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機電工程管線布置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簡述了建筑機電工程管線布置綜合實施的重要性,根據管線布置綜合實施技術的原則,闡述了實際工程中,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的流程及需要細化的工作,旨在提高機電安裝的質量。
關鍵詞:
機電設備,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建筑行業的不斷進步,高層、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建筑物不斷興起,建筑物內的功能設施也不斷完善和加強。在具體施工時,經常會遇到各種管線交叉的情況,為以后的檢查和維修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根據上述問題,提出一些管線安裝避讓原則,為以后相關的工程應用提供有效的參考。
1管線綜合實施概述
1.1管線實施的重要性在現代建筑中,機電設備越來越多樣化、復雜化、功能化,包含的機電設備等也越來越多,如水管、電路、風機、強弱電設備等[1-4]。由于這些設備的存在,導致建筑中管線極為密集、交叉頻繁。在對管線進行修整時,經常遇到修錯的情況,并且嚴重影響機電設備安裝的外觀質量和使用功能。因此在施工時,應參考設計圖紙,結合現場施工情況,這對工程施工質量和后期的正常使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2管線綜合實施的要點在綜合管線實施前,各專業施工人員必須充分理解設計圖紙中的內容,掌握各管線施工的工藝流程,管線的走向和設備的安裝位置等[5-7]。參照設計圖紙,在施工現場測量梁柱位置及尺寸,并結合現場施工圖和實際施工后的構件尺寸,展開綜合管線實施工作。在對圖紙進行評審時,記錄設計不完善、管線位置不明確和標識不清晰的地方;并通過多種形式:現場勘查、技術交底、技術答疑單、技術回復單、項目例會、廠家技術人員現場服務、相關專家現場交流等,與相關專業及時、認真的進行溝通,以避免錯誤施工而導致不良后果[8]。
2管線布置綜合實施技術的原則
結合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并根據業主和設計方對各功能區的標高要求,使用計算機技術規劃出各功能區的管線布置基本框架。同時確定該區域各管線的排列,其中管線的排列應遵循:定位、有序、避免交叉和穿梁四個原則。1)管線定位應遵循先大后小、先繁后簡、先重點后次要、先主后分、先風后水再電、先無壓后有壓的原則。各類管線施工時,要求其走向一致,管線安裝采用同一個安裝標準進行安裝;同類管線應集中布置,按照規范和設計要求對需要加設支座的管線安裝支座,并將可共同使用支座的管線進行歸并,減小支座空間占用率。2)管線有序的排列有利于管道、閥門、結構保溫層和風管等的安裝和檢修。其中管線的排列應符合“通風管在上,水管在下”“保溫管在上,普通管在下”和“冷水管在左、熱水管在右”的原則。3)管線避免交叉是將各種管線盡量避開,減少其交叉節點。若管線交叉時,應符合“電讓水、水讓風、分讓主、小讓大、有壓讓無壓、常溫讓高溫(低溫)、一般讓特種、低造價讓高造價”等的原則。電讓水是由于低壓電路管線彎起時造成的隱患低于水管;水讓風是由于通風管道直徑較大,而水管則較細,彎起時水管操作難度低;有壓讓無壓是由于無壓力水管道彎起時排水困難,容易造成堵塞;其他原則均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才出現上述原則。4)管線穿梁是在不影響結構安全下,增加室內使用高度,并且管線穿梁還具有受外界干擾小、美觀等優點。
3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流程及需細化的工作
在運用綜合平衡技術布置管線時,需要在以下方面予以強化:1)詳細收集與布置相關工作的資料,主要包括設計規范、設計圖紙、質量檢測標準、施工圖紙、施工材料以及機械設備參數資料等。2)對管線布置工作進行初步現場準備,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好后續結構需要的預留孔洞測量工作。3)結合現場測量和準備情況,需要對施工手冊、管線布局等進行細化,確保后續綜合布置工作有明確的操作指導。4)在完成施工驗收、機電設計后,根據其實際執行的規范進行管線綜合布置。在這個過程中,務必確保管線走線合理、孔洞布置有序,避免管線交錯混亂。5)在深化設計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后續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另一方面要考慮到后續維修、改良是否具備可操作性。因此,尤其需要注意合理設置閥門、開關。6)為了不破壞裝飾區域的美觀及使用效果,需要合理布置機電標高。7)在對設備末端進行配置時,需要與整體裝飾效果相匹配。8)為了提高對施工的指導價值,需要對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精確踏勘,確保相關指標、參數的準確度。9)需要加強業主要求、設計修改程序以及參數修改資料等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和管理,以便做好審批和改進,盡量避免返工。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流程如圖1所示。
