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的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以整合資金為主線,以規劃引導為依據、以主導產業、優勢區域和重點項目帶動為平臺,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提高農民收入為目標,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司其職、各計其功、各負其責”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導、財政牽頭、部門配合的運行機制,整合各部門、各渠道安排的支農資金,逐步形成立項科學、分配規范、使用高效、運行安全的資金管理機制。
二、整合的原則
(一)科學決策的原則。根據國家支農政策,參照“”規劃和年度發展計劃。科學合理選擇項目,所選項目必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主導產業發展相結合,與區域帶動相結合,與重點項目相結合。
(二)突出重點的原則。要打破行業界限和部門分割,整合優化各類財政支農資金,發揮資金的集聚優勢,集中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三)效益為先的原則。牢固樹立效益至上的觀念,科學合理界定支農資金投入方向與支持環節,加強資金分配使用的監督和績效評價,努力提高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部門配合的原則。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各司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全區項目管理和資金投向“一盤棋”。
三、整合的范圍
除救災資金和特殊用途資金以及國家規定補貼到農民個人的資金之外的所有支農資金,都屬于資金整合范圍。內容包括各級各部門投入的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支持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各類資金。
四、整合的規模
年我區以高皇鎮整村推進土地治理項目區萬畝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為中心,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集中投入”的原則,以土地治理、土地流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為平臺,整合財政支農資金5110萬元,建成萬畝整村推進土地治理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一個。
(一)以土地整理項目建設為平臺整合資金3050萬元。整合土地整理項目資金3000萬元,省、市財政安排扶持發展資金50萬元。規劃整理土地萬畝,通過治理新增耕地200畝,養殖水面110畝。疏浚、開挖渠道及排澇溝21條19.5km、防滲斗渠13條14.5km、防滲農渠11條9.5km,修建砂石路5條6.4km、配套建筑物161座。形成田、溝、路、渠、林綜合配套,建成集生態高效的高皇萬畝蔬菜基地、萬畝麥稻高產攻關田特色農業產業區。
(二)以土地流轉為平臺整合資金300萬元。整合市、區兩級土地流轉補助資金200萬元,農民科技培訓資金50萬元,其他資金50萬元。通過土地流轉,整村推進土地治理,進行集中開發,建成蔬菜大棚4126個,110萬平方米。按照農民自愿的原則,組建蔬菜、食用菌農民生產合作社,合作社以法人名義管理經營蔬菜、食用菌基地,社員可入股或承包經營蔬菜種植、食用菌栽培,也可通過就業培訓選擇自謀出路,參與分紅。
(三)以產業化項目建設為平臺整合資金1760萬元。整合農業三增項目50萬元,扶貧資金50萬元,新型農民培訓資金60萬元,企業資金100萬元,銀行貸款500萬元,招商引資1000萬元。扶持有特色的蔬菜瓜果種植、食用菌栽培等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成萬畝蔬菜基地,主要種植經濟效益好、有特色蔬菜瓜果等;建成食用菌栽培示范村一個,主要栽培金針菇等食用菌;建設麥、稻高產攻關田萬畝,引進優質品種,創建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整合的方法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集中投入”的原則,以縱橫結合的方式進行支農資金整合。
(一)縱向整合,將資金按性質進行科學分類。將性質大體相同、用途大體類似的國家、省、市、區安排的用于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類項目資金進行整合。集中扶持重點項目和主導產業。以促進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二)橫向整合,將各部門用于農村發展資金進行歸集整合。按照項目建設的目標,缺什么、建什么,使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業產業化水平快速提升。
六、實施步驟
試點工作分六個階段進行:
(一)調查摸底及制定方案階段(年5月)。對全區近三年支農專項資金的來源、資金的使用、效益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制定支農資金整合方案。
(二)宣傳發動階段(年6月)。召開全區支農資金整合會議,宣傳支農資金整合的重大意義,讓各級各部門充分認識支農資金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支持、參與此項工作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三)項目規劃及管理辦法制定階段(年7月)。與省、市土地部門合作,高標準編制土地治理整村推進治理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建設規劃,區整合辦制定操作性強,切實有效的資金管理和項目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
(四)項目申報階段(年7月)。各單位在區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下申報項目,并與上級部門做好銜接工作。所有項目必須通過區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后,由財政部門和項目主管部門聯合申報。
(五)組織實施階段(年8月—12月)。明確項目實施責任單位,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方案,并組織搞好項目實施工作。
(六)檢查驗收階段(年12月)。項目完工后,實施單位提出申請,區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試點工作機制,提高試點工作成效。
七、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強化領導。為保證支農資金整合工作有序開展,成立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財政、發改委、農業、林業、水利、土地、交通、高皇鎮黨委、政府等相關部門單位為成員的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財政局,負責規劃編制、項目申報、資金分配和項目實施工作。
(二)明確責任,各司其責。各單位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做到每個項目有一套實施方案,項目實施的每個環節要有專人把守。區支農資金整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項目申報、審批、建設、驗收和資金使用制定出詳細的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定期召開支農資金整合項目協調會議,加強督查、調度,加強重大項目通報和信息資源共享,形成向心合力,確保此項工作順利推進。
(三)強化監管,建立機制。積極完善和推行項目法人制、項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工程責任追究制、工程預決算審計制、項目績效考評制等相關制度。不斷創新資金管理機制,采取歸口管理,實行“三專”,即專人、專帳、專戶,嚴格區級財政報賬制,制定出臺支農資金整合工作獎懲辦法,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對在支農資金整合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在此項工作中配合不力,影響整合工作正常開展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依法依紀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