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自主學習地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規律曲線表明:遺忘的發生的速度是不均勻的,一般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即“先快后慢”的原則。這些心理學的知識內容都可以用來指導地理教學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觀察曲線,一天后對所學知識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30%左右。實驗表明,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甲組在學習后不復習,一天后記憶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一天后保持記憶率90%以上,一周后保持80%以上,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于甲組。使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計劃表后的效果
二、依據心理學的知識內容,我提出一些記地理知識應該遵循的方法一般有
采取組塊分組的方法:短時記憶的單位大致為7±2個單位。擴大短時記憶的容量,提高記憶效果。從而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強化瞬時記憶:瞬間記憶可以通過反復強化刺激所學知識手段來鞏固。知識從機械記憶轉化成理解記憶更為長久。及時科學的復習,尋找最佳復習循環點和零散的時間即化零為整的思想。根據短期記憶和長期第一個記憶周期到第八個周期的時間分別是5分鐘,30分鐘,12個小時,是1天,2天,4天,7天,15天記憶的特點采取有效復習點(時間)并且讓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看地理。針對此規律我在課堂教學上采取了“一道題工程”即每節新課之前呈現一道有關與前一節內容的綜合題,以周期性方式輪現,加強知識的記憶。同時還采取了課前“5分考”和學生“洗腳看地理”等利用零散時間看地理的方法。
三、我在日常教學中用到的記憶方法和能力培養
雖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告訴了我們遺忘和記憶關系的心理過程,由于人的身心具有差異性,所以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記憶習慣、記憶方法、記憶能力以及記憶時間段等記憶特點。規律只是一個催化劑,我們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記憶方法,培養自己的具有個性的記憶的習慣。
(一)地點法:原理是所學地理知識與地點位置聯系起來即利用視覺表象,以地點位置作為以后的提取知識線索。一般來說,在將地點與要記的東西聯系起來時,想像越夸張,越離奇,形象越鮮明,回憶的效果越好。
(二)口訣法:比如:七大洲按面積的排名的書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歐界限:“烏烏里大黑土”。
(三)記筆記:表注在課本相關材料的旁邊,在復習的時候給予視覺上的刺激和思維上的提醒。
(四)化簡、歸納、記對比記憶法,韻律法也稱口訣法。例如,講七大洲和四大洋時,我利用口訣(“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大印北”)按面積大小的順序來記住大洲和大洋的名稱。七大洲、四大洋的識別與分布是重點,難點。我的突破原則為:“一筆畫世界”如下圖: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大洲的輪廓類似三角形,也能讓學生記住各大洲的名稱和分布。大洲的界限又是難點,繁點。學生很容易混淆,同樣用變形圖來突破,如下圖:在本節中我用了簡筆畫圖法、圖象分析法、歸納總結法、記憶鞏固法等。這樣的策略不僅使同學們掌握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還在無形中建立了高效課堂。
四、總結
誠然,關于記憶方法不只有以上的方法與技巧,希望教師高度關注心理學知識的運用以及我們工作學習的成長中有所幫助。在信息技術輔助的地理課堂時代,教師自身心理學知識的靈活應用是開展良好地理教育的基礎,如果教師能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知識指點學生地理知識的記憶會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心理學,教學,心理學規律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一門龐雜而深奧的世界,需要每個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體會,總結,應用,成長。
作者:陳瑞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附屬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