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整改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獎補實施辦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推動農業綜合改革不斷深入,完善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切實提高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水平,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區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實施方案》(政辦發〔〕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村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政府獎補資金為引導,以充分發揮基層民主作用為動力,探索建立“政府資助、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
(二)目標任務。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財政獎補政策穩定、農民主動參與、管理制度規范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村內公益事業明顯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社會文化明顯進步,促進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斷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農民自愿,量力而行。尊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堅持農民自愿,量力而行,妥善處理好籌資籌勞和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
(二)民主決策,籌補結合。以村民民主決策、自愿籌資籌勞為前提,政府給予獎勵補助,采用政府投入和村民出資出勞相結合方式,共同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
(三)突出重點,注重實效。考慮村民、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受能力,先易后難,優先建設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項目,注重項目的實際效果。
(四)先行試點,逐步推開。在全區兩鎮選7個村先行進行試點,用3年時間在兩鎮全面推開。
(五)規范管理,陽光操作。規范議事程序,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確?;I資籌勞項目的謀劃、方案的制定、村民議事表決過程、籌資籌勞和獎補資金的使用管理等公開透明、公平公正,自覺接受村民監督。
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辦法
(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自年起,兩鎮所有村均可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申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是以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具體包括:
1、村內道路修建。包括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點之間的道路。
2、村內小型水利。包括村內街道排水、機電井和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橋涵等的修建。
3、村內人畜飲水工程。包括集中供水設施的購建、管道的鋪設。
4、村內公共環衛設施。包括垃圾存放點、公共廁所、果皮箱等的購建。
5、村內公共綠化。包括村內主街道兩側、公共綠地、公共閑散空地和村莊周圍綠化。
6、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村內其他集體生產生活等公益事業。
符合以上條件和范圍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預算投資規模原則上不超過受益農民人均籌資上限額和籌勞上限額折資總數內,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據實編制項目投資預算。超過限額的投資預算部分,要明確資金來源,否則所報項目不安排獎補資金。農民規定范圍內的籌資折資標準,統一按每個標準工日20元折算。
對于不符合以上規定的籌資籌勞項目、超過建設范圍的項目以及舉債建設的項目,不予獎補。
(二)獎補辦法
1、獎補辦法。上級財政安排的一事一議獎補資金,財政全部安排在已批復的一事一議建設項目中,為鼓勵鄉村加大對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的投入力度,財政積極調整支出結構,采取補助與獎勵相結合的辦法,給予獎勵。
為鼓勵和支持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提高自我發展和自我建設能力,倡導社會各界捐贈贊助,形成政府補助、部門扶持、社會捐贈、村組自籌和農民籌資籌勞相結合,共同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投入新機制。
2、獎補資金管理。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統一在鎮財經所設置專賬管理,列入“對村級一事一議補助”科目,確保專款專用。村民籌資(包括籌勞折資)、村集體經濟、社會捐贈等用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由鎮財經所分村專賬管理核算。
四、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程序
(一)項目申報。村民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的村內公益事業建設項目,需申報財政獎補資金的,由村民委員會提出申請,經鎮人民政府初審后按照項目申報有關要求組織編制項目,申報文件報財政局審核。
(二)項目審批。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對項目的合規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農民籌資籌勞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審核。經區人民政府審批后,報自治區財政廳批復并下達補助資金計劃。
(三)項目實施。經批準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在鎮人民政府的統一管理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由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實施。項目實施要堅持因地制宜,區別情況,尊重民意,采取公開招標、邀請式招標等方式,實行合同制管理,并建立竣工決算制度。
(四)資金兌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實行事前預撥和事后報賬制度。項目實施前,財政局預撥部分獎補資金,實行建設和獎補并行,保障項目實施;項目竣工并驗收合格后,結算其余獎補資金并進行報賬。
(五)考核驗收。政府建立驗收考核制度,兩鎮人民政府具體負責實施。一些專業性強、安全性高、投資較大的重點項目,由財政部門組織相關部門考核驗收;其他項目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考核驗收,并將驗收結果報財政部門,財政部門組織抽查。鄉鎮人民政府組織驗收時必須要有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受益群眾參與,并由驗收單位或部門出具經驗收組全體成員簽字同意的驗收報告。
五、相關配套措施
(一)統籌規劃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建立項目庫。各試點鎮、村要結合本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現狀,與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整村推進、農田基本建設、鄉村道路建設、人畜飲水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移民搬遷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要求,科學制定一事一議項目實施方案,建立一事一議項目庫。在獎補項目的選擇上,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優先支持群眾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作用最大的項目,讓農民群眾看見實實在在的效果。在試點面上,既要集中財力抓重點村的建設,又要保證一定的試點面,確保區、鎮、村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
(二)建立健全一事一議民主議事機制。兩鎮要認真貫徹《區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的規定,遵循村民自愿、民主決策、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則,引導村民按程序、合理籌資籌勞。防止不顧農民承受能力,加重農民負擔。對資金需求量較大的議事項目,可以一次議事,按規定的籌資限額標準籌集兩年的資金,但需經全體村民同意。籌資確有困難的,允許以工折資或以物折資;對籌勞確有困難的,在堅持農民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以資代勞。
(三)建立健全監管制度。一是建立一事一議項目建設情況公示制。要全面公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實施辦法、辦事程序和服務承諾,讓村民對一事一議建設項目進行全程監督并參與管理。項目完成后,村級要將項目實施、籌資籌勞、獎補資金使用等情況及時向村民公布。二是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檔案,將村民議事會議記錄、村民簽字、項目報告、公示結果、籌資籌勞方案、項目獎補申請、竣工驗收報告等相關原始材料匯總歸檔規范管理。三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領導小組加大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力度,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對未完成計劃或未達到工程質量要求的,相應扣減獎補資金;對違反法規政策規定,違規操作、截留挪用、騙取村民籌資和獎補資金的行為,要責令糾正,追回資金,并按規定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
(四)建立村級公益事業設施管護制度。按照“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誰養護”的原則,明確一事一議公益設施的所有權,落實管護責任主體。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形成的資產,歸項目議事主體所有,由村級組織負責管理和養護。村級組織要立足自身實際建立健全村內公益實施管護體制,做到建管結合,確保村內公益設施長期發揮應有效益。
六、加強組織領導
為保障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區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兩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落實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確保試點項目取得實效。
財政局主要負責財政獎補政策的制定,獎補資金的分配、管理和監督,指導鄉鎮開展財政獎補工作。農牧水務局、區農經站主要負責一事一議制度的完善,指導鄉村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工作,加強對村民籌資籌勞的監督管理。建設交通、農牧水務、林業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指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實施。監察、審計部門,主要負責對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跟蹤檢查和審計監督,對群眾舉報和違反相關政策的問題,要及時查處,堅決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