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消毒供應中快速生物監測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生物監測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基線期為2016年1月—6月期間我院消毒供應中心所用的快速生物監測技術(3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包);試驗期為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間消毒供應中心使用的快速生物監測(1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包)。對兩期器械周轉情況、生物監測陽性率、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進行對比。結果試驗期急診植入物器械周轉時間為(3.08±0.26)h,非急診置入物器械周轉時間為(3.41±0.40)h,均明顯較基線期短;試驗組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為(5.03±0.71)h,較基線期少(P<0.05);基線期與試驗期的生物監測陽性率分別為0.02%與0.01%,組間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快速生物監測可以加快器械周轉率,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控制召回成本,有顯著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消毒供應中心;快速生物監測;器械周轉;生物監測陽性
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主要負責的工作為對醫院反復使用的器械與工具等展開滅菌處理,將患者感染的風險降低[1]。該科室的工作質量可以在絕大程度上將醫院手術工作與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升,避免細菌危害患者的機體健康,影響對疾病的治療[2]。本文為了分析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快速生物監測的效果,特抽選不同時間段的生物監測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選2016年1月—6月本院消毒供應中心所使用的3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測試包作為基線期(總循環次數為1000次);并且將2016年7月—2017年1月所使用的1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測試包作為試驗期(總循環次數為970次)。
1.2方法
在滅菌器同一位置放置基線期和試驗期的生物綜合挑戰測試包,將3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包應用于基線期,結束滅菌循環以后將指示劑安瓿瓶擠破,在290閱讀器當中放置另一支批號相同但未經滅菌的對照管,3h以后觀察結果;試驗期采用1h快速生物綜合挑戰包,選取相同批號對照管在490閱讀器當中放置,1h以后觀察結果。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統計基線期和試驗期器械周轉情況。器械周轉時間為清洗器械、包裝器械、器械滅菌、發放器械、檢查器械的總用時,將兩期當中急診植入物器械與非急診植入物器械時間統計好。②分析生物監測陽性率。③比較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生物監測陽性出現,將上次生物監測陰性后召回物品所費時間,其中將人為因素與試劑因素所導致的陽性排除。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期器械周轉情況和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對比
試驗期的急診植入物器械周轉時間和非急診植入物器械周轉時間短于基線期;試驗期的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期生物監測陽性率對比
基線期生物監測陽性率為0.02%(2/1000),試驗期生物監測陽性率為0.01%(1/970),組間比較差異不明顯(χ2=0.34,P=0.58)
3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質量與臨床護理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治療的有效性等均有密切關聯,其在避免細菌傷害患者,影響患者機體康復方面有重要意義[3]。生物監測技術可提升消毒供應中心滅菌有效率,且可以有效反映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快速生物監測具備快速與準確等優勢,且可以提升器械周轉效率。近年來,醫院手術量出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器械周轉也加快[4]。快速生物監測技術可以縮短監測時間,加快消毒供應中心器械質量檢測和器械周轉,進而有效提升器械使用率,相對減少了有關器械采購量,降低了醫療成本[5]。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快速生物監測,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降低器械召回的風險、醫院感染概率以及成本。手術器械經滅菌操作以后,需要進行化學監測與物理監測,在合格的情況下即可緊急放行,并且需要開展為時3h的生物培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和醫療風險。若生物監測結果呈陽性,則需要將上次生物監測以后所有的滅菌物品召回,增加工作人員工作量的同時,提升了臨床壓力。開展1h快速生物監測,可以快速獲得監測的結果,及時檢出陽性,并且對相關器械在消毒供應中心進行處理,工作效率較高,同時可以節約成本,避免系列不良影響。本次研究中,試驗期與基線期的生物監測陽性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期的急診植入物器械周轉時間、非急診植入物器械周轉時間和生物監測陽性召回工作量均明顯少于基線期(P<0.05)。說明在消毒供應中心應用快速生物監測,可以在短時內獲得生物殺滅相關證據,加快了器械周轉次數,確保臨床為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同時保障醫療安全性,其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杜占彩,李鴻雁.消毒供應中心壓力蒸汽滅菌器生物監測失敗原因及干預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0):904-905.
[2]張玉勤,趙奇,高麗君,等.ATP生物熒光技術在手術器械清洗效果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7):630-631.
[3]沙熱帕木•阿布拉江,熱汗姑麗•娜曼爾.快速生物監測閱讀器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9):158.
[4]索玉霞,王穎,殷文.生物監測技術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5,15(8):00288.
[5]楊鳴春,劉雪蓮,陳宇丹,等.質量監測在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426-1428.
作者:蔡海燕 單位:九江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