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感染管理對針灸感染的預防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在針灸治療中造成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對220例患者及8名針灸醫師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總結分析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提出臨床預防和控制措施,并評價效果。結果:造成醫院感染的15例患者病因非單一因素,“手衛生依從性低”造成醫院感染者11例,“診療用具消毒殺菌不到位”造成醫院感染者8例,“針灸師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缺乏”造成醫院感染者10例,“醫療廢棄物處置不當”造成醫院感染者5例,“環境或空氣污染”等外部因素造成醫院感染者4例。對15例醫院感染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率86.67%。結論:針灸治療過程中醫院感染發生率高,通過完善制度流程、規范消毒滅菌操作等,將醫院感染發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證患者在針灸治療過程中的安全。
【關鍵詞】醫院感染;針灸治療;管理;預防;控制
針灸治療過程中針灸針需要刺入體內,穿過皮膚及皮下組織,本質上屬于侵入性有創操作,在無菌操作不到位的情況下容易造成針刺部位感染,引起并發癥,因此針灸治療過程中對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不容忽視,針灸科也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1]。由于針灸治療涉及醫師、護患及器具等,導致發生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分析這些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醫院感染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本文通過樣本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在針灸治療中發生醫院感染患者的感染原因進行總結分析,據此提出預防和控制措施,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醫院針灸科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220例,其中男140例,女80例;年齡22~65歲,平均(42.44±4.24)歲。針灸科針灸醫師8例,年齡20~30歲2例,30~50歲6例;中專2例,大學(含大專)5例。
1.2納入標準
①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相關標準[3],并經醫院會診后確診。②患者病史及感染情況有完整詳細的記錄;③血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無異常;④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患有重大傳染病者。
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分析法對患者臨床資料及針灸醫師操作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患者個人一般情況、家族史、疾病史;診療情況;感染情況:包括感染部位、感染程度、感染時間、感染部位病原菌及感染處理情況;對發生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后,采取針對性的處置措施,并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
3結果
3.1觀察指標
總結在針灸治療過程中發生院內感染的原因。
3.2滿意度評定
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發生感染患者的感染治療滿意度進行評價。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差,并計算滿意率。
3.3結果分析
(1)針灸過程中出現醫院感染的情況針灸治療過程中發生醫院感染15例,占全部患者的6.82%。(2)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造成醫院感染的15例患者病因非單一因素,“手衛生依從性低”造成醫院感染者11例,占全部醫院感染原因的73.33%,為第1位;“診療用具消毒殺菌不到位”造成醫院感染者8例,占53.33%;“針灸師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缺乏”造成醫院感染者10例,占66.67%;“醫療廢棄物處置不當”造成醫院感染者5例,占33.33%。“環境或空氣污染”等外部因素造成醫院感染者4例,占26.67%。見表1。(3)感染處理滿意度對15例針灸過程中造成醫院感染的患者進行處理后,均恢復并出院。出院前對15例患者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情況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全部回收。結果非常滿意7例,滿意6例,一般1例,不滿意1例,滿意率86.67%。
4討論
4.1針灸治療中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發現“手衛生依從性差”是發生醫院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占所有原因的73.33%。針灸醫師對手衛生重要性認識不夠,不嚴格執行規范性手衛生消毒,間接導致患者對手衛生依從性差[4]。“針灸醫師感染防控知識缺乏”也是造成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占66.67%。醫院感染的實質就是細菌感染,細菌感染防范既是醫師的職業素養,也是對患者負責[5]。然而一些針灸醫師不重視無菌操作,或習慣性用手接觸針刺部位,以致發生交叉感染。隨著針灸診療被社會廣泛推廣,有關因診療用具消毒滅菌不到位,導致醫院感染發生的現象近年來有增長趨勢。
4.2針灸治療過程中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1)從制度及意識層面加強在針灸治療過程中對醫院感染的防范一是出臺或完善針灸科醫院感染的管理制度、崗位職責及規范化操作流程,科室有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管理小組,每月對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措施自查,特別要將針灸科納入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范圍內,作為醫院感染管理科監控的重點科室加以管理。二是加強針灸科醫療環境及醫務人員管理,清潔區、污染區區分明確,標志清楚,布巾、地巾區分使用,用后清潔消毒,懸掛晾干,保持干燥;醫務人員進行無菌操作時應穿工作衣、戴口罩,進行侵入性操作時,皮膚消毒方法正確,消毒液的使用符合要求,無菌物品存放柜應每日保持清潔,定期檢查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并在有效期內使用,無菌包一經打開,使用時間不超過4h。三是從針灸操作過程中導致感染的原因看,無論是手衛生,還是醫院感染知識缺乏,或針灸用具消毒滅菌不到位等,其本質上均是個人認識問題[6]。因此醫院層面要從培訓、考核及獎懲角度強化針灸科工作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加強針灸科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原因等認識,強化無菌觀念和規范消毒滅菌概念,將西醫關于醫院感染防控的理念認識與中醫針灸結合起來,引導和督促針灸科醫務人員按照西醫的防范思路操作。醫院將針灸治療中發生的感染事件與針灸科醫務人員考核、獎懲掛鉤,從利益角度引導針灸醫師加強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自覺性。(2)規范洗手,加強針灸用具的消毒滅菌洗手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手段。醫院應嚴格執行《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配備流動水洗手設施和干手設施,在洗手池附近懸掛醒目的洗手六步法圖示,督促醫務人員規范性洗手。在診療桌、床頭柜、治療車等使用率高的地方分別放置快速手消毒劑。相關器具和物品必須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滅菌”,一次性針灸針不得重復使用,檢查其有效期,過期不得使用[7]。可重復使用的針具(梅花針、三棱針、毫針、耳針等)也要做到“一人一針用一滅菌”,使用后的針具按照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要求清洗、消毒、滅菌。碘伏、酒精等消毒劑密閉保存,并標注開啟日期,在有效期內使用。(3)加強醫療廢棄物的管理一次性針灸針、注射針頭、玻璃安瓿用后按損傷性醫療廢物處理,放入利器盒內;將使用過的棉球、一次性注射器等按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放入黃色塑料專用袋,統一由專人按規定送醫療廢棄物暫存點集中焚燒。
參考文獻
[1]鄭先春.針灸科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J].湖北中醫雜志,2015,37(5):69-70.
[2]文芳.針灸科醫院感染控制的目標性管理[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z1):308-3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J].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4]王曉青,沈莉.關于針灸繼發感染病例的研究進展[J].中國針灸,2015,35(12):1319-1322.
[5]宋奎云.針灸加穴位注射治療慢性非感染性腹瀉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5,30(8):1713-1714.
[6]宋光芬.淺談針灸治療中存在的醫院感染問題及對策[J].西部中醫藥,2015,28(3):73-74.
[7]龐貞蘭.針灸致醫院感染管理研究現狀[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8):178-179.
作者:尉永紅 單位:山西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