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試行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國家《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36號)和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國家工商總局《關于做好原料奶價格協調工作的通知》(發改價格〔20*〕2302號)精神,結合我省情況,特制定《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試行方案》。
一、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必要性
近年來,受國際國內市場糧食供求關系的影響,國內飼料價格頻繁波動,奶牛飼養成本變化較大。由于生鮮乳的定價權一直由乳品加工企業控制,一方面,生鮮乳收購環節壓級壓價、價格串通等不正當價格行為時有發生;另一方面,生鮮乳價格變動嚴重滯后于飼料市場價格的變化,致使生鮮乳價格扭曲,對牛奶產業鏈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發〔2007〕31號),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以及最近頒布的國務院令第536號都明確提出規范生鮮乳收購價格秩序,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因此,建立完善的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勢在必行。
二、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基本原則及目標要求
(一)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基本原則
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基礎,以保護奶業產業鏈各方利益為原則,以政府宏觀調控為手段,通過建立完善的生鮮乳生產成本核算辦法和規范的生鮮乳購銷合同,引導生鮮乳生產、經營和加工企業合理確定生鮮乳收購價格。
(二)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目標要求
一是保持奶業產業鏈各環節利益的合理性、長效性。建立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根本出發點是力求將生鮮乳價格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實現產業鏈各環節利益的均衡、合理與和諧,使奶牛養殖場(戶)、奶站、乳品加工企業能夠在公正、公平、公開的交易前提下,各方的合理利益得到保障。
二是建立奶業市場風險預警機制。奶牛生產具有多投入、高風險和長周期性,政府應加強對生鮮乳生產成本、效益及飼料價格市場走勢的監測,增強奶制品價格預測能力和對奶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逐步建立奶業市場風險預警機制。
三、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的主要內容
(一)成立生鮮乳價格協調委員會
各地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成立由物價、畜牧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奶業協會、奶站、乳品加工企業和奶牛養殖場(戶)參加的生鮮乳價格協調委員會。其主要職責是根據生鮮乳成本價格,提出旺季(5月至10月)、淡季(11月至下一年4月)以及在影響生鮮乳主要要素發生大幅度價格波動時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
(二)測算生鮮乳成本價格
生鮮乳價格協調委員會要根據當地情況,分別選擇5-10個有代表性的奶牛養殖場和奶牛養殖小區(戶)作為調查樣本,定期調查采集主要飼料原料(玉米、豆粕、麩皮、青貯、苜蓿、羊草等)、人工費用、水電煤等價格行情,也可委托奶業協會承擔此項工作。根據調查采集的奶牛飼養成本有關數據,測算生鮮乳成本價格(生鮮乳成本價格測算方法附后)。
(三)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
價格協調委員會要按照生鮮乳產銷加工各環節都能獲得合理利潤和質價相符的原則,綜合考慮奶牛飼養成本、生鮮乳流通費用、乳品加工企業成本以及淡旺季市場需求等因素,確定生鮮乳交易參考價格,以設區市、擴權縣(市)為單位,也可委托地方奶業協會或相關部門。
四、生鮮乳交易參考價的使用
生鮮乳收購企業必須以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為基礎,按照省畜牧獸醫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冀牧醫(牧)字〔2008〕29號”文件推行的《原料奶購銷合同示范文本》,與奶牛養殖場(小區、奶業合作社、戶)簽定生鮮乳購銷合同。
附:生鮮乳成本價格測算辦法
生鮮乳成本價格測算辦法
生鮮乳成本包括:奶牛生產的直接耗費、奶牛的更新成本(后備牛養殖)、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等。
生鮮乳的成本價格可采用盈虧平衡點方法進行測算。公式如下:
P=(F+V)/Q
式中:P---生鮮乳成本
Q---銷售量(月)
F---總固定成本(月)
V---總變動成本(月)
一、銷售量(Q)的測算:
奶牛的產奶量扣除6%視為銷售量。
月產奶量的測算。最精確的方法是將每頭產奶母牛每天的產奶量進行記錄。在不能對每天的產奶量進行計量記錄的情況下,可以采用每月測定3個產奶日的產奶量來估算全月產奶量,具體做法是:每間隔8~11天測量一次產奶量,一個月測3次。計算公式為:
月產奶量=(Ml×Dl)+(M2×D2)+(M3×D3)
式中:Ml、M2、M3——測定日全天產奶量;
D1、D2、D3——當次測定日與上次測定日間隔天數。
二、總固定成本(F)的測算
總固定成本包括:固定資產(畜舍、飼料機械、擠奶機等設備設施)、奶牛的折舊費用、土地成本。
1、建筑物折舊:按30年計。奶牛小區奶牛養殖戶在計算時,可以房屋租賃費分月直接計入。無固定畜舍的奶牛養殖戶此項費用不計。
2、機械設備:按8-10年計。
3、土地成本:每年支付的按當年實際支付金額計算,承包期一年以上而一次性支付租金或承包費的按年限分攤后計入。在自有承包地建設飼養場的,可以按當地生產農產品的收入加國家補貼計算。
4、成年奶牛折舊費:按4-6年計。
成乳牛作為固定資產管理、核算,使用期限一般為5年,考慮到奶業的特點及財務分析謹慎原則,規定成乳牛折舊期限為4至6年。
成年奶牛成本測算:
購入產奶牛按實際購入價格計算。
自繁奶牛按以下公式計算:成年奶牛價格=犢牛初生價+犢牛飼養成本+小育成牛飼養成本+大育成牛飼養成本。
犢牛飼養成本:出生至180天。需牛奶300公斤,犢牛料21公斤左右,精料240公斤左右,優質干草360公斤左右。
小育成牛飼養成本:180天至初孕,為305天。需精料600公斤左右,青貯4500公斤左右,青干草600公斤左右。
大育成牛飼養成本:懷孕至生犢,為283天。需精料900公斤左右,青貯4300公斤左右,青干草1200公斤左右。
三、總變動成本(V)的測算
總變動成本包括:飼料、生產工人的工資福利、水電、運輸、防疫、治療、設備使用與維修等。
1、飼料成本的測算:飼料成本=日產奶量×料奶比×混合精料價格+青貯飼料價格×25(公斤)+青干草價格×3(公斤)。
式中:混合精料價格=(玉米價格×4+豆粕價格)÷5
2、人工成本的測算:人工成本指生產過程中直接使用的勞動力的成本。包括雇工費用和家庭用工費。
雇工費用是指因雇傭他人勞動而實際支付的所有費用,包括支付給雇工的工資和合理的飲食費、招待費等。
家庭用工作價計算公式:家庭勞動日工價=本地上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鄉村人口數÷鄉村從業人員數)÷全年勞動天數(365天)
3、其它成本的測算:包括:水電、運輸、保險、防疫、治療、設備使用與維修、死亡損失等費用,其中除死亡損失費外,其他費用按實際發生費用計。新晨
死亡損失費計算公式:死亡損失費=調查期內平均每核算單位死亡畜禽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社會平均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