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交通項目招投標整治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市委全會和市“兩會”精神,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以服務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化招投標監管為重點,不斷提升招投標行為,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管理規范、運行有序、監督有力的招投標監管和服務氛圍,促進我市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整治的重點問題
1、項目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批復,提前組織招標;
2、投標人借用資質、圍標串標、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3、中標企業人員、設備等履約率較低,變更較多;
4、招標人履約考核不嚴肅、打人情分,對違履約行為處理不力。
三、方法步驟
從6月份開始,通過半年的集中整治,使全市交通建設市場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真正保護招標投標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交通建設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1、排查整改。對照整治的重點,認真排查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排查梳理年以來歷次專項整治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重點是年下半年以來新建的重點項目。針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組織自查自糾,做到“邊查邊糾,邊整邊改,以查促建。”
2、建章立制。在排查問題、整改落實的基礎上,建立長效機制,對現行制度進行完善的同時,重點建立和完善招投標監管、企業信用評價、施工監理單位現場負責人信用評價等方面的制度。
3、考核驗收。11月份,市局將組織聯合檢查組,對年下半年以來,列入《省公路、水路建設投資計劃》的重點交通項目進行檢查。市優化辦要抽調專門力量,對相關單位的整治工作進行檢查,并組織千人分級分類集中評議,社會滿意度超過80%的,方可認定為合格,不能達標的延長整治時間,直至達標為止。
四、工作措施:
1、開展網上招投標,提升招投標監管能力。依法加強交通項目招投標的監督管理力度,繼續運用《交通招投標信息管理系統》進行網上招投標,通過互聯網實現招標公告、企業基本信息管理、招標資料審核備案、評標專家庫管理、招標項目統計與監管、履約考核記錄匯總、信用檔案管理、中標結果公示等,所有交通項目招標人和各級交通主管部門對已備案的從業單位的基本信息實現共享。加強“省交通運輸招標評標中心分中心”建設,積極推行網上遠程異地評標,凡符合條件的項目都要嚴格實行網上遠程評標。做好監控系統與省廳的對接工作,充分發揮監控系統的作用,實現招投標重點部位和環節監控全覆蓋。通過網上招投標,防止招投標活動中的弄虛作假行為,限制借用資質、圍標、串標等擾亂市場的行為,全面提高交通招投標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提升整個行業招投標及其監管水平。
2、推進信用建設,進一步完善誠信檔案制度。不斷規范全市交通行業與產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完善失信懲戒、誠信激勵機制,防止招投標活動中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發生。認真落實《省交通行業與產業項目招標投標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對參與全市交通項目投標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在招投標活動中以及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誠信行為進行動態記錄。對全市從事交通項目的投標人從業行為作出的獎勵與處罰或者通報決定、其他有關部門對投標人的獎勵與處罰或者通報決定、投標人的其它不良行為記錄等都作為每年二次的信用評定工作的依據。
3、公開項目信息,促進權力陽光運行。依托“交通”網站,設立“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專欄,提供信息、更新、查詢等功能。以國、省道公路及重大項目為中心,以審批流程為主線,公開建設項目的立項、環評、洪評、征地拆遷、招標投標、重大設計變更、施工管理、合同履約、質量安全、資金管理、交(竣)工驗收等信息。在招標投標方面做到“八公開”,即招標信息公開、資格預審文件和招標文件公開、投標開標公開、資格預審和評標過程公開、評標結果公開、承包人履約考核公開、投標人信用等級公開和招投標監督公開,通過項目各項程序的公開透明化,力爭項目前期程序有序開展,進一步加強對交通招投標中權力運行的監督,確保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有效地維護招投標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4、加強培訓教育,不斷增強依法辦事意識。繼續抓好招投標有關法律法規、廉政教育及專業業務培訓,貫徹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手冊》和《市交通重點工程目標管理問責辦法》,把風險防范貫穿工程建設始終,緊緊抓住工程建設關鍵部位和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預警防范措施。通過對招投標監管人員、招標人、投標人和評標專家教育培訓,增強招投標各方依法辦事意識、廉政意識和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招投標管理人員掌握招投標有關法律法規的水平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工作要求
1、按照“誰主管、誰負責,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原則,落實責任,注重實效,確保招投標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對市優化辦組織檢查和千人分級分類集中評議中不合格單位,取消當年綜合先進獎評比。并對責任人進行問責。
2、積極開展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建設市場管理和招投標監管研究,解決招投標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和建立交通招投標管理領域各項制度。
3、加強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系統建設,嚴格市場準入,暢通投訴渠道,接受社會監督,對社會各界的投訴舉報,做到了有訴必查,有查必果。在投訴舉報中,經查實招標人出現違紀違規問題的,要依法追究其責任,并取消當年綜合先進獎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