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黨(工)委、黨(總)支部:
為深入實施文明素質工程,切實提高廣大村(居)民的文明素養和社會的文明程度,全面推進和諧村居建設,特制訂新河鎮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廣泛宣傳和普及“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大力倡導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深入開展文明禮儀進村居、進家庭活動,引導廣大村(居)民懂禮貌、知禮儀、重禮節、講道德,為推進我鎮和諧村居創建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努力使村(居)民在提高禮儀意識、增長禮儀知識、遵守禮儀規范等方面有明顯變化,促進村(居)民在各種場合做到語言文明、行為文明,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在單位做一個好員工,在家庭做一個好成員,進一步提升村(居)民的整體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三、活動內容
(一)禮儀知識萬人學活動。以“全民讀書月”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基層黨校、新農民學校等平臺的作用,采用知識講座、禮儀宣講等方式,深入開展文明禮儀知識宣傳教育。通過文藝展演、張貼宣傳標語、分發文明倡議書等多種宣傳形式,使禮儀知識和道德規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禮儀言行萬人評活動。結合鄉風評議、喪葬禮俗整治等工作,建立評議組織,廣泛開展大討論活動,發動村(居)民評議身邊的生活陋習和不文明言行。通過不斷修訂完善文明公約,促進村(居)民自我約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
(三)禮儀實踐萬人行活動。圍繞“講文明,告別陋習萬人行動”主題,廣泛開展禮儀實踐活動,重點抓好“鄰居節”、“星級文明家庭”評創、“春泥計劃”、清潔家園、感恩行動、文明勸導等工作,引導村(居)民文明生活言行、和諧人際關系、遵行社會公德,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明素養。
(四)禮儀典型萬人頌活動。各村(居)要設立道德評議牌,對涌現出來的見義勇為、扶貧濟困、熱心公益、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等家庭和好人好事及時予以褒揚,對不良言行進行曝光,引導村(居)民從點滴小事做起,寓文明禮儀于具體的小事與細節之中。開展民間道德典型宣傳,適時舉辦各類表彰活動,樹立一批文明禮儀實踐先進典型。
四、實施步驟
(一)學習宣傳階段(6月)
1.組織發動。制訂全鎮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方案,各村(居)、相關單位要對照活動方案,結合本村(居)、本單位實際,精心制訂、細化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要深入群眾廣泛宣傳,發動廣大村(居)民主動參與到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中。
2.開展“五個一”的學習教育活動。一是組織一系列宣講,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舉辦禮儀知識講座,組建鎮文明禮儀宣講團深入村(居)開展禮儀知識巡回宣講;二是印發一份倡議書,將《文明倡議書》發放至千家萬戶,使教育實踐活動家喻戶曉;三是編發一份學習資料,多形式、多渠道傳播文明禮儀知識;四是開展一次“萬戶家庭學禮儀”文藝巡演,以村(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文明禮儀知識;五是建設一批宣傳陣地,在鎮主要道路、公園等公共場所制作文明禮儀戶外廣告、刀旗、提示標語等,營造濃厚氛圍。
(二)評議實踐階段(7月—10月)
1.開展群眾評議活動。各村(居)結合實際,建立道德風尚評議會、紅白好事理事會,以“找一處陋習、談一點感受、提一個建議、多一些禮讓、創一份和諧”為內容,組織開展“村(居)民話禮儀”、“村(居)民議陋習”等大討論活動,對照文明禮儀規范評議群眾身邊的生活陋習和不文明言行。開展“尋找身邊的好人好事”活動,各村(居)將群眾評議出來的好人好事每月(或每季度)在村(居)道德評議牌上予以紅榜公布,并曝光不文明現象。
2.開展“星級文明家庭”評創活動。按照《省公民道德規范》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要求,制定評創標準和工作程序,通過村(居)民家庭自評、村(居)聯評、張榜公布等環節,評出村(居)“星級文明家庭”,再從中推薦先進家庭典型參加鎮“星級文明家庭”評選,最終表彰鎮“星級文明家庭”100戶。
3.實施“春泥計劃”。以村為單位,依托基層文化俱樂部等農村各類活動場所,調動中小學教師、大學生“村官”、回鄉大學生、本地能工巧匠、示范戶、“五老”人員等人才的積極性,在中小學寒暑假、傳統節日和雙休日等校外時間,組織農村未成年人因地制宜的開展道德實踐、社會體驗、能力提升、文娛體育等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認識社會、感知社會、愉悅身心、提高素質,在實踐體驗中茁壯成長。
