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教育的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層次人才缺失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對稱之間的矛盾陜北屬西部內陸省份,過去一直處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和信息閉塞的狀況,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受此制約和影響,該地區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都遠不及中、東部的其他地區,這使其在人才市場的爭奪戰中不可避免地處于弱勢地位。長期以來,陜北地區缺乏與高層次人才合作的區域優勢,屬人力資源弱區。統計表明,兩所高校的67名調查對象中,具有講師和助教職稱的共計55人,占82%;而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2人,占18%,其中正高職稱僅1人。對學歷結構的分析顯示,教師中本科畢業生30人,占44.8%;經在職途徑獲取碩士學位的15人,占22.4%;引進的碩士研究生22人,占32.8%,博士研究生0人。可見,在陜北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中,高職稱和高學歷人才普遍欠缺,更談不上享受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津貼的學科帶頭人及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高水平人才。這與目前陜北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存在一定差距,陜北地區的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二)制度建設與受眾群體滿意度之間的矛盾制度建設是影響受眾群體生存及穩定發展的因素綜合體,體現在涵蓋薪酬福利、后勤保障、職稱評定、人才機制等在內的一整套規范制度建設。高校制度環境建設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師工作的穩定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先進的制度環境建設能夠為人才創設無限的發展空間。通過對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薪酬水平、住房條件、辦公實驗條件、子女受教育保障程度、學校當前的人才穩定及職稱晉升政策等制度體系建設的調查表明,陜北高校的制度環境建設與受眾群體滿意度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學校的教育生態環境缺失,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價值偏移,失范的制度環境建設有待優化。
(三)教師專業成長意識淡薄與時代訴求之間的矛盾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是社會發展客觀要求在個體心理中的反映。它指在專業發展背景下,教師在教育機制中不斷學習、反思、發展和成長的動態過程[1]。由此可見,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是個體基于現實需要,對照專業發展要求,根據時展訴求,對自己未來發展目標系統化、理論化的認識,屬教師自覺的職業規劃意識。新時期的外語教師應具備外語教育知識、外語教學能力與研究能力等等三大技能[2]。調查顯示,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普遍淡薄,這是困擾其專業成長的客觀原因。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培養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號召他們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研究影響自身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的各種因素,喚醒他們的專業發展危機感,不斷提升其精神追求,拓展其專業技能和教學科研水平。
二、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育的出路
大學英語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才的培養和整體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陜北兩所高校生源的70%來自陜西,畢業后大部分學生選擇繼續留在當地從事建設工作,承擔著地方社會經濟建設、人才培養等艱巨任務。所以,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不只是關系到學科建設自身發展的問題,還涉及到該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基于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樹立可持續人才發展觀高層次人才是指在某一學科或專業領域有較深造詣,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才,通常,這些人具有較高的學歷或職稱。高層次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主體,也是高校實現戰略發展的基礎。然而,由于陜北地區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相對落后,缺乏與高層次人才合作的優勢。調查表明,陜北高校的人才隊伍中,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嚴重影響了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因此,陜北高校應著眼于人才總量的增長和素質的提高,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從根本上提高陜北高校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實力。首先,高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從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給予其大力支持。其次,學校內部還要形成一種公平、團結、合作、積極上進的學術氛圍,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滿足高層次人才的需要。再次,陜北高校還要積極達建創新平臺,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出一批高層次的學術群體,積極參與前沿學術研究,從根本上增強陜北高校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和競爭力。
(二)加強制度建設,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運行環境調查顯示,陜北高校50%的大學英語教師對學校各種制度體系建設的認可程度偏低,導致學校的制度環境建設缺失,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價值偏移。為了使陜北高校能夠健康正常的運行,需要從制度上加強對學校內部的規范和管理,構建和諧的教育生態運行環境,為高校大學英語教師提供公平的競爭機會和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首先,加強高校內部制度建設,深化體制改革。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導向,樹立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的思想,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福利投資力度,努力改善教師的住房、辦公條件,更新現代化教學設施,為教師的生活和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真正體現服務意識。其次,高校還應該制定有效的人才選拔任用政策和合理公平的職稱晉升政策,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滿足教師的要求,從而建立一套涵蓋薪酬福利、人才機制和職稱評定等在內的科學管理體制。
(三)培養自我發展意識,樹立教師在教育理念嬗變過程中的跟進意識教師自我發展意識是教師自身專業成長意識在教師職業中的具體體現,也是決定教師能否進行專業自主發展的關鍵因素。調查顯示,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淡薄,成為困擾該地區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動力的主要原因。要培養教師的自我發展意識和規劃意識,必須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鼓勵教師進行準確的評估和定位,對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作出準確分析。其次,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制定明確的短期和長期目標,并制定各種措施。再次,教師還要對自身的職業發展情況進行及時的評價及反饋,并根據變化作出調整,使自己的職業規劃與高校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整體發展戰略相一致。教學實踐中,高校英語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樹立教育理念嬗變過程中的跟進意識,大膽突破傳統教法,樹立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思想理念,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高校英語教師還要努力協調好科研與教學之間的矛盾,關注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汲取先進的理論知識,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并最終轉化為科研成果,不斷提升科研水平。
三、結論
本文從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加強制度環境建設和培養教師自我發展意識等三方面為陜北高校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借鑒。然而,提高陜北地區大學英語教育水平和質量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需要政府、學校和教師等多方配合,這里暫不一一贅述,留待日后作進一步探討。
作者:賀小華 孟令芬 單位: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