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獨立高校傳統英語向商務英語發展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加快和全民英語學習的熱潮,傳統英語專業正在逐漸喪失其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對于既能掌握英語技能又知曉商務知識的復合式人才的需要正在不斷擴大,這種影響力必然波及全國高校特別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獨立學院外語系的發展。文章旨在指出傳統英語專業轉型的必要性,分析當前獨立學院傳統英語專業向商務英語專業轉變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商務技能;跨文化交際
教育部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611萬人,比2008年增加52萬人。在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和就業帶來嚴重不利影響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30余萬人,加上往屆未實現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的畢業生數量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而根據第三方調查公司麥克思的最新調查顯示:從專業結構來看,對連續三屆大學生畢業生的調查研究表明,約三成失業大學畢業生持續集中在英語、計算機、法學等少數專業,顯示出社會需求數量轉向,中國高等教育結構亟待優化。
根據教育部以及專業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英語專業連續幾年被列為全國最難就業的專業之一,在2009年更是成為全國最難就業的五個專業之首。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專家分析,從1999年高校開始擴招,以及近幾年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交流頻繁,這些均在客觀上造成外語類專業過熱的繁華景象,但一味忽視市場吸納能力與實際需求,最終必然導致外語類人才消費的泡沫現象出現。
根據教育部高校專業數據調查顯示,目前在全國各層次的高校中,有900所高校開設了傳統的英語專業,也就是以應用語言為本體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而獲得國家教育部批準而開設翻譯和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的高校數量僅有28所和15所。如此大量的開設同一專業,必然造成千校一律的專業設置和各類高校的英語專業無特色和趨同性。
另外,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應用性不夠強,與社會需求不能對接,不能服務于地方經濟。獨立學院是近1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為發展民辦高等教育事業、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了積極貢獻。目前我國有獨立學院322所,在校生214.8萬人。獨立學院辦學的特色和優勢之一,就應當集中在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具備一技之長的專門性人才。而大量和獨立學院母體趨同性的專業設置必然會剝奪獨立學院這一優勢。
(二)傳統英語專業轉型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在傳統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重重的同時,社會對既能掌握英語技能又知曉商務知識的復合式人才的需要正在不斷擴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的調查顯示,2009年商務部六類緊缺人才預報分別是跨國貿易、跨國投資、跨國金融、跨國仲裁、跨國營銷、跨國談判。而北京CBD研究中心預報,CBD緊缺四種復合型人才,尤其是國際項目管理人才、金融投資分析師、企業管理和國際商務英語人才。北京的總部經濟效應凸顯,世界五百強企業已經有293家在北京落戶,對復合型的國際商務人才需要巨大,而世界金融危機為商務英語人才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因此,在這樣巨變的環境下,獨立學院英語專業設置應該隨著市場的不斷需要而發生變化,市場需要什么樣的英語人才,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以英語為依托的技能,就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能。從培養英語語言文學方面的人才培養模式向培養具有一定商務知識技能的英語人才的模式轉變,以適應社會的需求,才能使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得到根本性的緩解。
(三)獨立學院傳統英語專業向商務英語專業轉型過程中的問題
1、學科體系的構建還不完善。目前,全國有15所高校開設了商務英語本科專業,其中有兩所高校擁有商務英語的碩士點,分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而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和商務英語專業博士點正在申報過程當中。而獨立學院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大多是照搬母體高校,因此人才培養模式的趨同化明顯,必然導致獨立學院英語專業學生就業困難。
2、教材選擇陳舊且實用性不強。這里談到的教材的選擇是指商務英語專業教材的選擇而并非單指商務英語教材。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教材選擇分為兩個方向。一是照搬傳統英語專業低年級的基礎課程的教材。此類教材大多出版于20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內容陳舊,嚴重落后于形勢,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自然也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英語專業學生在現代英語掌握方面嚴重不足。二是高年級所選用的商務英語教材。此類教材多為近年來新編教材,應該來說跟現實結合比較緊密。但部分教材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實用性不強,過于空泛和宏觀,過于強調理論,缺乏實際操作性;有的過于淺顯,只是涉及到一些商務知識,未能深入揭示商務活動各環節所出現的問題以及反映出來的文化差異,也未能向學生提供適當真實的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院校內考核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完善,國內缺乏檢驗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考試評價體系。目前大多數高校以及獨立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考核評價方法依然是按照傳統的考試方式進行。考試涉及面較窄,考核理論知識多于實踐操作知識,記憶性的知識多于理解性的知識,書本知識多于創新思想。這樣的考核評價體系必然造成學生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后,各種能力的欠缺將會逐一暴露。與此同時,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缺乏跟自身專業相關的認證考試。當前,對非英語專業的高校在校生的英語水平的評價主要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4,CET6);對傳統英語專業的學生的英語水平的考試評價體系是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TEM4,TEM8)。而針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缺乏相應的水平考試評價體系,只能采用英國劍橋大學的考試評價體系即劍橋商務英語考試(BusinessEnglishCertificate)。商務英語專業缺乏來自國內的考試評價體系,無法顯示與其他專業英語考試的差異性,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的就業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4、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師資隊伍的重要性對于國家和民族來說是不言而喻的,師資的保障貫穿于整個教學質量保障流程,它決定了教學決策系統中的關鍵因素:人,同時也是教學指揮系統的關鍵調度對象。商務英語專業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面極廣,包括市場營銷、企業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電子商務、商務談判、商務禮儀、商務接待、跨文化交際、辦公文秘、酒店餐飲等等。這就勢必對教授商務英語的教師的學科背景的多元化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現實卻并不是如此。目前,大多數高校,特別是年輕教師居多的獨立學院中的從事商務英語教學的教師,其背景多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他們語言文化基本功扎實,具有比較強的語言教學能力,但其中大多數并不具備其他學科的知識背景,因此在進行商務英語教學的活動中,往往會遇到一些障礙,特別是在碰到專業性知識比較強的內容時,常常會感到力不從心。另外,大多數教師缺乏學校外的工作經驗和實際商務環境中的實踐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難免紙上談兵,空講理論,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
