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說明書使用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中藥注射劑在兒科的合理用藥水平。方法隨機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醫(yī)院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處方2640張,并進行點評和分析。結果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使用發(fā)生率為38.71%(1022/2640),其中大部分為超年齡用藥(72.31%),其次為未提及兒童用藥信息(22.70%);熱毒寧注射液的超說明書處方記錄最多,為767條(74.03%)。結論該院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用藥現象較普遍,主要表現為超年齡用藥,應予以重視,并采取相關措施。
關鍵詞: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用藥;合理用藥;藥房管理
兒童用藥風險明顯高于成人[1],超說明書用藥是重要風險因素[2]。目前,我國兒童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的研究較少[3]。本研究中回顧分析了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兒科門急診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情況,為兒科安全應用中藥注射劑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通過我院醫(yī)院信息系統(HIS)抽取2017年1月至12月兒科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處方,排除不規(guī)范處方。
1.2抽樣方法
采用公式n=(Zα/2/δ)2•π(1-π)計算樣本量,其中,δ取2%,α取0.05,π取50%時n最大為2401,擴大10%樣本量,抽取處方總數2640張。為了避免病種、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取0~18歲兒科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患兒處方,隨機數字表由SPSS19.0統計軟件生成。
1.3標準
1.3.1超說明書用藥判斷標準依據原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批準的最新版藥品說明書作為超說明書用藥判斷標準。超說明書用藥內容包括超年齡、超劑量、超給藥途徑等[4],本調查主要從用藥人群、用法、用量、適應證、禁忌證和溶劑共6個方面8項指標判斷兒科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情況。未提及兒童用藥信息即為未明確說明兒童用藥年齡段信息、用法用量、適應證、禁忌證等。超適應證評價原則[5]:臨床診斷所列疾病可能出現的癥狀及其治療均不符合藥品說明書標明的適應證時,則評價為超說明書用藥。超劑量評價原則:用藥劑量超出了說明書規(guī)定范圍。若說明書未明確給出劑量,則按體質量計算;若未標注患兒體質量,則依據如下公式計算[6],3~12個月,體質量=(月齡+9)/2(kg);1~6歲,體質量=年齡×2+8(kg);7~12歲,體質量=(年齡×7-5)/2(kg)。復核:每張?zhí)幏降脑u價均嚴格依據《處方管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且經過副主任中藥師復核。
1.3.2年齡分段根據《人用藥物注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ICH)指南》,將患兒分為4個年齡段,即新生兒(0~27d)、嬰幼兒(28d至23個月)、兒童(2~11歲)、青少年(12~18歲)。1.4數據采集及統計學處理數據利用HIS采集,項目包括患者科室、年齡、性別、體質量、全部臨床診斷、用藥記錄(如藥品的名稱、劑量、頻次、途徑等)。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
2結果
2.1一般情況
符合抽樣要求的兒科門急診處方共2640張,涉及男性患兒1567張,女性患兒1073張;用藥品種211種;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的處方有1022張,占38.71%。
2.2超說明書用藥情況
超說明書用藥類型:超年齡用藥的處方數及用藥記錄最多,共739張(72.31%),748條(72.20%),絕大多數為熱毒寧注射液未按說明書中的年齡要求而用于3歲以下患兒。詳見表1。各年齡段超說明書用藥類型:統計結果顯示,嬰幼兒期超說明書用藥發(fā)生率最高(51.08%),其次為兒童期(47.46%);本次調查未發(fā)現新生兒患兒使用中藥注射劑。詳見表2和表3。不同藥品超說明書用藥情況:統計發(fā)現,超說明書使用的中藥注射劑有10種,其中有4種未涉及兒童用藥信息,柴胡注射液最多,占50.43%,其他依次為注射用丹參(凍干,43.10%)、醒腦靜注射液(4.74%)、注射用雙黃連(凍干,1.72%)。注射用丹參(凍干)說明書標注的治療范圍為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超適應證用于治療患兒支氣管炎、肺炎。不同藥品超說明書用藥情況見表4。
3討論
中藥注射劑使用不合理是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重要因素,而超說明書用藥是其不合理使用的主要類型[7-8],兒童用藥信息在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通常不明確,故兒科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現象更普遍[9-10]。本調查結果顯示,按處方和用藥醫(yī)囑統計,2017年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使用發(fā)生率高于張伶俐等[4]的類似調查結果。原因可能為藥品說明書內容缺乏兒童用藥信息,臨床用藥無“據”可“依”;這類中藥注射劑處方大部分為西醫(yī)師所開,而他們更多時候是根據經驗使用;雖然有些說明書未提及兒童用藥信息,但有相關指南或其他證據支持用藥也是原因之一。超說明書用藥類型中,“年齡超范圍”的處方最多,藥師建議臨床醫(yī)師避免將中藥注射劑用于說明書未提及年齡段用藥信息的患兒。包括注射用丹參(凍干)在內的4種中藥注射劑未涉及兒童用藥信息,但衛(wèi)生部《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中醫(yī)兒科臨床診療指南、手足口病(修訂)中注射用丹參(凍干)、醒腦靜注射液提及可用于治療手足口病患兒。本研究中,超適應證用藥現象也較普遍,由于藥品說明書所標明疾病通過了相應的驗證,而如果通過其治療超說明書的疾病,則對應療效不確定,且安全性也不明確,因此使用中藥注射劑過程中應依據說明書規(guī)定嚴格使用,辨證施藥。根據年齡段分析,嬰幼兒期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兒童期,與國內研究結果一致[11],可能與這2個年齡段的患兒數量較多及缺乏安全用藥信息有關。兒科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超說明書使用現象普遍,為了提高用藥安全性,建議在醫(yī)院內部制訂超說明書使用中藥注射劑的管理制度,建立超說明書用藥流程,確保中藥注射劑的臨床合理應用。
作者:易文燕 嚴汝慶 黃碧青 高碧蓮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賀州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