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初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我國醫院經濟管理和成本核算實行時間不長,醫院財務管理理論并沒完全得到統一認可。通過分析我國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發展的概況,發現存在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滯后,成本核算體系不完善,信息網絡建設及信息資源共享水平不高,忽視人力資源成本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結合國情,提出加強領導、更新觀念和全員參與,以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提高成本核算信息化及資源共享水平,嚴格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等應對策略。
關鍵詞:
醫院;成本核算管理;人力資源成本;醫療機構
2014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醫改藍皮書》。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緩解。目前,我國對醫院成本管理并沒有形成統一標準。部分醫院缺少較為完善的成本管理人員,對醫院成本核算管理不夠系統化和全面化,導致資金浪費嚴重,資源分配不合理,直接致使民眾的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無法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本文通過探討我國在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研究歷程和成果,結合當今中國國情及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對醫院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提出初步看法。
一、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發展概況
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是指對醫院在醫療等各類業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耗費進行分類、記錄、歸集、匯總、分配、核算和分析報告,提供相關成本信息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它是醫院管理和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成本核算管理,實現對醫院經營成本的預測、計劃、分解、控制、分析和考核,從而降低醫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提升醫院的發展能力及競爭力,進而起到降低醫療費用、減輕民眾經濟負擔的作用。醫院成本核算起源于20世紀中期的英國,發展于美國。我國醫院成本核算管理起步較晚,大約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我國經濟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后,原衛生部部長錢信忠發表講話——“衛生部門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自此我國醫療機構開始經濟管理改革。但是,這一時期的醫院成本核算研究存在較大局限性,經濟承包、目標管理責任制等粗放型管理模式只追求短期成果而忽視長遠發展,核算也僅局限于傳統會計,缺乏對醫院整體成本核算的綜合性研究,降低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能適應市場競爭。20世紀90年代,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深化衛生制度改革的政策和舉措相繼出臺。
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外醫療機構實行成本核算,我國衛生機構和學者也意識到醫療機構經濟核算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從而開啟了對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長期深入研究。1998年印發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明確提出成本核算的具體內容和方法,標志著醫療機構成本核算正式提出。2001年我國加入WTO,經濟全球化發展影響日趨明顯,經濟秩序等各方面發生變化,醫療衛生行業面臨更多挑戰。200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頒布《關于深化醫療衛生機制改革的意見》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明確提出“定期開展醫療服務成本測算,科學考評醫療服務效率”“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等要求,新醫改開始實行。2010年12月頒布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明確了醫院成本管理要求,規范了核算內容及程序,細化和完善了醫療成本歸集核算體系,從而促使醫院加強自身運營管理,全面提升成本核算和控制水平。隨后,國務院出臺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及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也提出,“強化成本管理,將醫院成本和費用控制納入對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及“醫院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節約運行成本”的要求。隨著醫療衛生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醫院實行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我國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醫院運用經濟學理論管理醫療機構的時間較短,目前仍處于發展完善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階段,對醫院成本已實施了預算和控制,但深度不夠,力度也需加強,在實際實行成本核算管理中仍存在很多問題和難點。
(一)成本核算管理理念滯后,意識淡薄我國現有醫療體系中,公立醫院占大部分。部分醫院對自身市場定位認識不清,競爭意識、管理意識和成本意識模糊,市場競爭的適應能力不足。許多醫院仍然存在重醫療、重服務、重發展、輕管理的現象。有些領導對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這只是財務部門或成本核算部門的事,忽視部門之間的協作,從而淡化成本核算在財務上控制成本的目的。此外,成本核算屬于醫院財務管理中較前沿的模塊,財務人員的知識積累和實踐較為欠缺,醫院員工對成本控制的意識也較薄弱,導致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推進困難。
(二)成本核算體系有待完善我國現有醫院成本核算體系還不完善。許多醫院的成本核算仍處于事后數據整理和歸集階段,數據利用率低,缺乏對成本變化的分析預測控制;醫院業務具有復雜性、特殊性以及醫療成本多樣、多層次的特點,成本核算科目設置不夠科學完整,劃分不夠細化,導致成本會計信息可靠性不足,失去提供管理決策的意義;大部分醫院仍實行部分成本核算,其局限性和不足也日趨明顯。
(三)信息網絡建設及信息資源共享水平不高目前,醫院的信息網絡系統大部分缺乏統一規劃,存在多個系統各自為政,信息平臺重復建設,信息數據缺乏共享的現象,醫院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管理與HIS等各個信息系統融合性不高,數據資源共享能力低,致使信息資源浪費,甚至出現手工核算電腦數據的現象。
(四)忽視人力資源成本傳統的成本管理對人力資源成本重視不足,對人力資源成本核算缺少具體規范。然而,人力資源成本是醫院成本費用的重要內容,在醫院成本中占有相當比重,是醫院成本核算和運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解決我國醫院成本核算管理問題的建議
(一)加強領導、更新觀念和全員參與成本核算管理是一項繁瑣的工作,涉及醫院的方方面面,不僅需要領導重視、財務人員的核算監督,還需要醫院各部門、全體員工的參與配合。因此,要在觀念上與時俱進,各級領導及時更新經濟管理觀念,充分認識成本核算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財務人員要加強學習、強化成本核算意識,提升業務能力;各部門間要加強協作,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效率;同時,加大宣傳,增強全體員工成本意識,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控制成本。
(二)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隨著新醫改的全面施行和醫療市場競爭的加劇,醫院對會計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對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醫院要逐步完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多部門協作的成本核算管理組織;結合自身運營和管理實際,對核算項目進行更詳細的整理劃分;完善成本分析方法,建立適合醫院實際情況的成本分析指標體系,發揮成本核算過程中對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作用;醫院還可以實行全成本核算,采取全成本、全過程的管理方式加強科室成本控制,通過多種方式使醫院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更加科學合理,為醫院管理決策提供更及時、可靠的支持。
(三)提高成本核算信息化及資源共享水平醫院內部專業分工精細,部門分類細化,經濟運行復雜,成本核算繁瑣復雜,數據量龐大,必須依賴現代計算機網絡系統。醫院要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一套適合醫院運行、功能完善、可以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實現醫院財務、成本核算系統與HIS及其他相關信息系統的無縫對接,促進財務數據的及時更新和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成本核算質量和效率,以滿足醫院成本控制和管理決策的要求。
(四)嚴格控制人力資源成本當今的競爭已成為人才競爭,人力資源轉變為核心生產要素。醫院作為知識密集型單位更是如此,人力資源成本在醫院總開支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醫院在廣納各類人才,增強醫院創新力、核心競爭力時,也應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增長,在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避免因為人才的“過量消費”而導致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增加,實現人力成本效益最大化。
四、結語
成本是現代醫院在醫療市場中不斷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核心。醫院通過開展成本核算管理,加強運營管理、挖掘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潛力,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為百姓提供優質、高效、低耗的醫療服務,同時增強醫院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醫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何思忠.醫院成本核算和績效管理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9.
[2]劉君.探索新醫改對醫院成本核算的影響[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12):67-68.
[3]張泥娜.開展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現狀初探[J].財經界,2014,(22):22-23.
[4]馮月萍.新醫改形式下加強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淺見[J].財會月刊,2011,(9):24-25.
[5]董登姣.新醫院財務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2012,(8):48-49.
[6]向宏霞.新制度下的醫院成本管理核算體系的建立和完善[J].當代經濟,2013,(16):48-49.
作者:許申雅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