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關懷對晚期胃癌患者生活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對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70例晚期胃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給予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干預。干預2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疼痛情況、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2周后,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VAS)均低于干預前(P<0.05),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4.29%)顯著高于對照組(77.15%)(P<0.05)。結論:對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疼痛護理和臨床關懷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況,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晚期胃癌;疼痛護理;臨終關懷;生活質量;滿意度;疼痛程度
胃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生活壓力及飲食不節等因素相關。隨著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飲食習慣和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同時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導致我國胃癌發病率不斷升高。該病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且早期癥狀不明顯,確診時多發展至中晚期,預后質量不佳,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晚期胃癌患者5年內生存率僅為36%左右,臨床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由于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較為明顯,且伴有明顯痛感,患者生活質量普遍較低。目前醫療體系日漸重視人性關懷,針對晚期胃癌患者給予臨終關懷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2]。本文旨在分析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49~69歲,平均(59.33±3.71)歲;疾病分期:Ⅲ期11例,Ⅳ期24例。觀察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48~69歲,平均(58.72±3.88)歲;疾病分期:Ⅲ期13例,Ⅳ期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護理方法
2.1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指導患者參與放化療治療,詳細說明治療過程及目的,記錄患者病情,規范書寫護理記錄,并指導患者遵醫囑服用止痛藥物,對患者及家屬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干預2周。
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干預基礎上進行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干預。①疼痛護理:對重度疼痛患者給予持續靜脈給藥,同時配合開展治療性觸摸。引導患者仰臥,護理人員用拇指指腹由患者季肋部向腋前部進行按摩,動作輕柔,每次3min;隨后引導患者翻身,護理人員對其背部進行按摩,持續5min。了解患者喜好,為其播放舒緩的音樂,轉移注意力。②臨終關懷: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正確的生死觀教育,遵照“森田療法”中“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原則,指導患者正視自身疾病,消除其對死亡的恐懼和過度關注。護理人員應強化日常護理,定時清除患者口腔中的異物,遵照患者喜好制訂飲食計劃,少食多餐,在保證營養供給充足的同時,避免對胃部造成強烈刺激。開展敘事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交談,引導患者傾訴、表達情緒,幫助患者進行情感宣泄。干預2周。
3療效觀察
3.1觀察指標
①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疼痛程度,滿分為10分,0分代表無痛感,10分表示疼痛無法忍受[3]。②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OL)進行評估,量表內容包括食欲、失眠、疼痛、精神狀態、疲乏程度、家人理解與配合、自身對癌癥認知、日常生活情況、對治療的態度、治療不良反應及面部表情,滿分6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佳,分值低于20分為生活質量極差[4]。③滿意度評估:采用我院自制滿意度量表進行評估,包括服務態度、恐懼死亡情況處理、日常宣講等內容,分值0~100分,不滿意:70分以下;滿意:71~90分;非常滿意:91分以上。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滿意之和。
3.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結果
(1)VAS評分、QOL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VAS評分、QOL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VAS評分低于干預前,QOL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4討論
胃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腫瘤,早期確診率不高,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發展至中晚期。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較短,且伴有嚴重的并發癥,癌痛較為常見,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壓力,生活質量普遍較低。目前護理工作注重人性化關懷,針對晚期胃癌患者提倡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緩解其痛苦程度,其中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作用明顯[5-6]。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QOL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護理方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體原因分析如下:疼痛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況,癌痛是影響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原因,常規護理采取止痛藥物進行鎮痛,但對痛感劇烈患者效果并不理想;疼痛護理則是持續給予患者止痛藥物,并配合有效按摩和音樂止痛。按摩可釋放患者的心理壓力,放松肌肉,進而緩解由于過度緊張造成的肌肉酸痛;音樂可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安撫患者緊張情緒,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和精神壓力,緩解患者痛感[7]。臨終關懷遵照人性化要求,對患者進行正確的生死觀教育,引導患者以順其自然的態度過好當下生活,緩解其恐懼死亡的心理,同時強化基礎護理,認真聽取患者傾訴,緩解患者負性情緒,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我國臨終關懷研究起步較晚,專業知識尚有不足[9]。王楠等[8]研究表明臨終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癌癥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表明,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護理干預后,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均有較大提高。綜上所述,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疼痛護理和臨床關懷,可改善患者疼痛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雙玉,葉海波,鄭曉麗.臨終關懷護理干預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5):786-788.
[2]鮑素輝.臨終關懷護理對晚期胃癌患者治療方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3):495-497.
[3]趙舞陽,王玉梅,崔檬,等.基于姑息預后指數(PPI)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7,34(6):900-903.
[4]陳博,李坪戀,張瑩,等.老年惡性腫瘤患者臨終關懷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7,30(5):364-367.
[5]寧陽輝.晚期癌癥患者優質護理中臨終關懷的實施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7,24(7):72-74.
[6]顏清.臨終關懷與護理對晚期卵巢癌伴惡性腹水患者的生存質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8,25(2):73-74.
[7]閆紅東,閆敏.晚期胃癌疼痛護理和臨終關懷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9):372.
[8]王楠,馮維華,邱亞平,等.臨終護理干預對晚期肺癌患者家屬心理應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9):117-120.
[9]高暢,姚彌,胡琳,等.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臨終關懷的文獻計量學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34):4237-4241.
作者:王春慧 賈芳芳 岳冬麗 單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