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油茶基地開發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件精神,按照《縣“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扶貧試點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結合產業特點,特制定本縣油茶林項目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在試點區新造油茶林5萬畝,其中高產油茶林示范基地2萬畝,推動全縣油茶林產業發展;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步伐,采取良種苗補植、墾復、施肥、修剪等工作措施,改造本縣少數民族地區油茶低產林9000畝;組建油茶產業合作經濟組織,完善油茶產業產供銷體系,建立油茶產業發展長效機制;引進油茶龍頭加工企業,建設5萬噸油茶毛油提煉加工線,提升茶油精加工能力,打響“茶油”品牌,使油茶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重要扶貧產業之一。
二、區域布局
重點建設以山碭鎮為中心,包括山碭、龔坊、戴坊、公溪、鰲溪等鄉鎮在內的新造油茶林基地,以金竹畬族鄉為主少數民族地區油茶低產林改造,選擇群眾積極高的扶貧重點村和建卡貧困人口作為試點受益的主要對象,集中連片開發高產油茶示基地,形成全縣油茶產業區域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格局。
三、建設內容
1、新造高產油茶林。全縣新造高產油茶林5萬畝,其中山碭鎮13000畝、龔坊鎮14000畝、戴坊鎮8000畝、公溪鎮5000畝、鰲溪鎮1500畝,其他鄉鎮8500畝。
2、改造油茶低產林。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群眾脫貧致富步伐,采取良種苗補植、墾復、施肥、修剪等工作措施,改造本縣少數民族地區油茶低產林9000畝。
3、做大做強龍頭加工企業。招商引進澳門高氏集團來我縣開發油茶林,以建設5萬噸油茶毛油提煉加工線為基礎,提升全縣茶油加工水平,積極探索茶殼、茶粕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保證產品質量,打造“茶油”品牌。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建立油茶種植基地,使企業與農戶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利益共同體。龍頭企業應優先吸納貧困群眾為基地生產農戶,使貧困群眾在參與基地建設中,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增加收入、增長才干、增強信心。
4、發展專業合作組織搞好技術培訓。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則建立多種形式的油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聯戶種植、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產品營銷等服務,努力提高油茶生產組織化程度,增強規避市場風險能力。開展科技培訓與技術指導,提升油茶種植水平和經濟效益。
5、改善基礎設施。著力改善油茶試點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
四、項目投資及使用
(一)投資估算(見附表)
(二)項目資金使用分配及補助方式
1、新建油茶基地。安排試點資金318萬元,新建1萬畝油茶林,要求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由林業部門統一設計規劃,采用林業部門認定的良種苗,普通群眾按300元/畝標準給予補助,貧困戶(以縣扶貧辦建檔立卡的名單為準)則按400元/畝標準給予補助。
2、改造油茶低產林。安排試點資金72萬元,低改9000畝油茶林,按80元/畝標準給予補助。
3、興建加工龍頭企業。安排縣財政配套資金300萬元,用于省高氏油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興建油茶林基地4萬畝,建設5萬噸毛油提煉加工線。
4、科技推廣培訓及專業合作社建設。安排試點資金10萬元。用于推廣優質油茶品種和培訓技術及建設油茶林專業合作社,添置相關設施。
5、基礎設施建設。安排試點資金300萬元,用于改善油茶林試點區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
五、保障措施
1、成立執行機構。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副縣長任組長,縣扶貧辦主任任副組長,縣扶貧辦副主任、縣財政局副局長、縣林業局副局長為成員。
2、明確工作責任。縣扶貧辦負責項目管理、資金審批,組織項目驗收;財政局負責項目資金管理、審核、撥付;林業局負責基地規劃設計、技術指導和培訓,參與項目實施和管理;有關鄉鎮負責協助項目具體實施,協助相關部門做好物資、資金的補助到戶工作。
3、嚴格考核制度。將油茶試點工作列入各鄉(鎮、場)實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并實行每月一調度,每季一檢查,年終一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