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改革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教師教學質量考評
教師培訓過程中,按照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對參與培訓的教師進行規范化的考核,考核內容涉及教學技能、實踐操作和人文素養等等,從而掌握教師培訓的效果。
二、加大學生的培養力度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明確目標,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專業教學作為社會兒科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要培養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能獨立完成對兒童的整體護理,有良好的素質和發展潛能的應用型高級兒科護理人才。
2.確立實踐教學目標為培養出應用型、專業型、能力型兒科護理專業人才,我們需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一是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二是具有積極的進取意識,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三是具有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熟練掌握兒科護理常用的操作技能。五是具有較好溝通協調、服務等綜合能力。
3.加強兒科護理操作技能的訓練兒科護理技術操作技能主要包括三個內容:基本操作、常見疾病的整體護理技巧、溝通技巧。一是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在校內實訓場地內完成,教學程序主要是包括課堂講解、演示、初步練習,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視頻、多媒體課件等,堅持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鼓勵學生多動腦、多動手。二是常見疾病的整體護理技能。
這方面技能的培養主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教學,也就是采用豐富的課堂教學與臨床見習相結合的方法,以模擬病人、典型病例、教學錄像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溝通技巧。教學中,始終貫穿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小兒心理特點及溝通技巧,引導學生端正服務態度,對患兒充滿同情、關愛,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增強溝通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
作者:楊娜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