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年資產科護士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實踐①每位護士每月挑選一份親身經歷的病例進行護理分析,并將過程按護理查房的形式成文,內容包括:病例介紹(一般資料、入院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心理社會方面、住院過程)、疾病相關知識介紹(包括文獻)、護理問題及預期目標、護理措施、評價效果和總結,每月20號之前交給帶教老師。②帶教老師結合病例病情進行批閱修改、當面講解指正后交回護士。每位護士確定自己的問題所在,根據帶教老師批閱意見重新整理分析,修改后于每月25號之前完成并上交帶教老師。③帶教老師在晨會、床邊交班、護理查房工作中結合病例進行不定期提問,以促進和提高病例分析質量。
1.2質量考核每月底由護理質量思維實踐培訓帶教小組負責考核。根據學習態(tài)度、病例的難易程度、病例介紹規(guī)范性、病例思維分析能力、病例臨床護理質量等五個方面綜合評分,滿分100分。
1.3評價方法評分等級:優(yōu)(≧90分)、良(70~8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連續(xù)6個月為一輪,每人6份病例分析中有3份病例質量考核優(yōu)秀且無不合格者則通過培訓,未達標者進入第二輪,直至成績達標后方可結束培訓。經過二輪仍未達標者并入下年度的培訓。
2結果
第一輪培訓參加人數36人,6個月后有15人通過培訓,通過率41.67%。剩下21人進入第二輪培訓,第二輪中21人全部通過培訓,通過率100%。月質量考核結果見表1。
3討論
低年資護士一般是指從醫(yī)學院校畢業(yè)后在醫(yī)院工作5年以下的護士[1]。研究表明,工作年限短、職稱低的護士工作中更易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2]。近幾年針對低年資護士的在職培訓內容與方式不斷豐富與擴展,然而目前大多醫(yī)院針對低年資護士的在職培訓仍缺乏科學、有效的規(guī)劃與效果評價[3],采用的培訓模式缺乏深入與臨床脫節(jié)使在職培訓往往流于形式。衛(wèi)生部在《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將注重護理人員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作為下一個五年計劃的重要改革目標。因此,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思維實踐能力的培訓,使她們在臨床工作中具有較好的評判性思維能力[4]。
本次研究將案例式教學中的病例分析教學方法加以改進后用于產科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創(chuàng)立了以臨床病例分析結合護理查房為中心的思維實踐培訓模式,效果良好。該模式讓學習者針對臨床工作中親身經歷的病種運用評判性思維,采用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收集資料,評判性地檢查和分析資料,找出護理問題,確定護理目標,落實護理措施,然后進行評價效果。國內其他研究也證明,這種培訓方法針對重點和難點設定問題,指導學習者查閱相關資料,讓學習者在搜索答案的過程中了解相關知識,同時鍛煉學習者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可明顯改善護士的思維能力,提高專業(yè)水平,提升護理質量。思維實踐培訓模式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①護士必須先對病情進行整體評估,利用所學的專業(yè)知識,了解病人的整體情況,對病情動態(tài)觀察,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措施和目標。通過完整的護理程序才能有利于培養(yǎng)護士正確的臨床思維分析能力。
②病例分析時,要求護士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最新文獻的查詢。護文獻查詢不僅是一種工具,在幫助護士選擇文獻、吸取信息方面大顯身手,而且作為一種知識和方法,它還具有思維結構的邏輯特點,對于擴展護士的知識結構也有著重要意義[6]。③培訓中要求帶教老師結合真實病例特點,及時找出護理中存在缺陷、漏洞,當面給予指正,這樣有利于學習者及時糾正問題所在,提升培訓效果。④思維實踐培訓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過程。所以培訓過程中,要求護士根據自己的能力挑選病例,可從簡單到復雜,從妊娠合并一種疾病到多種疾病逐步過渡到危重癥、疑難病。⑤培訓周期應合理設定,并嚴格考核。一般要求培訓時間至少在6個月以上。這就說明只有經過一定的工作時間與知識積累后,護士才具備了良好的判斷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只有循序漸進的培訓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本次研究第一輪培訓后合格率為41.67%,經第二輪培訓后,全員合格率為100%,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經過一年多的培訓實踐,低年資護士對臨床病例的分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隨著思維實踐能力的改善,對臨床病人的評估觀察能力逐步增強,護理質量逐漸提升。下一步將考慮進一步完善培訓方案,把培訓結果與每月個人工作質量考核、科室評優(yōu)、績效分配等結合起來,在總體上進一步激發(fā)低年資護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作者:朱志萍單位:江干區(qū)人民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