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餐具消毒監督法律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餐具消毒產業的現狀堪憂
餐具消毒產業雖然給餐飲企業帶來了便利,但令人不容樂觀的是餐具集中消毒產業的現狀。由于餐具集中消毒市場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間,因此餐具消毒市場從興起之日起就迅速膨脹,繼而出現了良莠不齊、魚目混珠的混亂現象。據調查數據顯示,從2007年底到2008年5月,上海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消毒公司成立,截止2008年10月全市已達200家左右。但這其中,操作流程相對規范、日供應超過1萬套的企業僅占總數的3%。相比正規的餐具集中消毒企業,低成本的手工作坊大量存在,他們往往把餐具的消毒價格壓得很低,極盡手段壓縮作業成本以牟取暴利。這種不規范的走形式般的運作方式一方面使消毒餐具衛生不能保證,另一方面也導致正規的餐具集中消毒企業日漸喪失客源,要么面臨停產,要么為了生存而降低標準與劣質商家同流合污。有關媒體報道說,如果餐具嚴格按照衛生要求即粗洗、精洗、沖洗、消毒4道工序,并在380℃的高溫下進行紅外殺菌的話,每套成本至少需要0.8元以上,然而所謂的黑作坊,大多是以每套餐具五角錢左右的價格來搶奪市場,他們只要幾個人在幾間破舊的民房里,配上幾袋洗衣粉、手工封膜機,就開始工作了,這樣的低成本,使得眾多餐具集中消毒的正規廠商叫苦不迭,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不得不忍受市場規范之前的陣痛”。退一步說,即使是就正規的消毒企業來說,情形也不容樂觀。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曾經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以為消毒餐具很干凈,其實都是受了包裝膜上印刷的“高溫消毒、超生波清洗、無菌包裝”的誤導;就北京市的100多家有營業執照的餐具消毒企業,但擁有衛生許可證的企業還不到10家。許多企業根本不具備從事餐具消毒的衛生條件,有的企業自我宣傳生產過程有18道工序,但怎么算也達不到18道工序。還有的企業強調使用超聲波清洗,但在生產車間怎么也找不到相應的設備。還有很多企業的生產場所根本就不是無菌車間。
(二)對餐具集中消毒的法律監管缺失
目前,餐具集中消毒企業在市場上大量存在,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缺乏相應的約束制度,成了食品衛生監管的盲區,甚至連《食品安全法》對解決這個問題目前也是愛莫能助。據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衛生監督部門2008年的一次對部分餐具集中消毒企業統一消毒的小件餐具抽檢監測情況來看,餐具集中消毒很不理想,總體衛生水平不高,抽檢90件,合格46件,合格率為51.11%。而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坦言,盡管新的《食品安全法》把餐飲服環節納入食品藥品監管局的監管范疇,改變了以往多頭監管的狀況,但這種監管并沒有覆蓋到與餐飲服務相關的餐具消毒企業,所以目前他們也只能對這類集中式餐具消毒企業提出整改建議,沒有真正的監督權。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餐具集中消毒產業的現狀歸結為,正規的消毒企業為不規范的小企業所包圍,而正規消毒企業大多在自身素質上也經不起考驗,同時針對該問題又遭遇國家監管缺位,而其源頭在于無法可依。
二、對解決上述問題的思考
筆者認為,考慮解決目前的餐具集中消毒產業監管難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幾個方面需要值得注意。
第一,從法理角度分析,《食品安全法》第4條第3款已經賦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餐飲服務活動的監管職責,試想,如果僅僅機械依據法條的字面含義操作而將餐具消毒監管職責旁漏,那非但《食品安全法》確保公眾健康安全的立法原意不能得以實現,同時該法的亮點之一即對明確各部門各司其職分段監管的定位也會大打折扣。又根據《食品安全法》第27條第5項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炊具、用具用后應當洗凈,保持清潔,可以推出,餐具的衛生安全狀況并未為立法者所忽略,所以,筆者認為,應當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職責做廣義理解,即將對餐具消毒的監管納入其職責范圍,或者由立法部門針對實務部門執法認識模糊的情況以立法解釋明確。第二,必須為餐具消毒企業制定國家統一的強制性衛生標準和管理辦法。目前的情況是,絕大多數地方衛生部門和質檢部門沒有對消毒餐具是否合格進行規定或出臺消毒餐具衛生
行業標準,大部分企業執行的是自己制定的衛生標準,而且由于沒有強制性要求,只有部分企業會愿意自愿把消毒后的產品樣品送到防疫部門檢驗。為此,必須在衛生許可證和衛生條件上設置量化門檻,嚴格操作流程,在行業標準里重新建立前置審批程序,比如出臺上位法恢復衛生許可制度等以使衛生執法監管有法可依,逐步消除不規范經營者的生存空間,
第三,要落實依法行政。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自2009年6月1日起,各級餐飲服務監管部門將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在上海核發首批《餐飲服務許可證》,按餐飲服務經營者的業態和規模對餐飲服務單位實施分類管理。雖然我們可以看到這又是一項有利于對餐飲企業統一管理的舉措,但有再好的立法舉措其關鍵也還在于落實問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在一些地方基層行政單位不能依法行政的問題還比較嚴重,甚至有些按照嚴格的審批程序很難通過審核的小作坊,如果要取得衛生消毒生產許可證或檢疫合格證也并不困難,只要有關系或適當打點一下都可輕松取得。這既損害了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同時又坑害了消費者。因此,必須堅決杜絕執法中的人情余地,還衛生執法一片明凈的天空。
第四,完善行業協會制度。眾所周知,行業協會是規范一個行業健康運行的自律性組織。對餐具集中消毒這一新興產業來說,各地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如果能通過行業協會來使正規的集中式餐具消毒企業團結一心,以對抗惡性競爭,這對該產業走上正規化和品牌化的幫助裨益非淺。
作者:黃一峰單位:中國政法大學法理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