5、實訓基地缺乏。前面談到,獨立學院的專業設置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培養適應市場、社會需求的人才。商務英語也不例外,既然是商務英語,一定要有商務技能的培養,而商務技能的培養不是單單在課堂上和書本上可以學到的,必須要有一定的實際或模擬實際商務活動的操作和實踐。但目前由于經費不足等問題,大多數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的校內實訓條件建設投入較少,對實訓基地的內涵建設重視不夠。同時在校外實訓建設方面,實訓教學大多仍停留在傳統的“走出去,看一看成功企業的做法;請進來,聽聽專家學者的見解”這一階段。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大多只是帶領學生參觀商業企業公司的工作環境、設施設備和辦公條件,很少能夠創造機會讓學生真正置身其中學習實踐。有的雖然建立了校外實訓基地,但是受到路途遠、學生人數眾多、基地作業場所的限制,利用率不高,很難真正體現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的特色。
(四)獨立學院由傳統英語專業向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改革探索
針對獨立學院在由傳統英語專業向商務英語專業轉型的過程中遇到的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具備可行性的改革設想。
1、盡快構建完善的學科體系和實踐教學課程設置。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經出臺了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提出了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視野、專門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與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在國際環境中熟練使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等工作的應用性商務英語專業人才。不同學校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設立不同的專業方向(如國際貿易、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商務、國際營銷、電子商務、旅游英語)。不同地域高校的專業方向設置也應該因地制宜,有所區別。在課程設置上,商務英語專業的特點決定了在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中,語言知識與商務知識都十分重要。語言與商務兩個元素的學習融為一體是解決問題的較好方式。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體現如下原則:突出學科主干,注重能力培養,提倡個性發展,優化學生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確保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具有多專多能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
2、教材改革勢在必行。教材對教學改革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些陳舊的教材傳播的信息量少,與現代經濟和現代技術的發展不相適應。要搞好商務英語教學改革,必須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可以引進國外的一些先進原版教材,也可以引進國內一些重點高校知名教授編寫的優秀教材。而大多數院校商務英語專業都已經明確了“語言能力+商務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教材的選擇也應從這三大板塊中做到前后有聯系,系統有銜接。針對商務英語專業需要的一些實踐內容,如案例教學內容,外企和進出口公司的相關材料,股票信息知識,國際貿易相關法規的了解,可以鼓勵老師自選自編,既經濟又適用,還能提高青年教師的研究水平。自編教材應用兩屆以上,經過修改,選題好的話可以爭取公開出版,作為教師的成果。
3、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在商務英語教學中加入各類資格證書培訓方式,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在學校期末考試中,把閉卷考試與商務知識技能的考查結合起來。傳統的閉卷考試偏重于知識的記憶而不是知識的應用,因此在設計考試的環節中,要側重于學生平時的積累和能力的展示,考查其對商務知識的應用,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讓學生運用所學,對相關商務活動或現象進行分析,并給出適當的解決方案。另外,可以加大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加強其對商務交際能力的重視。
4、增強師資隊伍力量。培養能適應現代化發展要求的新型師資隊伍,形成專業復合、專兼聘結合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通過多渠道、多方位、多層次引進培養、交流等,提高師資素質,合理配置師資。各獨立學院可以通過讓中青年教師參加校內外進修培訓彌補商務知識不足的問題,或鼓勵中青年教師報考經管法等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學位來豐富教師的學術背景。各院校還可以組織相關專業教師參加一些地區或全國范圍的商務英語教學論壇和研討會來學習、借鑒其他院校經驗,改善自身專業建設和教學。此外,地處經濟改革前沿省份的高校,可以考慮讓專業教師到商業企業公司進行實踐學習,深化理論知識,了解實際商務活動具體的運作過程,獲得第一手經驗。在教師的招聘過程中,也可以考慮選擇教育背景多元化,尤其是有著商科教育背景同時又具有雙語教學能力的人才。
5、開拓實習基地。各獨立學院應和當地政府部門合作,努力開拓實訓基地,與各用人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使學生在沒有走出校門之前就有機會參與到實際的商務活動中去,能將學校里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獲得立體的全方位的認識和切身的感覺。與此同時,在實踐中的學習和鍛煉能夠讓學生在回到學校后更清楚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和不足,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
(五)結語
目前,獨立學院中的商務英語專業還是新生事物,各方面的條件還不盡完善,但是我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培養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既通曉商務知識技能又擁有良好英語語言技能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只要我們堅持科學的發展方向,按照教育的規律辦學,以市場為導向,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加上不斷擴大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獨立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一定能夠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z],2000。
[2]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z],2009。
[3]鄧炎昌,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4]第六屆體驗商務英語教學論壇——南方分論壇部分代表發言資料[z],2010。