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針對雌雄實驗性老鼠脂代謝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孫東云孫立虹梁玉磊張書義肖紅玲吳中秋李文麗李新華馬紅利單位: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針灸系北京市豐臺區興隆中醫院中醫科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實驗中心
單純性肥胖癥患者脂肪組織攝取能量的效應增強會使甘油三酯(TG)的合成和儲存增加,同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含量下降,其清除膽固醇(TC)的能力減弱,使機體內呈現高TC血癥狀態;TC含量的增加又可抑制肝臟合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受體,從而使LDL-C含量升高。這種脂類代謝的異常不僅可引起肥胖,還是動脈粥樣硬化產生的重要因素之一[1]。大量研究證明,針刺減肥除了可以加快局部脂肪細胞分解代謝的速度[2],還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3-4],但目前關于針刺對雌雄兩性脂代謝影響差異的研究還相對缺乏。由于雌雄兩性在激素分泌、新陳代謝、免疫調節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5-6],故本實驗以雌雄兩性單純性肥胖大鼠為研究對象,電針干預后觀察其血脂含量的變化異同,探討電針刺激對雌雄兩性大鼠肥胖調節機制的異同,以期為臨床治療不同性別單純性肥胖癥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出生1d的清潔級SD大鼠8窩(平均每窩10只),雌雄各半,體質量6~9g,由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1007003)。實驗動物處置經河北省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試劑與儀器谷氨酸鈉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TG、TC試劑盒(保定長城臨床試劑有限公司);LDL-C試劑盒(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DL-C試劑盒(長春匯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次性無菌針灸針(華佗牌,蘇州醫療器械廠,規格0.28mm×15mm);韓氏電針儀WQ1002F型(北京華衛產業開發公司);Humalyzer2000型生化分析儀(德國Humalyzer公司);MSE-25型高速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3造模及分組將8窩大鼠置于室溫為25℃左右、明暗各12h的清潔級動物實驗室,適應性喂養1d后造模。隨機從每窩乳鼠中抽取雌、雄各3~4只按每只0.2mL/10g在頸部皮下注射15%谷氨酸鈉(L-MSG)0.9%氯化鈉溶液,其余乳鼠注射0.9%氯化鈉溶液作為對照,連續5d。21d齡斷乳,雌雄分籠飼養,經L-MSG處理的大鼠均喂高脂飼料,未經L-MSG處理的大鼠喂普通飼料。36d后測量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體重、體長(鼻至肛門的長度),并計算其體質量指數(Lee’s指數)[Lee’s指數=體質量(g)1/3×103/體長(cm)[7],其數值大小反映大鼠體脂含量],模型大鼠Lee’s指數大于正常大鼠30以上為造模成功[8]。將造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隨機分為模型雌、模型雄、電針雌及電針雄4組,每組10只,繼續喂高脂飼料;注射0.9%氯化鈉溶液的雌、雄大鼠各10只作為正常組,繼續喂普通飼料。普通飼料和高脂飼料均由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4針刺方法電針雌、雄組大鼠:不做麻醉,將其固定于自制束鼠器上,按照《中國獸醫針灸學》的方法取穴,并參照人體有關穴位,以動物比較學方法定位[9]。取大鼠“曲池”“后三里”“豐隆”“三陰交”“中脘”和“關元”穴,常規消毒后針刺,平補平瀉捻轉手法行針1min(捻轉角度270°,捻轉頻率100次/min)。后在同側“后三里”與“三陰交”及雙側“豐隆”接通韓氏電針儀,頻率2Hz,強度1~2mA,30min后停針。每日治療1次,連續針刺28d。模型雌、雄兩組及正常雌、雄兩組:用上述方法將實驗大鼠在自制束鼠器上固定30min,每日1次,連續28d,不施加其它干預措施。
