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管理論文:路面建造質量管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永華單位:邯鄲市交通運輸局公路工程質量監理中心
瀝青混凝土面層平整度的控制
下部基層的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標準會直接影響到面層的鋪筑厚度,基層平整度不好則有可能導致面層攤鋪厚度和碾壓后壓實度不一致等情況,路面在行車受壓后的平整度則極有可能發生變化,造成隱患。同時,在瀝青混凝土碾壓過程中的溫度控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原因在于碾壓溫度過高會引起面層開裂和推移等問題,輕者出現面層平整度的降低,重者則導致路面使用壽命的驟減。而碾壓溫度過低,瀝青混凝土拌和料不易壓實充分,會給施工進程帶來困難。因此,只有在控制好碾壓溫度的情況下,采用合理的碾壓方法才能夠取得比較好的壓實效果,這一點可依據國家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作規定和規范執行并落實得以控制。
處理面層時,解決不好施工接縫的問題對公路路面面層平整度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我們普遍采用針對面層施工接縫問題的解決辦法,在鋪筑結束后定期利用直尺等工具對已碾壓成型并達到規定壓實度的接縫處檢查兩邊的相對平整度,在選擇合格的橫斷面上劃直線,利用割槽機切出一條一定寬度的立茬,剔除接縫部位表面上的大粒徑集料,并及時補充足量的細集料混凝土,在清理好表面殘渣后,待新補細集料混凝土成型后用熨平機作熨平處理,從而面層施工接縫處的平整度問題就得到解決。
水害問題的預控
自然水對公路路面的質量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主要是對路基強度和面層瀝青混凝土性能的破壞。而路面結構對水害的預防主要是避免路面水下滲的問題。在我國,瀝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中經常在雨后會發現面層結構產生坑槽的現象,究其原因在于雨水滲入到路面面層結構中形成一種高溫水,尤其是在行車受壓的狀態下,瀝青面層結構極易從與粗集料粘結的狀態中脫離出來,造成路面面層起皮、剝落等質量問題,反復行車受到荷載作用形成坑槽。
為避免或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在對公路路面瀝青混凝土面層進行施工時可考慮采用一些粘結性能好的瀝青材料或堿性石料,有特殊要求的面層結構如磨耗層可采用玄武巖作為瀝青混凝土拌和料的主集料成分。另外,可以在拌制瀝青混凝土時適當加入一定的礦粉材料,以增大路面面層結構各個成分之間的粘結力。公路路面表層的施工可在設計內容中以防水層設計處理,從而避免自然水給公路路面造成的破壞。
公路路面結構開裂問題的防治與控制
公路路面結構出現裂縫的情況主要包括基礎開裂和面層開裂兩種,我們所討論的防治與控制問題主要是針對非荷載性開裂,屬于公路路面結構裂縫的一種。
1基礎結構裂縫
以水泥類穩定材料為例,水泥類穩定材料產生裂縫的機理為收縮開裂,主要有溫縮和干縮兩種,其共同點在于收縮都與材料含水量和塑性指標相關。因此,在選用水泥類穩定材料時,必須要對施工用材進行含水量測試和塑性指標試驗,以保證控制穩定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適宜的塑性指標參數。
2面層結構裂縫
面層結構發生開裂主要與瀝青材料的品質有直接聯系,屬于非荷載裂縫,是由低溫和反復疲勞所致。對選取瀝青材料的要求是符合一定標準的溫度敏感性和針入度指標,二者之間存在明顯地相互制約性。因此,在選擇路面材料時就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
加強公路路面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
1強化施工階段的現場控制力度
強化路面施工階段的現場控制應重點抓好工序的管理。在施工之前應做好相關工序的技術交底,詳細說明施工工藝、施工流程、施工方案和質量標準等。施工過程中主要做好加強現場工序的分工與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各個工序的流水施工,現場技術管理及負責人員要盡職盡責,將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生產作為責之重點。
2建立并嚴格執行質量與責任管理制度
為了能夠保證質量安全問題,應建立健全各種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制度,嚴格執行和落實。在建立責任落實制度的同時,還需健全有關質量檢查的制度。施工單位自行組織定期的自檢活動,出現施工質量問題責任落實到個人。
3改進保證施工質量的檢測辦法
施工準備階段就需要明確各個施工工序設計要求的技術指標,然后規定有關的檢測辦法以及檢測頻率,尤其是要針對性地加強對施工工藝及流程的控制和檢測。同時,可根據現有條件適當引進相對比較先進的施工和檢測設備,在軟、硬件基礎上提高施工質量水平,力求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立并逐步完善一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檢測保障體系,從而在目的上加強了對施工質量的管理力度。
結語
通過本文以上內容的累述和分析,能夠做好保障公路路面施工質量的工作實屬不易,必須通過對路面的基、面層結構實施預控措施,現場控制把關,加強質量檢測工作,并做到管理制度齊全、執行和落實程度高,才能夠有效保證工程質量,順利完成工程合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