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元認知策略概念的提出對于元認知策略,西方學者有不同的研究,現總結出有代表性的幾種。可以發現,元認知策略是計劃、監控和管理的策略。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元認知策略,因為,學習的本質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學”,學習者的成功越來越取決于對元認知策略的熟練運用。
(二)掌握元認知策略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1.合理地制訂計劃。制訂計劃是指選擇合理的策略并分配資源實現預期目標。制訂計劃不能一概而論,應引導學生量身訂制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計劃,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時間偏好,學習風格,識記的特點等。涉及的內容應包括:預估學習任務完成的時間,制定時間表,設置優先等級,預期所給任務可以完成多少,哪些相對容易,哪些相當簡單,以及原因等,并思考什么是完成任務的有效策略。如制訂英語聽力訓練計劃應包括了解高職英語B級能力考試對聽力的基本要求、聽力題型、分值、感知自身對各個題目的敏感度,哪些相對自身是容易題型,總結聽力中涉及的常用句型,學會捕捉情景和語境、合理分配聽力時間,及時總結成功體驗。以寫作為例,要求學生熟悉英語B級考試對寫作的要求,平時要多寫作,積累常用句型,寫作可以具體到短語,句子等。掌握應用文格式,學會套寫,主動搜集常見應用文例文并背誦。2.積極主動地自我監控和管理。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并準備實施時,離不開自我監控和管理的保障,否則一切計劃將成為一紙空談。自我監控和管理應以計劃為標尺,以學習過程為對象,包括估計實際學習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考慮時間分配的合理性,使用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等。這要求學生在認知活動過程中要養成善于總結學習體會的習慣,主動監控自我目標的實現情況,適時校準,使學習活動達到最終的目標。如在聽力中,要依據聽力時間的有限性和緊迫性進行有意識的時間監控,也要注意監控聽力策略在聽力中積極地使用,并根據監控的反饋信息不斷對聽力的速度,策略等進行調整和修正。自我監控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予以實現,如學生寫學習日志、對課堂學習重點的課下討論、學生自評表,同伴評價表、小組互評表等做法,學生能夠及時地監控自己的學習,了解自己的學習是否按照預期計劃執行,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是否需要調整學習策略;學習效果如何,通過項目的學習自己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能否得到有效提高,自己對英語的學習是否更加感興趣等。3.習慣性地自我評價和反思。自我評價指檢測學習結果,評價學習結果的有效性。習慣性的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生及時識別學習中的問題和難點,檢測學習策略的有效性,防止問題的堆疊。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自我評價表,并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差異性完善自我評價表,善于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學習反思。同時要發揮小組的監控和管理作用,避免個人評價中的主觀色彩濃重,使評價結果更客觀,更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如:要求各個語言學習小組,課下互評作業,檢查學習進度,考核學習內容等,并寫出互評心得記錄。互評的過程有助于幫助學生多角度觀察學習過程,取長補短。
(三)基于元認知策略的具體實踐課堂學習單位通常以小組形式進行,因此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也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偏好,如很多學生認為以宿舍為單位分組更方便她們查閱資料和集體討論。教師應積極采納,針對個別情況,還可以根據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等特點將學生合理組合,分成多人學習小組,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使各成員在小組合作中取長補短。首先,在課前以“頭腦風暴法”讓學生發現本課學習目標,以此制定本組的學習計劃。課下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學習目標,進行相關的資料搜集和討論,將他們認為有助于實現學習目標的相關資料予以整合。鼓勵學生以圖片、視頻、材料等多手段方式搜集資料。以大學英語新理念(第一冊)(北京出版社)中的NewEatingHabits一課為例。首先集體討論確定本課的5個學習目標: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相關背景知識、掌握生詞和詞組、重點訓練識別主題句和關鍵詞的閱讀技巧、熟悉虛擬語氣的句法結構及使用規則、了解形容詞和名詞構詞法。其次小組應明確目標,合理分工,發揮個人、小組監控和評價作用,充分利用多渠道資源整合資料,力求使觀點鮮明化,個性化。具體流程:1.小組會議:協商任務分工(要充分發揮成員所長)。2.資料搜集:成員獨立搜集資料。3.交流和整合。通過前期工作,小組成員共同交流,討論所搜集資料,進行歸納概括,最終完成小組設計。小組成員在整合成果的過程中,思想碰撞,激烈的討論等更容易發現問題。整個學習過程中,要求小組全員參與,為避免偷懶現象的出現,實行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兩個評估指標,并要求小組所有成員對自己的觀點予以解釋,健全了競爭和激勵機制,避免小組任務流于個人任務。同時,在各小組成果展示時,鼓勵其他小組適時提問,形成小組間的互動和激勵,促進互動博弈型課堂的形成。有利于師生多角度發現問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深化對主題的理解,也發揮了組間監控的作用。教師充當“教練”的角色,而把整個的學習過程交給了學生,讓學生不斷自主地發現學習的特點,鍛煉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詞匯,實現了自主性學習的預期。
二、結語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始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本文以小組學習為例,探討了元認知策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在課堂為學生創造大量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掌握元認知策略,能夠自覺地運用到學習中去。
作者:劉榮 單位:錫林郭勒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