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些年高等院校針對不同專業的課程綜合實習改革實踐較為普遍,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研究以此為依據,通過對上述課程綜合實習效果進行分析,明確出該綜合性實習課程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方面的提升作用,以期為進一步明確林業院校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改革提供重要的方向。
關鍵詞
林業院校;專業課程綜合實習;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林業院校作為以培養大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學校,在服務國家林業生產、社會生態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不同學者對不同高校不同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改革提出了諸多建議和意見,逐步對專業課程的綜合實習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認知。不同課程結合在一起開展實踐實習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掌握。本研究基于高等院校主要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模式,探索其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以期為進一步實施大學生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改革,提升大學生專業素養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1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研究成果逐年增加
通過對2002-2015年來,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中的文獻進行主題“課程+綜合實習”檢索,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諸多學者對于課程的綜合實習積累了較多的研究文章,特別是近些年不同學者對于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的研究成果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圖1)。
2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效果分析
近些年,國內學者對高校中不同專業不同課程開展的綜合實習進行分析,如生態學[1]、生物學[2]、資源環境[3]、森林防火[3]、土地利用遙感變化檢測[4]等課程。課程綜合實習通常的做法是將同一個班級的不同課程(一般在同一學期學習理論課程),進行資源整合,較好地實現不同課程內容的綜合性、交叉性以及完整性,較好地促進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更好地提升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然而,針對前人有關華南農業大學生態學野外綜合實習的學生問卷調查結果分析[1],發現:如果實習中所開展的教學內容不能以學生需求為主要導向,其效果往往表現較差,同時,如果實習中缺乏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為目的的教學內容,也不能較好地激發其對于綜合專業知識應用方面的興趣,此外,學生在開展綜合實習之前,對于實習內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會對實習效果大打折扣;當然,對于實習成績的評價僅依賴于老師單方面評價以及結果評價,尚缺乏同學們相互評價以及過程評價等,均會對綜合實習結果產生不利的影響。由于專業課程的教學安排往往在大學生學習完基礎課程、通識課程的基礎上,因此,專業課程綜合實習如果僅是某幾門課程的簡單綜合或者簡單混合,并不能對學生的專業素養能力提升具有任何意義或者效果。就植物保護專業而言,新疆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農業院校開展了“普通植物病理學”與“普通昆蟲學”的綜合實習實踐教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5]。塔里木大學則開展了“農業植物病理學”與“農業昆蟲學”的綜合實習實踐教學活動,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6]。上述綜合實習實踐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現實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更好地促進其走向社會,更好地提升就業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具有不同學科專業背景任課教師的綜合能力,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也有助于提升學校在實踐基地等地方的形象。
3專業課程綜合實習對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大學生作為國家的重要人力資源,在促進社會發展和經濟增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的重要機構,教師作為重要的培養主體,在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著國內各大高校所開展的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改革,有力地提升了大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好地促進了大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當然,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又對其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程知識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以我校植物保護專業學生所開展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研究項目來看,不僅不會對其課程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反而更好地激發了其對植物病理學相關知識的興趣,促進了其對于后續課程的學習效果。由于專業課程綜合實習一般以相同學科、相近方向課程為主,這就較好地實現了相近課程的交叉,較好地促進了相關科研內容的相互結合,有助于開展后續科研工作。然而,現實情況是,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結束后,學生提交相關的實習報告,教師評定成績,該課程結束。作為一門具有較多相關理論課程知識點結合在一起的重要實習課程,針對實際生產上存在的問題,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尚缺乏進一步的科學研究,針對在實際生產上所發現的問題,也缺乏必要的科研、教學經費支撐,嚴重制約了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開展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改革建設過程中,如何以提升大學生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為主要導向,如何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業能力的培養,進而較好地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素養提升,仍然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高校迫切解決的問題。
4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的改革方向
近些年諸多高校對于專業課程綜合實習開展了較多的實踐教學活動,已經取得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在改革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1)尚未建立以學生需求為主要導向的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模式,從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角度來看,仍然缺乏學生的廣泛參與。(2)尚未確立以個性化教學為主要模式的專業課程綜合實習模式,依然按照平均分配的制度對教學時間、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分割,嚴重地破壞了學生對于個性化需求方面的要求。(3)尚未建立以“老師評價+學生互評”為主要評價模式、以“實習過程+實習報告”為主要評級標準的評價體系,嚴重地影響著學生開展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的積極性。(4)尚未開展對于專業課程綜合實習結束后,就在實習過程中所發現問題開展科研、教學經費資助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方面的實踐,嚴重地制約著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建議從“學生需求”“個性化教學模式”“評價標準制訂和完善”以及“大學生科技創新”等角度開展相關的教學改革實踐工作,以期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專業素養能力和科學研究水平,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水平。
參考文獻
[1]趙本良,章家恩,孔旭暉,秦鐘.基于問卷調查的“生態學野外綜合實習”課程建設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5(2):93-96.
[2]楊文權,寇建村,慕小倩.高等院校生物學綜合實習課程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J].生物學雜志,2015(3):96-99.
[3]王數,李保國,呂貽忠,張洪軍,郭淑媛,王國安,等“.資源環境野外綜合實習”課程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4(1):63-66.
[4]李剛,潘勵,潘斌.土地利用遙感變化檢測綜合實習課程的建設與創新[J].測繪科學,2014(5):161-164.
[5]王麗麗,日孜旺古麗•蘇皮,李克梅,趙莉“.普通植物病理學”與“普通昆蟲學”課程聯合實習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2(36):17948-17949.
[6]姚永生,馮宏祖,王蘭.植物保護專業課程教學實習模式創新與實踐———以“農業昆蟲學”和“農業植物病理學”聯合教學實習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08(2):47-49.
作者:韓長志 楊斌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云南省森林災害預警與控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