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乳腺癌術后上肢功能鍛煉操護理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通過功能鍛煉操的臨床應用,使乳腺癌術后患者盡早恢復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復自信心,重返家庭、社會。方法制作功能鍛煉操卡片,制定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操1套,并系統應用于乳腺癌術后患者中。結果通過108例患者的實施,患肢關節功能恢復總有效率為98.9%,生活完全自理率為99%。結論功能鍛煉操的制定及在乳腺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是有效的,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功能鍛煉操乳腺癌術后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對婦女健康威脅很大,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位。術前做好病人心理工作,講解功能鍛煉對促進淋巴回流,加速創面愈合及預防患側手臂功能障礙具有積極的意義。術后正確及時有效的功能鍛煉對提高患者上肢功能恢復效率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0年起設計制訂了功能鍛煉操,并系統應用于108例乳腺癌術后患者中,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0年3月~2005年12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手術,并住院完成常規化療患者108例,均為女性。年齡23~78歲,左側乳腺癌67例,右側乳腺癌41例。手術方式:乳腺癌根治術75例,改良根治術33例。臨床分期為Ⅰ期80例,Ⅱa期18例,Ⅲa期10例。首次住院平均20天,常規化療住院平均7天。
1.2術前宣教
1.2.1準備根據乳腺術后患者患肢的生理解剖特點,手術方式,結合臨床,制定患肢功能鍛煉操1套,并制作成卡片發給患者,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鍛煉。
1.2.2評估(1)環境安靜整潔,溫度適宜。(2)患者傷口敷料清潔干燥,全身情況良好,無頭昏,高熱、嘔吐等不適。(3)精神狀態。
1.3方法患者腋下夾折疊毛巾一條,起壓迫止血作用,由專科護士在床邊進行功能操的指導、練習,并要求家屬在旁同時學習。(1)術后1~2天(臥床),患側肢體內收進行伸指、握拳、屈腕活動。(2)術后3~4天,鍛煉同上并屈肘。(3)術后5~7天,胸帶松開,練習用患側手捫對側肩及同側耳。(4)術后7~10天,鍛煉抬高患肢屈肘,初時可用健側手托患肢肘部,逐漸抬高患肢肘部與肩平或采用拉繩鍛煉。(5)術后10~14天,練習患側手臂越過頭頂摸到對側耳,并練習將雙側手放于頸后,開始可低頭位,逐漸到抬高挺胸位,進而做手指爬墻抬高,每日記錄高度,加強患側肢體抬高功能。(6)出院后可鍛煉上肢旋轉運動,以肩關節為中心,向前向后旋轉,并適度的后伸和負重鍛煉。
2結果
術后1周對指、腕、肘關節功能評價100%功能恢復;肩關節功能完全改善100例(85%);功能有改善7例(12.5%);功能改善差1例(2.5%);總有效率為97.5%。術后6個月使用患側手穿衣、進食、梳頭、洗臉、刷牙,生活完全自理105例(92.5%),生活基本自理3例(7.5%)新晨
3討論
乳腺癌術后由于創傷較大,加上胸部包扎時間較長,多數患者不愿進行自主患肢功能鍛煉,而當胸部傷口恢復到較佳狀態,想進行功能鍛煉時,往往錯過了鍛煉的最佳時機。術后12h內在責任護士指導下開始患肢功能鍛煉,能使患者的肢體處于最佳的功能位,及時觀察到患肢異常情況,為恢復肢體功能贏得時機。
通過系統、正確的患肢功能鍛煉操的訓練,促進患肢血液、淋巴液的回流,松解軟化瘢痕組織,有效地減少了患側上肢水腫、功能障礙等并發癥的發生。
每日早晚兩次護士交班檢查患者肢體鍛煉情況,鼓勵患者,給予信心。患者通過功能鍛煉看到了自己的進步,有助于自信心的恢復,隨著生活的逐漸自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促使其早日回歸家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