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評判性思維的國外護理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許多國家,評判性思維已被列做是本科護理教育的重要培養(yǎng)目標之一。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大學就要求開設評判性思維相關的課程,且評判性思維被美國護理協(xié)會和美國國立護理認證委員會列為本科護理教育的畢業(yè)考核項目。英國護士及助產(chǎn)士理事會將評判性思維列為本科護理課程設置的重要指標。但我國護理院校中開設與評判性思維相關課程的比例還是很低。因此,我國應借鑒國外護理教育中有關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課程設置、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過程中的困境及評判性思維的教學方法,為有效地培養(yǎng)護生評判性思維提供參考。
1評判性思維的課程設置
鑒于評判性思維在護理學科中的重要性,護理教育者必須評估護理課程的內容和結構,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換句話說,在設置與評判性思維相關的護理課程時,護理教育者必須注重課程內容的質量、組織方式以及學生如何吸收及評價這些知識。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能單純依靠抽象的理論知識或短時間的臨床實踐,學生應主動參與評判性思維的訓練。例如,老師可讓學生接觸一些簡單易行的護理操作,并讓他們分析操作中包含的護理知識和關鍵的概念,逐漸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維的能力和情感傾向。通過練習,護理學生能夠逐步掌握辨證分析的思考能力,并且使評判性思維變成一種日常的思維習慣。正因如此,美國護理聯(lián)盟要求所有的護理課程都應包含和注重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將評判性思維設置成一門獨立的課程,融合了有效的評判性思維教學方法的護理課程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考能力。正如Conger等所說,學習知識不止是獲取事實,更是一個通過主動審慎的思考和理解以獲得認知能力和情感傾向的過程。
2評判性思維教學過程中的困境
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復雜的教學工作,有很多的教學困境。第一是教育工作者本身評判性思維知識的缺乏。如果老師不能評判性的思考,他也無法培養(yǎng)和傳授學生高水平的評判性思維;反之,如果老師不固守陳規(guī),信任和重視學生的觀點與想法,愿意接受學生的質疑和挑戰(zhàn),則他的學生更容易學習和領會評判性思維的技巧和傾向。Facione等認為,角色示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尤其是評判性思維傾向十分有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以身作則。然而,評判性思維是一個抽象多維的概念,護理教師應認識到評判性思維的不同組成部分,包括思考的策略和技巧、相關知識和使用評判性思維的傾向。護理教育者應不斷反思教學實踐并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第二,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阻礙了學生評判性思維的發(fā)展。研究證明,死記硬背,課堂教學和老師的絕對權威不利于培養(yǎng)評判性思維的技巧和能力。受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影響,國內的學生習慣于被動接受知識,不愿提出問題,質疑老師的觀點。很多學生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他們缺乏自信,害怕犯錯或是太專注于正確答案。因此,我國的護理教育者應適當改變傳統(tǒng)的護理教育模式,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評判性思維的教學方法
Mangena等研究指出,參加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比上課或記筆記更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評判性思維。他們提倡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因為學生的興趣是學習評判性思維的基礎。最近的研究表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維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問題導向學習法,概念圖、詢問法、反思寫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等。
3.1問題導向學習法(PBL)問題導向學習法是目前在護理教育中最被廣泛研究和運用的促進學生評判性思維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法,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尋找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國外許多護理和醫(yī)學課程都已運用問題導向學習法,以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演繹推理、獨立學習和人際交往的能力。Tiwari等縱向研究表明,采納PBL學習法的護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傾向明顯高于普通課堂教學的學生(P<0.01)。PBL組的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經(jīng)歷是非常愉悅的,能夠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潛能。而普通課堂教學的學生認為他們只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極度缺乏主動思考的機會。Ozturk等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表明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的確對培養(yǎng)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卓有成效。
3.2反思性寫作指的是學生將其參與過的活動,例如課堂閱讀、臨床實踐、小組討論等內容記錄下來,并反思在這些活動中學習到的知識。反思性寫作可以給予學生相對充分的時間以供他們不斷地總結和回顧所學知識,糾正學習中的誤區(qū)和偏差,并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同時,護理教育者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寫作內容了解學生的想法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學生恰當?shù)慕ㄗh。國外學者認為,護理教育者應重視反思性寫作對于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因而推薦護理院校應在護理課程中加入反思性寫作的內容。Naber等研究表明,觀察組學生在完成6次反思性寫作的作業(yè)之后,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傾向比對照組學生有了顯著提高(P<0.05)。因此,研究者們建議,反思性寫作可用于培養(yǎng)或評估學生評判性思維的方法,從而彌補傳統(tǒng)考核方式不能衡量學生評判性思維的缺陷。Fonteyn等研究也顯示,相比于寫普通的護理計劃,學生更愿意完成反思性寫作的作業(yè),因為他們認為這種作業(yè)能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增強評判性思維的能力。
3.3概念圖是一種應用于護理或其他學科中的評估學生思維過程的學習方法。概念圖是根據(jù)Ausubel的學習理論發(fā)展而來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概念,理清不同概念之間的關聯(lián)和不同之處,從而達到對這些知識的長期記憶。簡單來說,概念圖是一個促進學生將新接觸的知識與以往所學組織聯(lián)系起來的知識網(wǎng)絡,通過這種知識框架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記憶知識到自我思考的轉化。除此之外,概念圖能夠減少實踐與理論知識之間的差距。研究表明,使用概念圖能夠顯著提高護理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評判性思維的水平。
4小結
評判性思維是近年來護理學科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提高護士的臨床能力,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護理工作者應從學生時期就加強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然而,傳統(tǒng)的護理課程和教學模式已不適用于新時代的護理教學需求。護理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評判性思維對于護理學科的重要性,借鑒國外先進的評判性思維培養(yǎng)模式,了解評判性思維教學過程中的困境,合理地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和考核方式。只有如此,才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高水平評判性思維的學生。此外,我國護理研究目前主要應用前后對照試驗評估某種特定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評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效果。因此,護理研究者應逐漸使用隨機對照試驗法,以求更清晰地比較新型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評判性思維的影響。
作者:李欣倩尹安春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