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中做好細節護理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細節護理的具體措施
1.樹立細節護理意識:兒科患者因其語言認知能力尚且不完善,溝通過程中存在交流障礙,導致其配合程度較低,且由于現在基本上都為獨生子女,孩子生病后家屬多數存在緊張心理,對醫護人員的護理水平也會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兒科的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性,一點點細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所以,一方面護理管理者要給每位護士灌輸細節護理的意識,使之充分認識細節護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護理人員必須先要樹立細節護理的意識,要充分認識到細節護理的必要性,并且要愿意接受細節護理基本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工作過程中盡量細致認真,減少過失,注重每個工作細節。
2.規章制度的細化:在兒科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中,對如“兒科護理管理手冊”、“兒科護理文書書寫標準”、“兒科護理質量標準”、“兒科規范化服務流程”等多種護理標準進行細化和量化,這些規章制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護理質量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據,對于保障護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也有重要意義。動態監控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制度的制定并不是為了做樣子,要切實落實。在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標準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強化監控程序,護理管理者要適時對兒科護理質量實施動態監控,在工作中要向護士實時灌輸細節護理的理念,對工作中因護理細節疏忽而造成的護理差錯的現象要做到隨時發現,隨時處置。
3.用藥護理細節:因小兒臟腑嬌嫩,身體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對藥物反應較為靈敏,準確順利安全地遵照醫囑給患兒成功用藥是一項很關鍵的任務。臨床上兒童大多選擇口服及靜脈滴注給藥。在選擇口服用藥時應盡可能選用兒童專用劑型,并嚴格按照藥物使用說明進行。對有苦味的藥物在不影響藥物療效的情況下可適當加糖服用,粉劑要加水調成糊狀送服,避免患兒因哭鬧嗆入氣管中,并掌握好服藥的時間。靜脈滴注類藥物一般成人和小兒劑型相同,但兒科使用量極小,因此很難掌握用量,特別是搶救類藥品治療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太少達不到治療效果,稍多就可能出現中毒癥狀,所以在臨床上兒科用藥要嚴格掌握配伍禁忌,并嚴格執行三查七對,有些藥物使用前需要皮試。為了預防兒童耐藥性的發生,臨床在對兒童使用藥物時要堅決杜絕估量及過量用藥。同時要根據藥物的種類及患兒的情況掌握安全有效的給藥時間。對于危重癥搶救的患兒,一定要注意用藥后的反應及病情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向臨床醫師匯報并調整治療方案。
4.靜脈輸液細節:兒科患者的共同特點為表現出對靜脈輸液極大的恐懼心理,特別是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但這又是臨床治療不可缺少的。而現在多數家庭為獨生子女,家長過度溺愛,加上一些血管本身就不明顯、脫水或重癥患兒在靜脈穿刺時更顯困難,很容易造成護患矛盾。因此,醫院可以舉行培訓班及師帶徒,強化護理人員技術水平,技術考核成績差的護理人員不能在患兒身上試針。針刺前應做好患兒及家長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顧慮,使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可采取一個治療穿刺護士、一個助手加一個家長的針刺方案,從細節做起,爭取使穿刺一次成功,盡量減輕患兒的痛苦,這樣做的同時也可以讓家長體會到小兒靜脈穿刺的困難,從而減少護患矛盾。靜脈留置針一方面可以少患兒多次穿刺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可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使用方便,但臨床若要靜脈留置針,應盡可能取得患兒及家長的同意。在進行針刺前一定要注意科學消毒,良好的固定及輸液時的護理,并加強巡視,對輸液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5.特殊護理細節:在特殊護理中細節管理非常重要,一個細小的失誤就可能會導致患兒丟失生命。如在對危重癥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制定一份詳細的護理流程及安全管理制度,最好采取專人護理的方法,護理中要詳細記錄患兒的病情發展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必要時通知醫生,交接班時護理人員應詳細交待病人的各項情況,囑咐其應注意的問題,并及時告知當班醫師,這種做法能使臨床護理工作更為有序,可以預防很多潛在的危險。
二、結語
確實從細節上做好護理工作,讓患兒享受溫馨的呵護,使患兒及家屬放心。如對毛細支氣管炎或重癥肺炎患兒的護理中,因患兒痰多,可能隨時會出現痰液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情況,護理人員應定期巡視查房,并備好吸痰器等應急搶救措施,根據病情可配合霧化吸入及拍背排痰等;對出血性、水腫性及心肌炎患兒要嚴格限制其活動量,但兒童生性活潑好動,這方面管理較難,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多方引導,爭取患兒配合。
作者:劉炎奎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