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壓力源及程度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壓力源
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的要求與人的反應能力之間的不平衡所致。當個體不能從各方面應對或減輕工作壓力源時,便出現了工作壓力[4]。Gray-Toft等[4]運用自行設計的量表把壓力和壓力源結合起來研究,發現護士主要有7個方面的壓力源:病人的死亡、與醫生的沖突、缺乏支持、知識儲備不足、工作負擔重、與其他護士所沖突及對病人的治療了解較少等。Wheeler等[5]將壓力和壓力源分開來研究,制訂了壓力源量表來識別護理工作中的壓力源。他們發現主要的壓力源有:工作量、病房管理的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及工作環境。他們進一步指出,這些因素與其它因素如護士的專業、年齡、文化程度、病人數等相互作用,也會產生壓力。繼他們之后,護理研究者從不同的方面進行研究后認為,工作負擔過重是護士主要的壓力源[6,7];此外,護士缺乏自信、缺乏工作自主性、缺乏社會的尊重以及收入偏低,也是重要的壓力源[8,9]。護士們也報道了同事間不友好合作、工作環境高度緊張、與病人及其他衛生工作人員相處都會帶來壓力感[9]。
Hipwell等[10]調查了CCU,腎內科,普通內、外科和急診老年科4個不同的科室后發現存在7個相同的壓力源。Stehle[11]在回顧了CCU護士的壓力源的調查結果后得出結論:雖然是針對專科病房,但許多壓力源在其他的護理專業也存在。這些壓力源包括:護士與其他衛生工作人員的人際關系,必需的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處理急癥的能力,工作量超負荷,嚴重缺編,缺乏支持系統,休假太少等。
無論哪個臨床科室都有一些共同的工作壓力源。調查中護士都不約而同提到了3個主要的工作壓力源:工作負擔重、知識儲備不能滿足病人和家屬的心理、情感需求以及病人的死亡等。由此,研究者從這些壓力源的普遍性得出結論,護士角色的固有的因素對護士的壓力起決定作用[4,11]。
1.2壓力程度
長期處于工作壓力源下會產生潛在的負面結果即工作疲潰感。工作疲潰感是個人的心理體驗,是情緒的疲倦感、工作的冷漠感和工作無成就感的綜合表現[12]。醫院護理人員比其他衛生工作人員更易產生工作疲潰感。
1986年Maslach等[3]制訂了問卷式的工作疲潰感量表,主要用于評價工作壓力所造成的工作疲潰感。量表的22個條目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①情緒的疲倦感。9個條目,主要評價工作壓力過大引起的情緒反應,得分19~26為中度,26分以上為高度疲潰感。②對工作的冷漠感。5個條目,主要評價壓力引起的對服務對象的態度及感覺。得分6~9為中度,9分以上為高度疲倦感。③個人的工作無成就感。8個條目,主要評價壓力引起的對自己工作的看法。得分34~39為中度,34分以下為高度疲倦感。Cronin-Stubbs等[12]在研究了內科、CCU、手術室和精神科共296名護士后指出:CCU和內科護士比精神科和手術室護士經受的壓力更多、更大,各科護士的工作疲潰感沒有顯著的差異。McCarthy[13]調查了精神病院不同科室的護士,發現病人的病情輕重對護士的工作疲潰感沒有明顯的影響,而且工作疲潰感的分值與護士的性別無關,卻與年齡明顯有關。21~29歲的護士比~59歲的護士的工作疲潰感分值高。
2護理工作壓力的原因分析
衛生保健工作者尤其是在醫院工作的護士的壓力很大已得到公認[14]。導致護理工作壓力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①工作環境。醫院是一個充滿焦慮、變化和溝通障礙的場所,同時又是一個社會學、技術學、生物學和心理學的復雜體系,它帶來許多強刺激,既影響病人又影響衛生工作者。護士經常面臨許多臨床上的兩難境地,急癥搶救、生離死別、技術革新以及各種疾病的威脅;許多有毒的致病因子如細菌、病毒和核放射的威脅,擁擠的工作空間以及令人不愉快的氣味,都是護士不得不應對的環境因素;護士還必須應對病人的憤怒、恐懼和悲傷等情緒變化。各種因素的作用導致護士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②倒班。頻繁倒班,尤其是夜班攪亂了人的正常生理節律,對護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有不良影響。葉建平等[15]進一步證實,倒夜班是許多護士離開工作崗位的原因之一。③人際關系。護士與病人及其他衛生工作人員之間的關系也會對護士產生壓力。醫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護士面對的是飽受疾病折磨、心理狀態不同、層次不同的病人。醫護關系也是一個壓力源。醫生受到社會的尊重和承認,但整個社會仍認為護士依然是醫生的助手,而不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專業人員[15]。④擔心差錯事故。害怕出現差錯事故也是導致工作壓力的原因[10]。因為護士的職責和任務是使病人舒適,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如果護士在操作或用藥過程中出錯,那么就會威脅到病人的身心健康。這種風險性的工作給護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⑤個性特征。護士的個性特征也會影響對壓力的感受。焦慮程度高的護士感受到的壓力較大,尤其是A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出現抑郁、敵對等情緒[16]。
3護理工作壓力的負面影響
工作疲潰感造成的損失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它不僅浪費醫院的財政資源,而且給病人及護士帶來巨大影響。據Cerne[17]估計,一個大醫院每年因壓力就花費達150萬美元,平均每位職工一年就要花費1000美元。高度的工作疲潰感可能導致缺勤、更換工作、離開工作崗位以及個人和家庭問題等。缺勤和更換工作更使醫院沒有足夠的在編護士上班,不得不要求護士延長上班時間或者雇傭護工。在某些情況下,醫院找不到人來替代缺勤的護士,會進一步導致護理人員的匱乏。對仍在崗的護士來說,這也是一個壓力源。結果會造成護士對服務對象漠不關心,病人得不到高質量的護理[18]。此外,個人的疲倦感還會使護士出現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癥狀,例如頭痛、睡眠障礙、胃腸道不適,或易激惹、易疲勞、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19],這都可能導致工作效率降低,差錯事故頻繁出現,護士身心疾病增加,給醫院和護理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長期的工作壓力會使護士產生工作疲潰感,最終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因此,必須從管理和個人角度注意消除護理工作壓力源,減輕護理工作壓力[20,21]。如果護士不能很好地適應壓力,就會對病人、醫院及自身產生負面影響。個人的應對策略以及組織部門的支持都有助于護士減輕工作壓力,進而緩解工作疲潰感,使護士能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更高的工作效率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質量的整體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