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某鎮田長制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防止耕地拋荒及非農化,穩定糧食生產,強化秸稈禁燒及農業面源污染管控,經鎮黨委、政府研究,決定開展“田長制”管理工作。現結合我鎮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實施范圍
全鎮范圍內的耕地(含水田、旱地、果園地)。
二、工作目標
建立“鎮村組聯動、覆蓋全鎮”的制度化、常態化、精細化“田長制”管理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制,調動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加大耕地拋荒整治力度,防止耕地非糧化,制止水稻雙改單,穩定糧食生產,提升糧食總產;加強宣傳引導,提高群眾文明素養,改變不良習慣,強化秸稈禁燒及農業面源污染管控,減少大氣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更加干凈、整潔、安全的生產和生活環境。
三、組織機構
全鎮所有耕地實行“田長”負責制,建立轄區內鎮、村、組三級“田長制”組織體系。由鎮黨委書記楊彪云擔任全鎮“總田長”,鎮長曾曉文擔任“副總田長”,鎮政府分管農業的領導牽頭“田長制”實施工作,各掛點班子成員為各掛點村田長,其他掛點鎮干部為責任人,各村書記為村副田長;村“兩委”成員為掛點組田長,各村小組長為各組副田長。各級人員在“田長制”組織體系架構下,落實“田長制”工作,田長、副田長、責任人承擔同等責任。設立鎮“田長制”辦公室(在原農綜站),辦公室主任由副鎮長劉海雄兼任,鎮干部黃建群、劉亮具體負責“田長制”辦公室日常工作。各村也要成立本轄區“田長制”組織體系,明確轄區內“田長制”責任分工,并將分工安排于4月6日前報鎮“田長制”辦公室。
四、工作職責
(一)“田長”職責
1.“總田長”、“副總田長”負責全鎮“田長制”工作的總指揮、總督導、總調度職責。鎮政府分管農業的領導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開展,做好“田長制”工作上下銜接,組織開展全鎮例會、評比、督查等活動。
2.“田長”負責指導、協調責任轄區耕地綜合管理工作,督導“副田長”、責任人履行職責,協調督促村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好整治工作。
3.“副田長”負責本轄區內耕地綜合管理工作,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完成“田長”和鎮“田長制”辦公室交辦的各項任務,及時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督促指導下級田長及責任人落實工作責任。
(二)“田長制”辦公室職責
具體負責“田長制”日常工作,主要職責為組織協調、督查指導、檢查評比和考核。
五、主要任務
“田長制”是在“總田長”、“副總田長”的總指揮、總督導、總調度下,對責任范圍內糧食生產、耕地拋荒、耕地非糧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維護管理、秸稈禁燒、農業面源污染管控等實施全面綜合管理的制度。各級“田長”要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
1.穩定糧食生產。大力整治耕地拋荒及制止耕地非糧化。各級“田長”要加強日常巡查,對利用水田種植經濟作物、挖養魚塘或占用耕地建房等耕地非糧化行為要及時制止。對耕地拋荒現象要現場勘察,摸清拋荒地底數,并上門上戶簽字確認復耕方式和責任人,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本人能種的盡量引導本人耕種;因缺勞力或耕種條件差本人不種的,要引導流轉;流轉不了的由村組干部或村組集體耕種;對既不同意流轉又拋荒兩年以上的耕地收歸村組重新發包,并停發原承包戶耕地地力補帖,確保耕地不拋荒。要全面落實糧食生產任務,認真抓好春耕備耕,把糧食生產任務、種植面積逐級分解到位,細化到田間地頭,責任到人。要加強宣傳引導,動員群眾能種雙季稻的水田堅決不能種一季,嚴禁”雙改單”,提高糧食總產,確保完成糧食生產任務。
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維護管理。各級“田長”要加強轄區內排澇站、抗旱井、渠道(排水溝)、機耕道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檢查維護,強化日常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該修復的修復,該清於的清於,確保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安全有效,正常運行。
3.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因地制宜,重點抓好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綜合利用,進一步強化秸稈禁燒鎮村組三級巡察機制,加強宣傳巡察,嚴禁秸稈焚燒,確保轄區內耕地不點一把火,不黒一塊田。
4.農業面源污染管控。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及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減少化肥用量,利用生物技術防病防蟲,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嚴格農藥瓶(袋)等廢棄物管理,田間地頭水塘水溝不能有農藥瓶(袋)、廢舊秧盤、塑料膜等廢棄物,鼓勵群眾用農藥瓶(袋)、廢舊秧盤、塑料膜到村委會換肥(香)皂、牙膏(刷)、毛巾等日用品。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要把實施“田長制”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耕地綜合管理的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任務到人,主動作為,狠抓落實。
(二)加強宣傳引導。利用會議、標語、主題班會(小手拉大手)、黨員干部帶頭等各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廣泛發動、人人參與的良好工作環境,及時宣傳管理動態、成效,介紹推廣經驗,提高“田長制”管理工作的社會參與度。
(三)加強協調配合。各村要建立健全人員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工作保障機制,確保有人干事、有錢辦事;要自覺服從“田長”的協調和管理,全力支持“田長制”工作的運行。要在村組與村組之間建立“田長”工作聯系機制,相互溝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區,形成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田長”管理體系。
(四)加強督查考核。把“田長制”管理工作列入對各村、掛點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內容,實行平時督查與年終考核相結合,確保實效。平時,由鎮田長制辦公室組織不定期暗訪,發現問題責令限時整改,整改不到位根據情節輕重扣除1-5分;每兩個月進行一次檢查評比,檢查得分數與平時暗訪扣除分數相結合,連續兩次得分倒數第一名的村書記作表態性發言;年終考評得分由幾次檢查評比得分的平均分折算。按照考評結果,在全鎮三級干部大會上表彰一、二、三等獎各1名,考評排位后兩名的村在有關會議上作表態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