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理教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激發學生興趣與學習熱情,培養其主動探究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這句話可以看出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與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師應著眼于教材內容,充分發掘學科特點,通過有效的引導來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和掌握新知識。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從高中地理教材特點出發,并與本學科發展趨勢相結合,通過聯系實際、引用與教學情境有所關聯的實例、事物或者教具來開展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以蘇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二節“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章節教學為例,筆者課前制作了PPT課件,首先向學生們展示了電影《后天》里講述的地球氣候因溫室效應而出現異變,冰山融化導致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全球各地極端自然災害頻繁爆發,尤其是自由女神像被洶涌的海水淹沒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學生們。
筆者由此導入課堂,簡述了近年來全球氣候的變化以及各地出現的重大自然災害,并引導學生們對地質時期以及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分析不同時期內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然后提出問題:“如果地球溫度持續升高,《后天》里的這一幕會不會真的發生?”學生們對于這一問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紛紛展開小組間討論并積極踴躍發言,并將常見的災害天氣現象與日常生活相聯系,例如干旱、熱浪、厄爾尼諾以及洪澇等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等等,筆者從中加以評析和總結,并穿插講述了本章節重點內容。由此,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激發,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要求學生手腦并用,培養其思維以及動手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地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學生掌握地圖知識的程度同時也影響、決定其整體地理知識水平。而且在歷年高考中,識圖能力通常是地理學科考查的重點之一。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重視地圖教學,重視提高學生識圖能力以及對各類地圖的熟悉程度。首先要求學生簡單看圖,能明確地指出圖中各類標識所代表的意義,然后著眼于學生識圖能力給出未標明的地圖,要求學生對其中各類圖標所代表的意義予以判斷;最后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畫圖能力,選擇不同地圖要求學生臨摹地圖,掌握基本畫圖能力,同時要求學生在此過程中做到手腦并用,一改以往單純做識圖題的練習模式,而通過對繪制一幅完整地圖來全面掌握所需相關知識以及教材知識點。學生在這一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于地圖中所蘊藏的各類信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掌握。
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節“地球的運動”中,筆者首先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畫出地球在二分二至日時的極地俯視以及側視圖,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地球公轉與自傳動畫,同時要求學生對照個人畫圖進行學習。教材知識點講述完畢后,筆者選擇了富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繪圖作業,并通過投影儀向其他同學展示,然后組織學生評估,分析其中的優點,同時也指出其中的錯誤。通過這一方法學生們從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途徑學習了本章節知識點,真正做到了手腦并用,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也更加深刻。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學科特點展開深入探析與研究,結合學科實際情況,著眼于學生心理特點來激發教學興趣點,同時還應在高中地理教學多教具、多圖的特性基礎上對教學手段加以豐富,將不同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要求學生做到手腦并用,重視學生自主思維的開發與提高。從現代教育角度分析而言,地理教學應跳出以往照本宣科的范疇,教師應重視學生自主閱讀、研究和學習,并且還應做好知識梳理以及情境教學,指導學生完善所學知識并加以鞏固,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而非奴隸,保持其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推動高中地理教學的不斷發展。
作者:夏菲菲 單位:江蘇省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