益有利時,這時要毫不猶豫地制止職工的行為,直至開除職工,來弘揚企業倡導的安全文化。
4、樹立踐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先進人物,總結先進事跡,樹立典型,教育群眾,倡導安全文化。對先進人物有條件的話要獎勵和提拔使用,起到示范作用,但先進人物不是完人,注意保護,使用還是量才為用。
5、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隨著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好轉,生產效益的提高,要從多方面提升煤礦從業人員的自信心、自豪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改變煤礦職工的形象。提高煤礦從業人員的工資待遇,特別是一線人員的待遇,促進從業人員的全面發展和文化素質的提升。
做到了以上幾點,時間久了,就可以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先進的安全文化就會煥發出無窮的力量。安全文化大致包含了馬克思主義的普遍性、中華民族的民族性、人類文明的共享性和改革開放的時代性。我們要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依托歷史、立足現實、尊重過去、面向未來、站穩立場,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善待人類文明的一切成果,為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做出貢獻。
作者:劉青云單位:內蒙古煤礦安全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