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管理創新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企事業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政法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進我鎮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快我鎮現代化建設步伐,按照上級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就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積極推進社會管理理念、政策體系、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創新,通過在創新中完善、在創新中鞏固、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提升社會管理水平,為全鎮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和現代化建設營造和諧、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二、主要措施
緊緊圍繞市對鎮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考核細則,結合下原實際,以解決社會管理中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薄弱環節和工作盲區為突破口,構建政府行政功能和社會自治功能相結合、政府管理力量和社會調節力量相結合的社會管理體系,既要發揚優良傳統,又要沖破固有模式的束縛,適應新形勢,形成新思路,采用新方法,不斷打造新亮點,形成新特色。
(一)強化推進源頭治理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類隱患排查工作機制,確保各類隱患排查到位、整治到位。在做好矛盾糾紛、高危人群、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等“三項”排查的同時,切實做好突出信訪問題、有風險的預警項目、安全事故隱患和基層基礎工作薄弱環節“四項”排查工作,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各類隱患。
2、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到位。認真執行矛盾糾紛聯排聯調、分析研判制度,強化鎮村兩級調解組織輿情匯集、調解調度、對接指導、協調管理和矛盾糾紛直接調解等職能,嚴格落實矛盾糾紛(鎮)旬排查、(村)周排查制度和矛盾糾紛“零”報告、責任查究制度,充分履行矛盾糾紛的預防、排查、調處、回訪職責,有效發揮鎮調處中心承上啟下功能以及村居基礎功能,確保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和重大矛盾糾紛發現預警率不低于99%。
3、認真執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按照“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綜治維穩指導考核”的原則,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出臺重大決策、審批重大項目、決定重大事項的前置程序,全鎮重大決策、項目、事項的評估做到應評盡評,實現全覆蓋,確保決策、項目、事項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
4、積極化解信訪積案及來訪事項。不斷完善聽證對話、書記下村接訪機制,強化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分級負責制、信訪督查制等機制,確保不發生進京、赴省、去通集訪或在轄區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
(二)強化推進綜合治理工作
1、打造“城鄉一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全力推進農村治安視頻監控“村村通”工程,實現重點路段、重點場所、企業、社區等重點部位的技防網絡全覆蓋,主要街道路面、要害部位、復雜場所技防覆蓋率達100%,沿街商鋪、城鎮居民和農村家庭技防入戶率、技防設施規范化運行率均達100%。轄區中小學、幼兒園“三防”(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全部落實到位。形成覆蓋鎮村主要道路、全時監控、全面設防的現代安防體系。確保不發生上級政法部門責令查處或直接查處的重大涉黑涉惡案件,全面壓降刑事發案率。
2、打造“防治一體化”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基層安全監管網絡,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積極探索政府、社會、企業多方參與的安全監管模式。所有企業全面推廣“1+3”安全監控體系(一個方法,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監控法。三種機制,即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動態管理機制、持續改進機制、系統評價機制),及時發現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并落實整改。加強交通安全源頭管理,全面推廣交通安全進社區工作,強化校車安全整治,交通安全宣傳到位,交通秩序良好。建成消防中隊,消防設施納入總體規劃并建設到位,火災隱患排查到位并及時整改,消防裝備齊全完好。有效取締無照經營行為。積極開展反假貨幣工作。建立食品藥品監管聯動查處工作機制,依法打擊食品藥品領域違法犯罪活動。降低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火災事故、安全生產事故和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3、打造“導控一體化”的信息網絡管理體系。建立專兼職網評隊伍,加強對網絡輿情的監測和研判分析,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及時引導和處置各類網絡輿情。網吧安裝與公安機關聯網的視頻探頭,網吧服務器監控軟件安裝率≥85%,上網人員全部辦理實名登記查驗手續,不容留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上網。
4、打造“保障一體化”的外口服務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外來人口服務管理組織網絡,整合綜治、公安、民政、司法、勞動保障、計生、住建、教育等部門資源,建立集信息采集、勞動就業、子女入學、法律服務、社會救助、矛盾化解等職能于一體的“一站式”外來人口服務管理中心,按照“一窗口”辦理、“一條龍”服務的要求,為外來人員提供登記辦證、職業介紹、就業咨詢、房屋租賃、權益維護等一站式、全程式服務,不斷提高外來人口的管理成效,并按500:1要求配備外口協管員。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大型企業等外來人員集聚地企業自建“三集中”服務管理機制。落實以房管人、以落腳點管人等工作措施,建立戶籍管理人口流入地、流出地雙向管理協作機制。外來人口登記率、私房出租戶責任書簽訂率和“三集中”率力爭分別達95%、100%、60%以上。
5、打造“教管一體化”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務體系。
