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通運輸局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中央文明委《關于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為的工作方案》(文明委〔2020〕6號)和省文明委《關于深入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蘇文明委〔2020〕19號)要求,結合交通運輸工作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誠信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針對當前經濟社會中的誠信熱點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失信突出問題,注重依法依規、行刑并重,注重部門協同、統籌推進,注重健全機制、常態監管,深入開展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治理,進一步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推動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走在前列、建設“強富美高”新提供堅實的道德支撐。
二、深入推進專項治理集中行動
1.督促網約車平臺公司建立重大規則調整公開機制和對話機制,加強網約車調整定價機制和動態加價機制監管。落實措施: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加快督促網約車平臺建立重大規則調整公開機制和對話機制。督促網約車平臺公司在運價結構、分攤比例等涉及駕駛員利益的規則調整前,通過手機客戶端等方式充分征求駕駛員等利益主體意見,確保規則調整平穩、有序。各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積極配合價格主管部門,加強網約車平臺價格調整監管,督促網約車平臺公司保持價格調整標準合理且相對穩定。(責任部門:廳運管局,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2.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管,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落實不到位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對存在重大問題隱患整改不力、落實較差等情況的,實施警示提示、約談及督辦,強化安全監督管理和重大事故隱患整改責任落實。落實措施:制定《省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警示提示制度》《省交通運輸廳安委會開展安全生產約談實施辦法》《省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重要工作事項督辦制度》等3項制度。(責任部門:廳安全處)安全生產警示提示由廳安委辦具體實施,安全生產重要工作事項督辦和約談由廳安委辦提出建議,報廳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審定后,啟動約談程序。(責任部門:廳安委辦、省交通綜合執法局、廳運管局,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警示提示情況及其整改情況、安全生產重要工作事項督辦及整改情況作為交通運輸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責任部門:廳辦公室、廳政-治處、廳安全處,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3.對被列入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重點關注名單的,作為行業重點監管對象,對發生嚴重失信行為的“黑名單”實施懲戒。落實措施:主動對接省公安廳、交通控股公司等相關部門,借助“大數據+智能化”科技手段,通過非法營運智能化整治系統整合數據資源,形成高速公路非法營運車輛“黑名單”,禁止“黑名單”車輛在高速公路通行,打擊遏制非法道路客運。責任部門:省交通綜合執法局、廳運管局)4.公安交警部門和公路管理機制實施貨車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將涉及違法的駕駛人、車輛、運輸企業和貨物場站等信息證據固定,依法實施處罰;繼續開展“清零行動”,對違規車輛、駕駛人、道路運輸企業、貨物裝載源頭單位依法嚴格實施“一超四罰”。落實措施:將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納入交通運輸執法權力清單,形成安全生產行政處罰權力事項,履行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行業監管責任。持續開展道路運輸超限超載治理,落實道路運輸經營“一超四罰”主體責任。與省公安廳、省應急管理廳聯合開展全省道路運輸非法營運專項整治“打非清零”行動,按時完成“雙清零”行動目標。嚴格執行交通運輸違法信息和行業信用不良狀況抄告機制,全面落實行業信用聯合懲戒措施和“雙清零”行動成果。強化交通行業本質安全和安全生產行為監管,依法采取行政處罰、安全約談、停業整頓、撤銷資格、退出市場等懲戒措施。編制交通運輸重點運輸企業“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在道路客運、水上游覽和普貨港口等三個領域實施專項抽查,及時反饋市場經營行為監管信息。積極推行信用差異化監管措施,以管理對象信用作為重要權衡指標,實現重點跟蹤和精準執法,引導交通參與單位、從業人員重視行業信用狀態建設。責任部門:省交通綜合執法局)
三、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交通新型監管機制
1.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大力推廣信用承諾制在交通運輸行政審批、財政資金補助申請、招投標等行業重點領域環節的應用。及時將信用承諾履行情況納入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在“信用交通”網站開設信用承諾專欄。積極開展經營者準入前誠信教育。積極推廣應用信用報告。(責任部門:廳審批處、建管處、運管局、科技處、廳信息中心,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2.加強事中信用監管,積極推進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持續開展行業重點領域信用評價工作,建立完善行業信用評價標準,依據信用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和服務。探索建立行業重點領域信用監測預警機制,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責任部門:廳建管處、運管局、省交通綜合執法局、廳公路中心、廳港航中心、蘇北處)3.完善事后信用監管,規范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制定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失信聯合懲戒管理制度,明確規范行業紅黑名單認定標準、公示和、聯合獎懲措施等。推進聯合獎懲工作,持續開展超限超載治理,嚴格落實“一超四罰”主體責任。在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與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直接相關的重點領域加大對嚴重失信主體監管和懲戒力度。完善信用修復機制,鼓勵失信主體申請開展信用修復。責任部門:廳政研室、建管處、運管局、省交通綜合執法局等相關部門)
四、保障措施
1.加強誠信宣傳教育。把誠信教育作為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依托行業陣地,通過論壇講座、公益宣傳等形式傳播誠信理念。廣泛開展信用知識普及、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各類交通運輸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廣泛刊播誠信主題公益廣告,培育誠信文化。創建行業誠信品牌,培育選樹行業誠信典型,積極開展行業重點領域信用開展成效和典型案例的宣傳,擴大影響力。組織開展“信用交通宣傳月”等主題實踐活動,營造行業積極濃厚的誠信氛圍。責任部門:廳政研室、運管局,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2.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各單位各部門要根據《實施方案》提出的任務,明確治理目標、細化任務分工、規定完成時限,采取有力措施推進專項治理,確保各項舉措落細落實見真效,確保2020年12月底前取得實質性成效。各單位、部門要及時報送各領域、各地區治理進展,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單位或部門,組織宣傳和展示。(責任部門:廳相關部門,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3.研究建立長效機制。堅持階段性與常態化相結合,在深入開展專項治理取得實效和經驗的基礎上,及時通過建章立制鞏固整治成果。大力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責任部門:廳相關部門,各設區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