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公共管理下高校去行政化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結合新公共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就目前高校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根據上述的新公共管理理論,提出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加快我國高校管理轉型,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實力。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高校轉型;去行政化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對我國高校在新形勢下的管理轉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回歸高校教育教學本質,弱化行政管理色彩成為目前思考的重點。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20世紀70年代引入的新管理理念,被廣泛應用在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對此,本文結合新公共管理理論,就高等院校如何去行政化,實現新形勢下的轉型提出思考。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內涵
20世紀70年代,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開展新公共管理運動,目的是針對現實中的政府管理問題提出一種新理念和新管理模式。而從理論上來看,新公共管理理論是對傳統行政與管理的一種新的解讀。對于新公共管理的內涵,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但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類:①放手給專業的管理者進行管理;②采用并重視企業式的管理風格;③加強政府公共部門內部的競爭;④重視輸出控制;⑤明確的績效標準和措施。
二、目前高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行政化色彩濃厚
由于我國賦予了高校不同職位下的不同行政級別,以此將高校納入到政府管理部門中。如此一來,一方面為高校帶來大量的財政撥款,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使得行政化色彩較為濃厚。
(二)行政權力凌駕于學術權力之上
我國高校在發展中都存在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存在明顯的同質化傾向的機構和職能部門。如在學校層面包括黨委(擴大)會議、校長辦公會議、學術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其中黨委為決策機構,校長辦公會議主要負責管理學術委員。通過這種管理方式,實現“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運行管理機制。但在實際的運行中,我們發現行政部門的權力得到加強,使得學術往往給行政讓道。正是這種行政化的管理體制,使得行政機構已經成為內部資源配置的主要依據,而不是通過學術權力決定學校重要事務。同時在這種行政化體制的運行下,使得高校充斥著官本位思想,讓校園內部開始成為一些干部爭奪名利的重要場所,導致學校想做學問缺乏機會,嚴重制約著我國高校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加快我國高校轉型勢在必行。
三、新公共管理理論下我國高校去行政化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理順高校和政府之間的關系
理順高校和政府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加快我國高校管理改革的重點。在新公共管理理論背景下,一些發達國家對高校的管理主要通過法律和財政的方式來進行,高校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指導者的角色,而不是事無巨細的管理者。因此,筆者認為,要建立現代化的研究型高校,需要從本質上把握并樹立服務型的行政管理觀念,以此取代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同時,在資源配置方面,高校可以引入市場機制,如通過引入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改變過去政府既進行管理,又進行評估的模式;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的自主權,并通過法律和財政手段對高校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引導。另外,政府也應該引入社會參與高校建設的思路,從而讓高校培養的人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二)建立校長遴選競爭機制
從高校內部管理來看,行政化主要表現為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控制和干預。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我們應將校長看成是一個職業經理人,負責對學校日常工作的管理,還需要進行學術研究。由此看出,校長的角色是整個高校轉型的關鍵。因此,校長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學術功底。而構建校長遴選競爭機制,選出具有職業化素質的高校管理者是實行學術治校的關鍵,有利于擺脫行政權力對學術權力的控制和干預。對此,改變過去上級部門委任的方式,實行校長公開聘任制度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是加快我國高校管理轉型的關鍵。為此,高校可以成立由教育主管部門、高校等共同組成的選拔委員會,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拔的方式對校長進行聘任,最后報教育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備案。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結構,政府可發揮主導作用,對高校的人事制度進行調控,從而實現高校的行政與學術權力之間的分離。
四、結語
高校管理轉型關系著我國科研實力水平,也關系到我國未來人才隊伍的培養。因此,結合新公共管理理論,構建更加具有學術活力的高校,是目前解決高校行政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必然對我國高校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侯小波.淺析新公共管理視角下高校去行政化[J].中國輕工教育,2011(6):13-15,22.
[2]金姍姍.高校內部治理碎片化困境及其突破:整體性治理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14(3):36-41.
[3]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論視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3):38-43
作者:邵學 單位:烏蘭察布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