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管理改善老年高血壓不良習慣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討微觀健康管理對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飲食不良習慣的改善效果。方法:對39例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應用微觀健康管理步驟,以“中國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指導進行居家善食干預。干預3個月后評價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飲食狀況、血壓、體重指數、腰圍和血脂的變化。結果:干預3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對膳食行為得到糾正(蔬菜、水果、奶類及奶制品的攝入量增加,烹調油、食鹽和畜肉的攝入量減少),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同時血壓均值明顯下降(收縮壓均值下降了1.37kPa,舒張壓均值下降了0.45kPa,脈壓均值下降了0.92kPa),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下降,且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微觀健康管理不僅可以持續強化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對不良飲食習慣的認識,同時改善不良飲食行為對疾病的影響,從而使患者居家飲食行為更加科學。
關鍵詞
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干預;居家
健康管理是對個體和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過程[1]。微觀健康管理主要是個人或家庭對自身健康的管理,并著眼于個體疾病的危險因素的控制。近年來調整膳食結構模式進行高血壓的預防和治療已成為研究的熱點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對于老年高血壓群體由于長期飲食習慣的穩固性,僅靠健康教育是很難改變已定型的居家飲食行為模式,同時也導致一些老年患者調整飲食的盲目性。本文應用微觀健康管理步驟及以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為指導,對39例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居家膳食管理,探索微觀健康管理對改善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良居家飲食習慣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門診就診的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39例,均符合2005年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其中男17例(43.6%),女22例(56.4%);年齡65~78歲,平均(70.8±6.6)歲;初中及以下文化11例(28.2%),高中文化19例(48.7%),大專及以上文化9例(23.1%);高血壓病程平均(15±11.7)年;超重或肥胖23例(59.0%);合并血脂異常者17例(43.6%),未服降壓藥或服藥已處于用藥穩定期;無繼發性高血壓和嚴重的心、腦、腎、肺并發癥的患者,具備自主思維和自控能力;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下自愿參與。進行為期3個月的居家平衡膳食管理,評估微健康管理效果。
1.2方法
1.2.1建立膳食干預模式:內容包括:(1)飲食現狀評估,采用自行設計的居家飲食習慣調查問卷、飲食習慣調查表(膳食結構、飲食嗜好、飲食教育情況)了解患者居家飲食情況。(2)膳食管理內容,包括平衡膳食知識及治療目的指導、食物的正確選擇、烹飪方法培訓、膳食日記記錄方法指導。
1.2.2膳食干預:根據患者居家膳食習慣情況,形成居家平衡膳食指導計劃,通過集體授課及個體指導向患者講解不良膳食對疾病的影響及傳授平衡膳食知識,指導患者對各類食物的選擇并以食物模具對量進行指導。向患者發放限油壺和限鹽勺,以準確地控制油脂和食鹽的量;發放飲食自我監測表、血壓記錄表和3d飲食記錄表。指導患者根據飲食自我監測表的內容進行管理,并按要求記錄干預期間的血壓和膳食情況,以供隨訪時查閱。
1.2.3護士“督導”,每周家訪或電話隨訪,在評價患者掌握平衡膳食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不良飲食習慣糾正管理,“督導”患者把糾正不良膳食習慣上升為健康觀念的形成、健康飲食行為的建立和鞏固。使健康飲食管理從醫護人員的單純“灌輸”有效地轉化為患者、家屬自我參與管理的過程,提高患者飲食的效果。
1.2.4評價指標:(1)膳食攝入量: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采用3d24h回顧法[2]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日常攝入的10類食物的量進行調查,并與“中國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對各類食物的建議量進行比較,評價其是否符合建議量,有無攝入量過多或攝入量不足。(2)人體測量指標: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分別測量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體重指數、腰圍。(3)血液生化指標: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分別檢測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脂,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1.3統計學方法對所有數據應用Excel2007、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錄入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珚x±s)表示,干預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或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膳食攝入情況比較干預3個月后,與干預前比較老年高血壓患者膳食行為得到糾正,烹調油、食鹽和畜肉的攝入量減少,蔬菜、水果、奶類及奶制品的攝入量增加,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腰圍及體重指數的變化干預3個月后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下降,其中收縮壓均值下降1.37kPa,舒張壓均值下降0.45kPa,脈壓均值下降0.92kPa,與干預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干預3個月后腰圍、體重指數與干預前比較明顯下降(均P<0.01),見表2。
2.3干預前及干預3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脂的變化干預3個月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較干預前明顯下降,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3.1微觀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飲食不良習慣從調查中獲知,雖然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已經認識到飲食療法是控制血壓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多數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平衡膳食中應攝入食物的種類、數量缺乏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加之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不健康飲食習慣形成時間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固執等使其行為更難以改變[3]。微觀健康管理的最大目標之一就是培養管理對象的健康生活方式,其特點是針對個體,涵蓋了個性化的信息收集、風險評估、健康改善,重要的是管理對象自愿參與,在醫護人員的輔導中讓管理對象明白其習慣的行為中哪些與其高血壓發生有關,血壓控制不好的原因及其危害,逐步提高管理對象對其風險行為的認知程度,輔以個體化追蹤干預,起到長期督導作用。本研究結果表明,微觀健康管理不僅可以持續強化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對居家飲食不良習慣的認識,同時改善不良飲食行為對疾病的影響。
3.2有效的平衡膳食干預可使人體生理指標得到改善研究發現,平衡膳食干預3個月后,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均值下降了1.37kPa,舒張壓均值下降了0.45kPa,脈壓均值下降了0.92kPa。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的患病率占老年人高血壓的53.2%[4],現已認為脈壓增大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5]。有效的平衡膳食干預后,本組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腰圍、體重指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均P<0.05),這對預防老年人因收縮壓升高而發生的心腦血管事件是極其有益的。用“中國老年人平衡膳食寶塔”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平衡膳食干預是有效的,膳食治療可配合藥物治療起到良好的降壓效果。
3.3微觀健康管理可促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理念不斷提升微觀健康管理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居家飲食習慣形成時間長、固執、記憶能力減退的特點,在實施平衡膳食管理過程中,注意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工具,全程始終強調患者自我參與的主觀能動性及調動家庭支持力度,共同制定具體的膳食改善目標,使管理操作體系從醫護人員的單純“灌輸”教育轉化為患者及家屬的主動參與過程,從而提高了管理活動的主體—管理對象的參與意識,使原來被動接受管理的對象演變成主動管理愿望的群體。近3年持續追蹤證明,本組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均能堅持自我健康管理,可見微觀健康管理能顯著提高健康教育質量,促使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關注健康飲食的同時,整體健康生活理念也得到不斷提升。通過離退休老年高血壓患者與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不良居家飲食及生活習慣不斷得到改善,整體生活方式向健康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硯,胡春平.老年健康管理方略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27(1):26-28.
[2]李艷平,何宇納,翟鳳英,等.稱重法、回顧法和食物頻率法評估人群食物攝入量的比較[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6,40(4):273-280.
[3]王慧敏,盧運紅,文宏,等.知己健康管理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3):1158-1160.
[4]李洪浩,王燕.立普妥和氨氯地平聯合治療老年收縮期性高血壓20例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2,9(1):61.
[5]烏云達來.辛伐他汀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老年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效果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6(10):1225-1226.
作者:劉紅兵 王慧敏 羅群 單位: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干部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