1.5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大鼠的體質量、體長及Lee’s指數的計算:由專人分別在治療前后測量各組大鼠的體質量、體長,每只大鼠測2次,如果2次所測值相近則取其平均值,如果相差很大,測量第3次,取相近兩值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計算其Lee’s指數。血漿TG、TC、LDL-C、HDL-C含量的測定:治療結束后各組大鼠禁食12h,用10%水合氯醛(1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后股動脈采血6mL,加入預冷的加有1%肝素和抑肽酶的塑料試管中,4℃、3000r/min離心5min,提取上清液測定血脂各項指標。于生化分析儀上用甘油磷酸氧化酶-過氧化物酶法測TG含量,膽固醇氧化酶法測TC含量,直接一步法測HDL-C和LDL-C含量。1.6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珚±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q檢驗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電針對雌雄兩性肥胖大鼠Lee’s指數的影響圖1結果顯示,造模后,模型雌、雄兩組和電針雌、雄兩組大鼠的Lee’s指數均高于正常雌、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造模成功。治療4周后,模型雌、雄兩組大鼠Lee’s指數均高于正常雌、雄兩組(P<0.01);電針雌、雄兩組大鼠Lee’s指數較模型雌、雄兩組均有明顯降低(P<0.01),且電針雄組較電針雌組下降明顯(P<0.05)。圖3結果顯示,模型雌、雄兩組血漿LDL-C含量較正常組升高(P<0.01),HDL-C含量較正常組降低(P<0.01);電針雌、雄兩組血漿LDL-C含量較模型雌、雄兩組均有下降(P<0.05,P<0.01),HDL-C含量較模型雌、雄兩組均有升高(P<0.05);電針雄組與雌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脂代謝異常是引起肥胖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TC、TG、LDL-C和HDL-C的代謝異常。TC可合成某些激素,參與機體如糖類等物質的代謝,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義。但長期大量攝入TC,會形成高膽固醇血癥,對人體不利。TG在肝臟和脂肪等組織中合成,主要儲存在脂肪組織中,分解可供給機體能量,體內TG的合成速度加快,可導致體質量增加。HDL-C是將各組織中的TC運回肝臟代謝,清除血液循環中游離TC,同時它還能夠競爭性地與LDL-C受體結合,阻斷LDL-C進入動脈壁細胞,清除血管壁中的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肥胖者體內的高TG血癥,使TG由乳糜顆粒、VLDL過多轉移到HDL-C上,使HDL-C濃度降低,從而導致HDL-C清除TC能力減弱,內源性TC合成增加,同時抑制VLDL異化及循環中TG的降解,使脂肪沉積體內。中醫學認為本病病機為脾腎陽虛為本,痰濕瘀停聚為標[10],故以“健脾益腎、祛濕化痰、通腑泄濁”為法,取足陽明胃經合穴足三里及足三陰經交會穴三陰交,二穴相合具有健脾祛濕,化痰降濁的作用?,F代研究也表明針刺“足三里”等穴可以使肥胖大鼠下丘腦腹內側核(即飽中樞)自發放電頻率顯著升高,使飽中樞興奮水平升高,抑制了饑餓中樞的活動,從而降低食欲[11]。取胃之募穴中脘及小腸募穴關元,二者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分清泌濁,祛濕化痰之功效。此外,胃經絡穴豐隆與手陽明大腸經合穴曲池同用可健脾除濕,通利腸腑,降濁消脂。六穴合用共達減脂減肥之效。針刺能通過調節機體紊亂的脂代謝達到減肥的目的,在臨床應用中取得較好療效。目前認為,針刺可通過影響下丘腦單胺類介質[12]、瘦素、神經肽Y[13]、神經-體液系統[14]以及炎性因子表達[15]等方式調節脂代謝,但針刺對不同性別脂代謝影響差異的報道較少,本實驗旨在通過觀察電針刺激對雌雄兩性實驗性肥胖大鼠血脂含量的影響,探討電針刺激對不同性別肥胖者調節異同的可能機制。本實驗結果表明,電針刺激上述穴位可以降低雌雄兩性肥胖大鼠的Lee’s指數,調節血漿TG、TC、LDL-C、HDL-C的異常水平,起到減肥的作用。電針刺激在降低Lee’s指數方面,對雄性肥胖大鼠的作用優于雌性,可能是由于雄性大鼠受電針刺激后能更加敏感地調節交感-腎上腺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及甲狀腺系統的功能,從而增加能量消耗,促進脂肪的動員與分解[16]。在降低血漿TG、TC的含量方面,電針刺激對雌性肥胖大鼠的作用優于雄性,可能由于電針刺激可更好地調節雌性大鼠飽食中樞,抑制饑餓中樞的興奮性[17]及下丘腦室旁核的放電頻率,并抑制下丘腦神經肽的合成和分泌,同時增強交感神經功能,抑制亢進的副交感神經功能,進而調節體內異常的瘦素和胰島素含量,糾正異常的脂肪-胰島內分泌軸[18],改善糖代謝紊亂,從而對體內異常的脂代謝起調節作用。在調節血漿LDL-C、HDL-C的含量方面,雌雄大鼠之間差異雖不明顯,但電針對雌性大鼠的改善趨勢優于雄性,可能是由于樣本量小,觀察時間短所致,也可能與雌性大鼠體內雌激素受體數量及其被激活后的信號傳導途徑與雄性有差異,在針刺的作用下使雌激素調節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值的功能[19]正常發揮有一定關系。通過研究,初步探明了電針刺激對雌雄兩性肥胖大鼠血脂調節的差異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針灸臨床用針刺治療不同性別的單純性肥胖癥患者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