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保障平臺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辦、局,行政村:
為促進開發區農村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服務順利開展,根據《關于加強社會保障基層平臺建設和開展網格化管理的意見》文件精神,現就切實做好開發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10年12月底前,管委會以及所轄所有行政村都必須建立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健全三級社會保障體系。到2011年底,逐步完善基層社會保障工作平臺服務功能,使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管理覆蓋到所有居民、用人單位及其職工。
二、開發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
1、機構設置。根據市統一規定,設立“經濟開發區勞動保障所”,同時掛“經濟開發區勞動保障監察中隊”的牌子,辦公地點暫設在勞動保障科,全面組織、協調轄區內勞動保障工作,行政上歸口社會發展局領導,業務上接受市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指導,與企業相關的各項工作接受經濟發展局指導和領導。
2、工作職責。開發區勞動保障所在管委會和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的領導下,全面開展就業服務、社會保障、網格化管理,指導和管理轄區內村級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工作。具體職責是:宣傳貫徹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求職登記、培訓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失業登記、就業登記、用工登記,做好信息、信息查詢、咨詢服務等工作;開發公益性崗位和社區就業崗位,開發創業項目,開展創業引導服務,實施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進行社會保險參保登記、參保業務審核、信息查詢、失業人員的失業確認;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和服務工作;協助工傷調查取證工作;接受涉及勞動保障方面的投訴、舉報案件并開展調處(監察)工作;負責轄區內勞動爭議預防和調解(仲裁)工作;做好信息、統計報表上報,做好檔案管理和綜合利用,做好信息網絡日常維護及運行情況反饋;開展對轄區內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的業務指導、監督管理、考核評估;完成上級勞動保障部門交辦的工作。
三、開展村級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建設
開發區村級勞動保障服務平臺統一稱為“××村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作為農村公共服務“一站式”辦理的重要窗口,協助開發區做好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工作。具體職責是:開展轄區內勞動力資源登記管理和就業服務,負責錄入和及時更新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協助做好富余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指導和農村低保家庭的就業援助工作;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轄區內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收集、費用征收、待遇支付和領取資格認定等工作;提醒參保人員按時繳費,通知參保人員辦理待遇領取手續,并協助做好政策宣傳與解釋、待遇領取資格認證、摸底調查、居民基本信息采集、情況公示等工作;協助做好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及社會保險的管理工作;協助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和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協助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宣傳、咨詢工作;協助做好五保對象的認定和供養協議簽訂工作以及散居五保對象的日常服務工作;協助做好申請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求助等專項救助家庭的入戶調查、民主評議、收入核定、張榜公示、定期復核、公益勞動管理、走訪慰問等工作;承辦上級勞動保障和民政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四、人員配置
經濟開發區勞動保障所相關人員編制納入社會發展局管理,確定胡法歸同志為勞動保障所專職干部。同時根據文件精神配備一名負責農村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的專職人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簽訂不少于三年的勞動合同,具體由社會發展局落實。村級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工作人員原則上由村二委成員或村會計或大學生村官兼任,具體人員由村二委確定,社會發展局審批,報市人事局和民政局備案。
五、資金保障
事業編制人員工資待遇按事業編制干部享受;專職人員工資待遇按政府買服務標準執行;兼職的村級協理員補助標準由《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就業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的實施意見》規定執行。市政府對年度考核合格的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按以獎代補方式給予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
六、服務場所和辦公設備配置
充分利用現有場所,以滿足工作需要、方便群眾和經濟實用為原則,各村原則上安排不低于15平方米的勞動保障和社會救助站服務場所。開發區勞動保障所暫設在管委會大樓勞動保障科辦公;負責農村保障和社會救助站專職人員在社會發展局大樓辦公,服務平臺建設需要的辦公設備按需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