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升級對港口物流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產業升級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廣西臨港產業港口物流勢必在產業升級大背景下進行戰略變革。文中就產業升級對廣西港口物流彈性進行研究并構建以三次產業為自變量、港口物流經濟為因變量的回歸模型,深入探討產業升級對港口物流的影響。課題研究將會給廣西港口物流戰略發展提供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
產業升級;港口物流;彈性
1引言
港口物流對我國港口城市、區域經濟乃至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都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產業升級步伐加快,我國港口物流需重新部署發展戰略。廣西是中國的南大門,廣西港口物流的發展關系著中國與東南亞的國際貿易,因此,本文將研究廣西產業升級對廣西港口物流發展的影響研究,為廣西港口物流發展指明戰略方向。
2產業升級對港口物流影響相關概念及前提假設
2.1相關概念隨著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勢在必行,因此,國內外學者對產業升級研究頗多并形成了不同論點。本文在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將產業升級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業升級的初級階段,主要指經濟總量的增加;第二階段是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化。本課題將結合廣西港口發展規律及特色將產業升級對港口物流影響分兩部分進行分析:第一部分分析經濟總量對港口物流的影響,第二部分分析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對港口物流影響。港口是水陸交通的樞紐,但港口物流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優勢,以先進的軟硬件環境為依托,強化其對港口周邊物流活動的輻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貨、存貨、配貨特長,以臨港產業為基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優化港口資源整合為目標,發展具有涵蓋物流產業鏈所有環節特點的港口綜合服務體系。彈性在數學上的概念是自變量單位增量引起因變量變化的程度。如果用X表示自變量,Y表示因變量,用E表示彈性,那么彈性公式。
2.2研究假設假設1:用廣西生產總值(GDP)來表示經濟總量。假設2:衡量港口物流發展的指標很多,為便于定量分析本文用港口貨物吞吐量表示廣西港口物流的發展。
3產業升級對港口物流的影響研究
3.1廣西經濟總量對港口物流影響研究1978年到1990年廣西以經濟發展為重心,GDP以環比8%的速度穩步向前發展。1991-1995年受國內通貨膨脹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得到15%;1996-200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西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8%的環比增長,2001-2014年廣西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增長;2010年產業升級,經過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經濟運行平穩。廣西港口物流發展迅速,港口貨物吞吐量從1990年的1101萬噸增長到2000年的2917萬噸,基本上是1990的三倍;再到2010年的18575萬噸,相比200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足足增加了6倍;2014年廣西港口貨物吞吐量已經得到30167萬噸。因此,從產業升級的第一層面上來講廣西生產總值對港口物流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甚至可以說經濟發展是港口物流發展的根基。總之,產業升級是港口物流進行變革的催化劑,更是港口物流發展的必備元素。從廣西生產總值增長率可以看到1978-1995年廣西區港口物流發展速度增長率比廣西GDP增長率略高且兩者呈現正相關的關系,但相關系數僅為0.285,GDP對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率影響弱;1996-2014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率略高于GDP增長率,杠桿效應不顯著。杠桿效應不顯著表明GDP對港口物流影響不大,原因有二點:第一,港口物流占國民生產總值份額小,不能全面體現港口物流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第二,港口物流對不同產業影響顯著,但綜合結果不顯著。
3.2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影響研究廣西第一產業1978-1982年略有增高,但隨著經濟水平提高,農業經濟地位下降,從1982年49%的經濟貢獻值下降到2014年的15%。第二產業對經濟總體貢獻值較大,占國民生產總值比例從1978年的34%增加到2011年的48%再到2014年的47%,中間有小幅度波動但大趨勢穩步提升,體現出第二產業經濟支柱的重要地位。第三產業地位逐步提升,1978年第三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25%到2014年的38%。從上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廣西第一產業增長速度緩慢,平均增長速度維持在0.2,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第二產業增長速度與第一產業增長速度趨勢一致但高于第一產業,1994年后第二產業增長速度減慢,但仍維持0.4的發展速度;第三產業發展速度遠超第一產業,略高于第二產業,廣西邁入服務化社會。本文將產業升級定義為產業結構變化,也就是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值定義為產業升級,根據Bell對“后工業時代”的定義,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比值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因此,本文將廣西產業升級分二個階段:1978-1982年廣西產業結構值出現了短暫上升;1983-2014年我國的產業結構值降低,產業日趨合理,第三產業比重持續提升。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基本保持了一致的變化趨勢,1995-2002年和2007-2011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出現了較大波動,2002-2007年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基本持平,2011-2014年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其中第一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在1995-2002年出現了小波動,其他年份均保持0.3的彈性,直到最近2年才出現緩慢上升趨勢;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趨勢基本一致,1996-200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二三次產業對港口彈性分別從4和3下降到1.1和0.4,2002-2007年二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保持不變,2008-2011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二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持續降低,2012年后,經國家宏觀調控二三次產業對港口物流彈性迅速上升,第三產業對港口物流就業彈性總體高于第二產業。因此,發展第三產業對港口物流發展影響深遠。
4產業升級對廣西港口物流影響定量分析
4.1指標選擇本論文選擇廣西生產總值和產業升級兩個代表性指標作為自變量對港口物流進行回歸分析。在構建分析模型時用GDP來表示廣西生產總值;第一產業(農業)對港口物流彈性接近0,因此,用第三產業/第二產業的比值來表示產業升級(TT);用港口貨物吞吐量(Y)表示港口物流。
4.2模型構建回歸模型相關系數為0.983,F值為486.345,顯著性概率0.000,表明回歸極顯著。從回歸模型看出廣西生產總值增加1億元,港口貨物吞吐量將增加1.898萬噸;相反產業升級對港口貨物影響是負面的,也就是說隨著廣西產業升級的推進,臨港業務量將會減少。
5結論
生產總值對港口物流總量影響顯著,隨著廣西生產總值的提升,廣西港口貨物吞吐量總量增長迅速。產業升級對港口貨物吞吐量有負面影響。在研究三次產業結構對港口貨物吞吐量彈性時,三次產業對港口貨物吞吐量均為正數,對港口貨物吞吐量都具有促進作用,但影響差異性較大。因此,產業升級造成的產業結構調整對港口貨物吞吐量影響的不確定可能會降低港口物流需求,從而影響生產總值對港口物流彈性分析。
[參考文獻]
[1]孟慶,趙炳新等.山東省物流業與地區經濟發展及三大產業關系的實證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9,(08):40-44.
[2]趙莉,朱國寧.物流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實證及理論解釋[J].技術經濟,2012,31(01):53-59.
[3]胡磊.產業升級與就業增長的可能性悖論及其解決路徑[J].北方經濟,2010,(2):51-53.
[4]趙鵬飛.我國的產業升級與就業的結構性失衡及其解決路徑[D].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1,25(2):83-87.
作者:王花云 申永輝 黃渝雁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欽州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