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分析范文

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分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工程教育體系改革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等工程教育界掀起了回歸工程本位的浪潮。美國工程教育學會在1994年發表了《面對變化世界的工程教育》的報告,提出“工程教育回歸”口號,要求工程教育必須改革以適應社會的需求,重視工程實際以及工程知識的系統性。“工程化”是一種全新的視角,意味著在審視工程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時,用工程實踐活動的本質和特點來對其進行衡量、要求和評價。從這個視角出發來重新認識和思考工程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課程設置,會得到許多有異于傳統課程模式的新啟示,幫助我們拓寬和創新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選擇路徑。

一、現行高等工程教育課程體系面臨的問題

課程是大學培養人才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目標實現的手段。課程設置是根據特定的教育培養目標,組織和編排課程的系統化過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觀的決定和制約[1]。課程設置是由某種預定的課程內容和知識進程所構成教學集合。當代高等工程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集綜合的知識背景、整體性的思維方式、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于一身的工程師。這一目標決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課程設置必須與社會工程實際需求相契合,以保證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正如布魯貝克所說:“由于高等教育越來越被指望能運用高深學問去解決社會問題,因此,決定課程結構的應該是應用型學科而不是傳統學科。”因此,不能忽略的是在課程設置時應圍繞一定的培養目標,按照一定的設置原則進行。但是,當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無視大工程觀的實踐特點,忽視綜合性與實踐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課程安排缺乏創意、課程內容缺乏綜合性。在以往的工程專業教育中割裂了知識的整體性,這就使得高等工程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也打上了過分專業化的烙印。不注意學科、專業之間的聯系溝通,造成我國高等工程教育長期以來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狹窄于技術”和“技術上狹窄”的困境,而高等工程教育課程改革方向不僅要求將各種有關技術學科進行整合,而且這種整合必須在政治、經濟、人文、環境、法律等“大工程教育”系統中進行。通過更加綜合化的課程來實現工程本身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反觀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課程建設,盡管改革已經進行了20余年,但至今仍未解決課程體系中存在的根本問題。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受前蘇聯教育模式及課程價值觀的影響,習慣于按照人類的學科體系從系統性和科學性出發組織課程及內容,而較少從人的認識過程的實際需求和任務出發進行考慮。這就造成原有的課程體系基本沒有改變,依然維持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順序的三階段模式。從方法論上講,工程教育的理論課程教學與實踐課程教學如何進行,理論課與實踐課、基礎課與專業課的設置順序如何安排,都是工程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實際的問題。茅以升先生的“習而學”教學模式,是一種有異于人們慣常思維的課程設計思想,即主張:為了遵從工程教學的特性,實踐教學可以放在理論教學的前面,專業課程也可以在基礎課程前面設置。它的精髓在于理論與實際的緊密結合,其本質特征是強調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化。先習后學,再習再學,實習與理論相結合。傳統的課程設置相對獨立,綜合性課程非常少,課程建設和課程改革一般都在各門課程的內部進行,學科壁壘依舊牢不可破。所謂系列課程和課程群建設還只是把相關的課程機械地組合在一起,并未真正地建立起課程間的聯系,更談不上通過整合教學內容形成新的課程。要解決這一問題,現代工程教育的課程設置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打破學科壁壘,把被學科割裂開來的工程再還原為一個整體,為學生提供綜合的知識背景,以利于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

(2)重理論、輕工程。與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工程教育相比,我國高校普遍缺乏與工業界的緊密聯系,而且這個“先天不足”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高等工程教育過于重視課堂教學,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正確性與嚴密性而忽視工程技能的培訓,造成“工程化”不足,嚴重影響了教學實驗、生產實習與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僅僅被認為是理論學習的附屬品,實行“彈性”學時,教學時間經常被削減、擠占和挪用。這種重“學”輕“術”的現象導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差,而且更嚴重的后果是使學生越來越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獨立思考和提出不同見解的能力,與創新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2]。

(3)教學評價的指針失衡。當前,國家對高校水平的評價,不是依據學校的層次和定位,而是用硬性統一的標準,這對高校的課程建設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很多教師不重視自身授課質量的精雕細琢,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出科研成果上。