4.開展文明勸導志愿行動。鎮、村(居)在9.20“公民道德宣傳日”之際,組織志愿者在公共場所開展文明勸導活動,糾正村(居)民在保護環境、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生活言行方面的不文明行為,重點抓好村(居)民文明走路、文明排隊、文明行車、文明停車等行為的養成,勸阻行人亂丟、亂吐、亂扔、亂貼、亂畫等陋習。
5.開展“2010•新河鎮鄰居節”系列活動。各村(居)要圍繞“低碳生活、清潔家園、崇尚道德、和諧鄰里”這一主題,組織廣大群眾開展一系列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活動,使廣大村居民在參與中融洽感情,增進友誼,共同營造鄰里和睦、人際和諧的良好氛圍。
6.開展清潔家園志愿活動。結合新農村建設、文明村創建等工作,各村(居)組織黨員干部、志愿者開展清潔家園行動,開展義務勞動,清掃村居衛生死角,清除牛皮癬,發動群眾整理清潔房前屋后,共同美化自己的家園。
7.開展感恩行動。在重陽節前后,各村(居)舉辦為高壽老人、孤寡老人祝壽活動;在村(居)民中開展“為老人送件衣服”等活動;在未成年人中開展“感恩父母,從點滴做起”活動,寫一封家信、打一個電話、為父母送生日禮物、假期幫父母做家務等,引導廣大村(居)民從小事踐行孝道。
8.開展爭創文明窗口活動。機關及各直屬單位結合創建巾幗文明崗、青年文明號、文明崗口等活動,建立領導小組,落實長效機制,在百姓辦事的服務窗口,倡導首問負責制、文明用語、預約上門、一米線等文明服務,帶頭踐行文明禮儀活動,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為群眾樹立榜樣、作出表率。
9.舉辦文明禮儀宣教文藝晚會。充分挖掘和發揮鎮內的文化團隊優勢,結合當前各村(居)在文明禮儀方面存在的正反典型,組織骨干成員創作,動員鄉土人才表演,迎合當地百姓口味,以寓教于樂的形式,積極倡導文明,反對陋習,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文明、從我做起的良好氛圍。
(三)鞏固提高階段(10-12月)
針對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評估和系統的總結,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落實工作措施。在鞏固前一階段成果的同時,探索健全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的工作運行機制,積極創新活動載體,不斷擴大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召開各類文明禮儀學習實踐先進典型以及“星級文明家庭”的表彰會議,并對深化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各村(居)要充分認識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把它作為培育村(居)民良好素質、營造文明和諧環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要緊密結合實際,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整合資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認真組織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認真策劃,廣泛普及。各村(居)要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策劃,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多設計形式新穎、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載體,廣泛發動村(居)民參與文明禮儀普及教育活動。要創新宣傳教育形式,提高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擴大群眾參與率和覆蓋面。各級文明村(居)、單位要發揮表率作用,帶頭參加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工、青、婦組織要廣泛地組織動員各自聯系的群眾團體參加活動。
(三)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各村(居)、單位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結合不同對象的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狠抓落實,防止形式主義。要把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和各項文明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既要抓好文明禮儀知識的普及,又要抓好文明禮儀實踐活動的開展;既要抓宣傳教育,又要抓問題的整改解決,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