4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的應用實例
以D酒店為例,其管線綜合布置中涉及弱電、通風空調、消防以及給排水等專業,同時需要布置線槽、消防水管、給排水管道、風管等管線。在進行綜合布置時,需要對機房、豎井以及走廊等部位進行重點關注。接下來,將以D酒店走廊為例,對如何運用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進行分析。工程概況:D酒店位于上海世博村某大廈第9層,該層高3100mm,梁底標高2560mm。根據業主要求,需要將走廊凈寬控制為1600mm,走廊中部標高控制為2300mm。在進行機電設計時,該走廊將安置噴淋總管DN150、熱水管DN70冷水管DN70各一路、弱電架橋150mm×100mm及200mm×150mm各一路、強電橋架200mm×150mm一路。如圖2所示,原管線布置符合走廊寬度和高度控制要求,然而沒有預留足夠的檢修通道,也沒有足夠的維修空間,這可能對業主使用帶來不便,并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如圖3所示,改進后的布置圖充分進行穿梁布置,將噴淋管道DN150(其管徑最大)作穿梁處理;同時,將所有弱電橋架布置成梯形,從而在提升局部吊頂的同時降低空間占用率。按照該方案,業主要求得到滿足,檢修、維修空間也得以預留,因而相對原布置更優。
5管線布置綜合設計
5.1管線安裝沖突的解決方式及安裝后復核1)管線安裝后沖突的解決方式。當管線安裝時各管線出現沖突,應采用低等級管線避讓高等級管線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安裝管線前,可采用二維CAD圖和BIM設計進行對比,避免出現水平或垂直方向中的沖突,并對設計中已經沖突的管線進行整合、排解。2)管線安裝后的復核。當各機電專業工程中的管線安裝施工、沖突避讓后,應對安裝后的管線和安裝支架進行覆蓋等,以免影響結構裝飾工作的進行。對嚴重影響結構美觀和裝飾的管線或支架,應對存在問題的部位再次進行協調和平衡處理,確定處理后的管線對結構美觀和裝飾無較大影響后,對其進行驗收。
5.2管線綜合平衡圖的實施1)當設計單位將設計圖紙交付給施工單位后,施工單位應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再審核和再優化設計,并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對施工工藝、施工設備、原材料的選用等進行確認。安裝施工單位除對管線進行施工和管理外,還應對管線的支架施工等進行施工和管理。2)在對機電設備安裝前,應先對機電設備的管線施工進行平衡施工交底。在機電設備管線安裝時應綜合施工,所有設備及管線的放線等分配、管線水平與垂直交叉的銜接定位、管線與設備的銜接定位、管線穿梁與穿板位置的定位等,均應在管線綜合施工前完成。3)管線安裝時,施工單位應做好管線安裝順序的綜合平衡。施工時,根據設計圖紙出具機電設備管線之間的綜合平衡圖,并編制相關施工順序邏輯圖,作為施工時的參考和依據。4)管線綜合實施時,采用新型組合支架,組合支架可承擔各路管線的架起工作,將管線安裝的綜合平衡效果達到最佳。5)當施工過程中遇到管線重疊或交叉等情況時,應根據“三級整合排序邏輯”的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后再確定哪一種管線應置于底層或置于外層等。必要時應對管線的安裝路徑進行調整,但特殊管線安裝路徑需要調整時,應與設計單位進行協商處理,如蒸汽管、排水管和通風管等。安裝前也可用BIM對管線綜合平衡圖進行檢查。6)管線安裝完成后還應檢查所安裝的管線是否對建筑物的外觀和裝飾造成影響。通過對上述管線安裝中應注意的地方進行研究,得到管線綜合施工的設計原則,為以后管線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同樣問題的類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祝赟.民用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管線布置綜合平衡技術[J].施工技術,2011(17):105-107.
[2]楊彥.地鐵管線綜合吊架優化設計及安裝技術[J].鐵道建筑技術,2013(S1):253-256.
[3]陳艷娟.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綜合管線平衡技術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19):383.
[4]朱正.建筑機電設備安裝中管線綜合平衡技術要點[J].安裝,2014(1):50-52.
[5]廖遠標.機電工程管線安裝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4(10):68,70.
[6]蒲紅梅,嚴偉民.建筑電氣管線安裝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32):116-117.
[7]劉鑫銘.大型公共建筑機電安裝管線綜合布置應用[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21-22.
[8]諶建剛.高層建筑管線安裝監理的探討[J].建設監理,2002(5):46-47.
作者:陳曉東 單位:山西太鋼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