二、面向工程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目標

世界各國課程體系改革的主要趨勢是課程的多樣化、綜合化、實用化、現代化、個性化等。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體系既要體現高等工程教育的一般需求,又要反映不同專業的特殊需求,既要體現統一性,又要反映出多樣性,既要體現社會的需求、學科體系,又要反映學生的特點(個人的價值取向)。確立培養目標就明確了課程的內容與結構,決定了高等工程教育課程設置必須與社會工程實際需求相契合,以保證課程的綜合性與實踐性。高等工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高等工程教育目的的體現,具體落實在專業培養目標之中,是人才定向、課程調整的重要杠桿。在以專業來培養人才的模式下,高等工程教育課程體系主要體現在專業培養計劃和方案中。對任何專業來講,培養目標是隨著不同時期的要求和社會的發展而變化的,要求有與之對應的課程結構,且該課程結構應能全面體現培養方案所要求實現的培養目標和宗旨,并能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課程體系。針對當前高等工程教育課程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新的設置方案須注意課程體系的綜合性、實踐性、應用性,要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知識獲取與應用知識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能力培養體系,以及一個有利于養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心素質的素質教育平臺。

三、面向工程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這里僅基于面向全面工程教育對課程體系的改革做初步探索。

(1)課程內容需以全面工程教育理念設置。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必須明確高等工程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本身是關于科學知識及技術的開發應用,是滿足社會需求的一種創造性的實踐,工程教育就意味著實踐教育。世界上眾多高等工程教育者提出“回歸工程實踐”,強調“實踐才是工程專業的根本”,這就要求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更加重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高等工程教育不應該過分強調基本理論知識的學習,避免在理論課方面求全求深,而應重視工程實踐課程,加強理論課與實踐課的融合,改變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局面。促成理論課與實踐課之間相互支持、相互促進,要將“階梯型”課程結構改變為“滲透型”課程結構。所謂“滲透型”課程結構,就是指理論課程教學中滲透進實踐內容,將實踐環節融入到理論課程中去。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傳授中緊密聯系實際工作案例,安排定向的專業實踐活動,使學生所學的知識真正能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強調實踐就是要讓學生盡可能地獲得從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經驗,多參與實踐活動,保證實踐課程的質量。

(2)加強高等工程教育的課程實踐化。高等工程教育必須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這是保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此,在課程體系的構建中,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教育教學與社會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內容與形式。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的統籌規劃,完善專業實踐、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訓練性實踐教學體系。加大專業實踐教學創新改革的力度,加強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及課程設計等在課程體系中的比例,樹立設計在工程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在實踐教學環節中,要嚴格規范考核管理,提高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實習、社會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效率。畢業設計(論文)應著重于加強現代設計思想、方法和創造能力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工程設計的能力;課程設計等設計教育應著力于培養學生掌握設計的方法及分工協作的精神,活化所學知識,使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動手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創新品質、自學能力等真正落到實處。同時,為保證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能直接深入企業進行工程技術實踐,學校要努力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與相關企業的穩定聯系。

(3)堅持走產學研合作的路子,在教學活動中引入研究性活動和生產性勞動,或者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研究過程中去,或者使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交替進行。加速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向知識的應用者,甚至向知識的創造者過渡。此外,產學研結合的工程實踐、實習或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監控也非常重要。高校主要應從三方面著手:①利用現代通信工具,學生按時向學校指導工作組匯報學習、生活情況;②實踐、實習或畢業設計結束后,企業指導教師給學生寫出全面的書面評議意見;③實踐、實習或畢業設計,由學校統一組織面試或答辯驗收,企業指導教師可以參加。

(4)建立有效的工程教學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是評估工作賴以開展的工具,它是工程教育建設的“指揮棒”,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工程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包括對目標體系的評價、對計劃的評價、對課程教學標準的評價、對教材在推進學生學習方面價值的評價等。除此之外,教學評價還應有寬廣的時空觀。從空間看,評價著重于課堂內和學校內的教學活動,特別是社會實踐活動應占一定比例;從時間看,應打破固定不變的課程順序、課時編制。要強調經典知識與社會現實緊密聯系,課以外的活動(隱性課程)也應進入評價范圍,擺脫“技術上狹窄的工程教育”的局面。教學評價體系涉及領域多、操作復雜、評價難度較大。但只要遵循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的原則;遵循定量和定性相結合,評價指標盡可能量化的原則;遵循可行性、簡潔性和易于操作的原則,就可以解決過去的高等工程教育評價欠缺的問題。隨著工程教育的改革,課程評價應該從過去單一的評價學生學業成就向對創新人才綜合素質的評價轉變,包括對個體的發展、創新精神、創新思維,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評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天天综合天天色|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国产孕妇孕交一级毛片| 777xxxxx欧美|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最新中文字幕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大屁股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99热99re| 女人让男人免费桶爽30分钟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网|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狼人久蕉在线播放|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免费在线看|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j8又粗又长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日本三级黄视频|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xxxxbbbb|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第1页-浮力影院|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真实乱了全集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