(1)加強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對象教育管理。將刑釋解教人員出獄出所必接必送機制落實到位,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政策落實到位,刑釋解教人員銜接管理率、幫教率、安置率分別達100%、98%、90%以上。建立鎮級安置幫教基地一個。對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等重點幫教對象進行過渡性安置,確保刑釋解教人員順利回歸社會。重點刑釋解教人員建有幫教組織,幫教活動正常。根據社區服刑人員的風險等級制定矯正個案,實施分級管控措施,進一步完善“電子圍欄”信息化管理,對納入監控的社區矯正對象實行24小時定位服務管理,時刻掌握其運行軌跡,有效杜絕脫管漏管現象,確保社區服刑人員又犯罪率為零,確保5年內刑釋解教人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下,當年回歸人員不發生重新犯罪。
(2)加強對重點青少年及社會閑散人員的教育幫助。健全綜治部門牽頭,宣傳、共青團、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機制,對不在學、無職業、流浪乞討少年兒童及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等青少年群體,開展排查摸底,落實教育管理措施。加強對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全面構建青少年違法犯罪教育預防和控制體系。大力推進“青少年零犯罪社區”創建工作,創建率達100%。
(3)加強易肇事精神病人管理。適時開展精神病人排查,摸清底數,對需要收治的及時予以收治,對曾經肇事肇禍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建立精神病人危害應急救治處置機制。對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逐人制訂救治、服務、管理措施及檔案,實行一人一檔一案,使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得到及時救治和有效管理,確保不發生精神病人因肇事肇禍引發的重大惡性案(事)件。
(4)加強對涉毒、邪教人員的救治管控。深入開展無毒社區創建和無邪教示范點創建活動,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執行率不低于90%。著力推進反邪教機構隊伍規范化建設,努力實現涉邪案件無反彈、涉邪人員無反復目標。
6、有序開展系列平安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平安村居、平安企業、平安學校、平安醫院、平安家庭、平安市場等基層系列平安創建活動,實現基層平安創建全覆蓋。2013年,基層平安創建達標率達90%以上,部門行業平安創建總體達標率達80%以上。大力加強校園安全防范工作,每學期至少2次安全教育課,不發生有影響的校園案件。
(三)強化推進基層基礎建設
根據上級要求,對鎮政法綜治工作中心進行標準化建設,配優配強鎮綜治辦工作人員,確保高效正常運轉。進一步強化村(居)綜治辦規范化建設,嚴格按照“113211”(1名綜治專干、1名社區民警、3名專職調解員、2名專職保安、1名大學生綜治社工、1名政法干警綜治特派員)的要求強化六支專業隊伍的建設。充分發揮群防群治隊伍的作用,深入開展“無矛盾糾紛上交村”創建活動,切實加強矛盾協調和心理疏導,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推進大調解工作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平臺的信息功能、責任功能和管理功能,實現信息化管理和行政化管理有機結合,推動大調解體系科學化管理。
(四)強化推進法治系列創建
1、推進法治建設。成立依法治鎮領導小組,繼續堅持以依法行政和“六五”普法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領導學法制度、重大決策法律顧問制度、重大決策論證、聽證制度、政府與群眾對話制度、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及政務公開等制度,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執行機關部門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述職述法述安考評制度,全力提升鎮級法治文化廣場品牌,著力在規范公共權力運行、促進改善民生、依法保障民權、增強公民意識、提升區域法治化水平等方面,抓落實、求突破、顯實效,努力形成黨委政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企業依法經營、基層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提升群眾法治創建知曉率(>90%),確保順利通過“南通法治鄉鎮”的復核驗收,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服務。
2、加強執法監督。由鎮法制辦牽頭,聯合人大、紀檢、司法、綜治等相關部門,對照市《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具有行政執法權的相關部門進行執法監督檢查,主要檢查各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形成的臺賬、卷宗、行政執法的規范性程度及依法行政制度建設的情況,及時將檢查發現的問題予以通告并督促整改。
3、夯實基層基礎。各村居要大力推進“公民法治驛站”運行標準化建設,注重驛站運行成效,積極引導公民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維權;實施“法治文化村村行”工程,因地制宜建設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宣傳陣地;對照“四個一”(一塊法制宣傳欄、一套法律圖書或一個法律圖書架、一所法制學校、一支法律志愿者隊伍)要求進行硬軟件建設;開展“強基升級”工程,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富有成效,確保92%的村(社區)建成南通級以上“民主法治村(社區)”,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建成率達25%。
各企事業單位要進一步重視法治創建工作,嚴格依法管理,按規定建立工會和職代會,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職工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險,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
三、工作要求
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事關鎮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鎮上下要樹立社會管理與經濟建設并重的意識,各成員單位一把手要擔負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第一責任,親自抓、負總責。要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和實踐具有地區特色的社會管理工作新途徑、新辦法,打造新亮點。各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政法綜治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統籌協調,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優勢,調動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協作配合,凝聚各方力量,把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覆蓋到全局。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責任單位和牽頭部門做好工作。要大力培育行業性、區域性、樞紐型社會組織,并充分發揮他們的橋梁紐帶、服務平臺作用,廣泛發動和依靠社會力量,營造舉全鎮之力推進社會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